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严谨的工程计划是决定建筑施工造价控制及预算准确的基础,但计划不如变化快,因为工程施工中的造价影响因素多且复杂,故而经常会出现超预算现象。为此,我们就需要对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控制对策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的报价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加强对于工程各方面的管理,让工程项目的实施更具科学性,帮助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提高行业内的地位。虽然现阶段,我国工程报价工作进行的不是很完善,这就需要国家和企业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国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企业也应该积极响应号召,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上做出共同努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1 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概述
建筑工程的总经济成本是有限的,故而为保证项目施工与成本的结合达到最佳效果,一般会在工程开始前对日后的各阶段施工和各类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得出相应的收入和支出表。表中主要参数包括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等,这样即可规划出每一施工环节的造价,进而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
2.1 外界环境对造价预算的冲击
(1)建筑市场变化较快。建筑工程的施工持续时间较长,并且成本投入和经济收益受市场经济的波动影响较大。就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而言,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样在施工初期所定的造价预算就难以对未来市场做出精确的判断。(2)政府对建筑工程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是在国家政策的控制下不断发展的,建筑企业必须遵循各项行业标准,但如果在施工期间物价、补贴等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就会导致超预算的情况。(3)自然因素的干扰。建筑施工多为室外工程,施工过程极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工期延后,造成成本激增等问题。如果只是普通的雨雪天气,则损失还基本可控,但如果是地震等恶劣自然灾害,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2建筑工程造价中进行设计的变更
建筑工程开工之前都是由设计方进行整体的建造设计再进入施工阶段,但由于很多设计方不够专业、责任感不强或者其他客观因素,导致建筑设计最终不合理需要重新进行建造设计,这种因为不合理变更产生建筑材料和人力的资源浪费等费用的增加,造成结算的时候超出预算,同时,设计发生变更的时候依据意味着实际工程总量是远超于清单的工作量的,那么这就超出了合同约定的浮动范围,就存在违约的行为作出相应的合同赔偿,造成工程最终结算时款项的增加。
2.3招标工程量清单项目被漏掉
建筑工程进入招标阶段的时候,工程量的项目繁多细杂,很容易产生工程量清单中漏掉了某一个项目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也会导致在进入施工阶段时,需要另外对漏掉项目进行合适的补充,势必也会造成工程价款的上浮导致工程造价超出前期的预算。
2.4施工过程期间材料价格上涨
建筑工程在整个的实施阶段,对材料的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在施工当期出现了主要的材料的价格超出了之前预期的价格或者上涨的价格差超出了合同的浮动范围,依照合同的约定,在进行中间价格调整的时候,必然会造成额外成本的增加,并且还要进行合同的赔偿问题,那么这最终也会导致预算的超负荷。
2.5规费调整
建筑工程在实施建造的过程中,由于政府建设或者财政主管部门出台的关于工程缴纳规定费用进行了相关政策的调整,如果在合同存续期间产生了费用需要调整的,自然也是会影响到工程结算款超出实际预算的情况。
3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预算的措施
3.1健全造价预算编制体系
工程项目要使成本预算工作有效开展,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成本预算制度。健全工程造价预算成本的根本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所以最关键首要问题就是要加强系统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成本预算工作进行前,预算编制人员要对各施工环节做到全面了解,并为每个项目阶段的设置详细的成本金额,然后再结合每个项目阶段的市场调查结果进行预算编制。其次,也要在建筑工程内部要逐步优化控制体系和管理架构,落实成本预算管理的内容,同时管理人员也要加强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3.2加强工程造价预算控制
要想加强预算工作的控制有效性,进行预算工作的全面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在工程造价预算成本管理中,相关人员要对整个建筑工程工程进行全过程的全面管理,并要及时调整项目的管理机制,并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方式来促进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水平,避免项目成本超支的现象,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也做好项目的成本预算控制工作。为了加强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工程预算人员除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之外,还需要从分了解市场形式和政府政策等宏观方面的影响因素,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结合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对工程造价进行更为准确、科学的编制,从各个方面加强对于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
3.3实施控制工程的项目变更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人为需求变动或者受到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原有的施工项目可能会发生变动,导致实际施工项目的增减,但对于施工工程项目来说,某些项目的增减往往会导致整个工程项目的变动,从而导致实际工程花费与原有的工程造价预算产生较大的出入。因此,为了保证工程造价预算的效率和质量,首先在工程开始之前要做好全面的战略部署和风控应对机制,尽量将项目变动对工程造价总预算的影响降低到最少。最重要的一方面是,要严格控制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项目变更,对于必须的项目变更要严格控制其审批流程。对于项目的变更,要求在变更项目之前要做好系统的成本咨询工作,并针对变更项目明细制作详细的变更报告,并需要在经过主要负责人及项目工程部门的研究同意后,才能进行工程项目变更。因为项目变动而导致的工程造价预算变动也预先咨询,多方共同审批的实施机制,确保项目不能随意变更,并保证变更不能导致项目成本预算过高。
3.4加强造价预算人员培训
加强造价预算人员的培训也是解决工程项目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之一。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运算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求成本预算人员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以及全面的知识系统。对专业素质的高要求,就迫使建设单位必须加强造价预算人员的岗位培训,在培训中提高员工的造价预算水平,并通过培训不断促使员工学习最新的成本预算理念。预算编制人员应该在培训中不断积累成本预算经验,并经过思考将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通过学习运用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预算编制人员在进行成本估算时,还应当及时利用自己的成功经验,对可能出现的成本预算问题加以解决,提高成本预算的准确性,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预算超支情况的发生,保障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预算人员的岗位培训能够帮助预算人员获得更多成本预算方面的经验,加强与其他预算编制人员的交流,通过经验的积累和交流的加强,帮助预算编制人员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预算编制管理流程,做出符合实际,准确性高的工程项目成本预算。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在工程建设之前预估到整个工程的建设成本,以便项目能更好的按照计划进行。但在当前建筑行业泡沫经济市场下,工程造价预算是也面临着越累越多的复杂和不确定因素,导致建设项目的实际投资成本往往是偏离成本预算,这将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营效率。因此,加强预算成本的有效控制是非常必要的,精准的预算成本可以优化整个项目实施过程,所以需要从深层次、多方面探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不准的原因,确保成本预算精益管理,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生志.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25.
[2]熊力.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28+71.
[3]张计平.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