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工程造价管理也面临着进一步的智能化和管理精度提升的发展趋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工程造价的发展结合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工程造价管理如何有效的运用数据进行改造,数据的来源,数据的挖掘,以及基础设施的搭建都需要重塑以实现行业效率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大数据;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价值
引言
工程预结算审核是一项复杂且繁琐的工作,其主要内容是对建筑工程材料和工程量等进行预结算编制,完成预结算编制后再对单价以及相关费用进行严格审核,并做好检查工作。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工作做为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不仅需要通过施工单位内部的复审,还需要外部相关单位的审核,如政府审计机关、专业审核机构以及相应的咨询单位。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之所以需要进行科学的预结算编制和严格的审核,其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1、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重要性
一个建筑项目的完成,需要对这项工作进行审核预结算,这样可以明确了解工程所需要的费用。按照规定将数据进行分类,对工程中的每一次运作费用都进行分析,做好预结算,在能够高质量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开支,不仅可以少花点钱,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而且有利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严格审查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监督人员遵守规则,不滥用职权,可以很好地监督工作人员。在大数据时代,利用大数据相应技术,优化工程造价管理的细节,能够为项目总体管理提供更准确的管理数据和决策依据,降低经验主义带来的管理缺失,从而整体实现项目目标。另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让相应的建设主管部门能够有效的了解行业、企业以及项目的实际情况。
2、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现状分析
2.1数据信息化水平低
在计算机技术广泛地运用于各行各业的今天,社会需求推动了各种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应用产生,运用计算机对数据可进行智能化处理,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益,而数据信息化也成了现代管理的重要标识。然而,就目前工程造价领域对计算机应用的现状来看,计算机更多的是用于储存数据,相应的应用软件也只是进行简单的统计计算,并没有将计算机技术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由此可见,工程造价的管理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其中与人员的综合素质低有很大关系。因为人员综合素质低导致他们无法真正地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数据进行系统处理,最终造成工程造价预结算的编制和审核存在较大误差。
2.2??建筑工程人员投机取巧
在现在的建筑工程中,有很多的管理人员为了方便省事,将工程偷工减料,因为建筑企业的偷工减料使工程时间缩短,建筑工程可能也会不安全,导致市场价格和预算价格严重不符。在建筑工程中,建设材料的出厂价格需要做好严格的审核,建筑工程的材料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很多的建筑行业工作人员对市场没有做好很好的研究,而且建筑工人大多文化教育程度都比较低,他们并没有专业的建筑知识,此外,还有一些小的施工单位,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联系数据,导致数据不准确,更加导致工程造价预算高于实际中的价格,这样就导致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不能更好地开展。
2.3数据存储与管理问题
对于一个工程造价任务来说,每天的工作都会产生许多新的造价数据,工作人员需要每天都将这些数据按照一定的方式保存下来,以便之后工作的查询与使用。但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如Excel)进行保存会存在两个主要的问题。
第一,在安全性这一块存在极大的弊端,例如安全性、完整性等;第二,若只是用传统的方式保存,而没有专门整理这些数据,将会对之后的工作造成非常大的不便利,日后使用者对这些数据的处理也会十分头疼,这将会造成一个工程项目的工期延长,成本增加。
3、大数据时代下提高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对策
3.1工程造价数据挖掘及分析
在利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上,还需要提高造价数据的深度挖掘效果,这对有价值造价信息的提炼及控制方面有积极作用。在实现分类算法控制以及数据挖掘控制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以及数据挖掘工具的应用,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内部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应用价值的综合提升。
3.2数据标准的进一步统一
数据标准统一是实现大数据管理的第一步,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政府及相关主管单位,要积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行业数据的标准化。因为工程造价行业的数据标准统一由于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行业分散,主体众多,需要由政府进行积极引导,正式的相关法律法规是最有效的手段。另外一个维度,要通过造价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在法律法规的支持下,进行相应的数据规范落地工作,并将大数据的应用细节,应用方式,与行业规范进行充分结合,最终形成具有行业适应性的统一规范数据,为长期行业的大数据应用提供支持。
3.3可视化挖掘及造价数据应用
在数据分析及模拟的前提下,需要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可视化的开发,在分布式数据库应用的基础上,通过数据转换以及数据分析,实现工程造价数据信息的实际应用效果提升。为实现数据信息查询及控制,在数据发布及数据查询阶段,需要通过工程造价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以及造价标准等方面进行完善,进而提高工程造价管理质量。
3.4加快数据库建设,重视数据库管理人员培养
由于工程造价领域的数据越来越多,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海量的工程信息,开始出现一些无法克服的弊端。为了满足工程造价领域的要求,现在更加推广的是使用非关系型数据库,其具有格式灵活、高扩展性以及速度快的特点,能够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灵活高效处理。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数据存储到不同地点、不同类型的服务器中并相互传输。与此同时,也要重视数据库管理人员的培养,需要有专门的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以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在建立起完善的可以与大数据技术相匹配的数据库后,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十分关键,可以从数据库受到的威胁出发,相应地采取防护措施。在这一方面,对数据库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养显得更加重要,工程造价的数据库一定要牢牢掌握在技术人员手中,限制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对访问进行更加严格地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重点是从工程造价管理、造价信息控制以及造价信息数据处理等角度进行完善,在优化造价控制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的前提下,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的实际应用效果、造价决策、造价成本控制等目标。在优化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上,还需要从工程数据标准化、分布式数据库建立等角度进行控制,这对进一步解决工程造价信息孤岛、信息分类不明等问题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俞峰.大数据对提高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价值分析[J].福建建材,2020(01):112-113.
[2]黄舒蓉.大数据时代下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分析[J].四川水泥,2019(10):215.
[3]沈淑惠.基于大数据时代下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分析[J].福建建材,2019(09):109-110.
[4]赵文滟.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8(12):113-115.
[5]张琼.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的策略探析[J].居业,2018(10):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