摘 要:市政道路属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质量的市政道路工程给市民生活提供了便捷,同时也为城市交通建设贡献了力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积极开展监理工作,旨在实现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目标。下文主要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以及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处理方法,希望研究内容有参考应用价值。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
引 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带来的城市建设规模扩大,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需求增加,质量要求提升,这使得工程监理单位面临很大的工作挑战,需要逐步调整工作方法、引入先进的监理理念,全面落实市政道路施工监理目标。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周期长、工程规模大、工艺需求多,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推进现代城市发展,当前的市政道路工程监理单位需要谋求全新的发展路径,以质量控制手段为基础,为现代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1.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1建立完善的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是实现工程管理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在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以市政工程建设的相关规定以及具体的施工需求作为基准,综合考虑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多元要素,比如工程招标过程中,我们要针对质量监理以及反腐等问题制定针对性管理策略,有效约束工程建设进程中的不合理行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具体的措施包括:建设完善的规章制度,提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结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工程规划环节形成的文件、行业标准制定质量管理规范;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定程序进行,具体优化施工流程,实现全方位的质量控制目标;针对机械设备展开有效管理,落实维护和保养措施;不随意凭借主观经验办事。施工现场建立实验室,针对施工单位应用的材料以及工程建设数据等实施科学检测、调查。
1.2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
1.2.1组织技术方案审查
首先,需要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内容,深入调查施工现场环境,熟悉合同内容,明确项目建设的实际要求。比如封闭交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全线施工,不能封闭交通的情况下可以开展半幅施工;工程路线较长的情况下展开分段施工;关注施工现场的便道和排水设施。在方案中明确以上内容,针对沟槽开挖超过3米的情况需要制定专项施工方案,超过5米要求做专家论证。
1.2.2施工测量
导线、中线及水准点复测作为施工测量工作的要点,首先,熟悉图纸的情况下,展开复测检查和设计工作;二是为满足施工期间引用需要,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三是测量放线操作过程中,不能超过工程测量要求的误差范围,保证横断面定位的精准度,使路基和构造物的施工位置选择以及尺寸设计符合工程施工实际要求;四是关注道路下覆盖的管网,避免造成干扰和损坏。
1.2.3施工人员组织
施工人员组织也是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项目经理、施工队长、施工技术员都作为人员组织的核心,合理选择以上人员能够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强化参与施工的人员组织工作管理,组织人员参与培训,不仅仅是施工前,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定期组织人员培训,针对施工作业理论知识、技术应用方法以及风险识别方法、安全防范措施等展开培训。为了保证培训效果,还应该合理设定考核制度,保证施工人员通过考核之后才能到岗。
1.2.4工程材料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材料管理作为基础工作,材料质量关系着工程建设质量,不符合施工设计标准和质量要求的材料对工程质量造成的损害不可估计,浪费社会资源、增加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材料管理应该成为市政道路施工监理的重点[1]。
首先,材料正式进场之前,监理单位需要对材料供应厂家的资质实施审查,评估其信誉、生产能力,做好材料的工艺检测,科学评估;其次,材料进场之前,检查材料生产的合格证书、质保书、数量清单,保证进场材料在规格、尺寸和数量上符合施工要求。
并且全部材料需要抽样送检,对于符合要求的材料予以采用,
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清退出场[2];最后,施工工序验收,对于不合格的工序要及时整改,上一道工序合格之后展开下一步工序作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
1.3混凝土路面施工管理
混凝土路面作为市政道路工程的主要构成部分,强化施工质量管理是工程监理的主要工作任务。首先,以工程设计方案和具体施工区域环境作为基础,制定混凝土施工规划,做好材料混合配比试验,保证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达到最佳,之后充分搅拌,合理应用添加剂,使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此外,结合施工作业条件,分析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水灰比,立足施工需求合理控制参数,提升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水平[3]。混凝土浇筑在施工中,首先需要对路面进行浸湿,之后实施振捣,接口位置及模板边缘需要进行深度灌注施工,路面施工完成之后合理选择物料实施填埋,配备专门的人员负责混凝土养护。养护时间一般在2周左右,期间要覆盖薄膜防止水分流失,禁止直接暴晒[4]。
1.4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路基施工质量管理也同样重要,作为道路的载体和基础,路基一般选择自然土作为主要施工材料,在测试和分析土壤特性、机械性能以及含水量等指标之后,路基施工和填筑施工就有了参考。如果测试结果显示土壤颗粒较细,其对应的量越低,则砂性反弹模量相对较高。选择自然土的过程中,以塑性指标较小的自然土作为原料。此外,关注路基摊铺的厚度控制,分层填筑施工中要为保证路基质量,每一层摊铺厚度都要经过质检,并且应用压路机碾压、夯实,以“先轻后重、先静压后振动、先两边再中间、从低处往高处”原则为指导,全面实现质量控制目标。
2.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2.1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
路基填土的选择尤为关键,常见的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选土有时候质量不到位,表层土、带草皮的土及腐殖土等均不能够勇于路基施工中,会导致出现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情况,给压实施工带来难度,严重情况下会出现路基塌陷[5]。
2.2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路基压实施工质量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施工方法存在不足,导致后期路面出现一系列病害。防治办法就是要保持路基用土和图纸一致,针对不同土质展开击实试验,得到检测结果作为参考,指导土壤选择和技术应用过程。技术施工中,纵横坡度的检验也尤为关键,保证压实土层的均匀程度,桥头涵洞处规范填土。多方位保证土壤压实。
2.3软土区域注意路基的稳定性
软土区域的路基施工监理作为重点,像是原水塘、水田地段的路基,其过于湿润,体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湿润特点,路基沉降情况很容易发生,路面损毁的几率较大。针对上述情况主要以排水疏干以及填埋稳定性较好的土等方法解决,可以使用建筑垃圾填埋,保证路基稳定性。
结 语:
施工监理和质量管理工作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作用显著,为了保证市政道路建设水平,当前我们应该重视起工程监理环节,落实质量控制目标。分析近年来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水平,确实有提升的趋势,这与工程监理工作方法优化有着密切关系,但是工程建设施工中依然存在很多现实问题,工程监理目标并没有全面落实。基于此,本文尝试分析市政道路工程监理和质量控制措施,旨在给从业者的实践工作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张小兵.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存在的问题[J].山东工业技术,2019,21(11):107.
[2]李辉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河南建材,2019,12(01):244-245.
[3]沈东.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监理及质量控制需要注意的问题探析[J].房地产导刊,2016,21(35):48-49.
[4]王坚强,王海洋.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通病防治及监理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07):1366.
[5]韩小刚.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探析[[JJ.].建筑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32(1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