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交通运输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得生产所需活动成本得以极大的降低,并促进了宏观经济的增长,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在公路交通运输网铺设过程中,必然破坏了环境,需要对生态进行开发,且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废弃物等过量的排放与堆积,这就大大影响了公路沿线的环境,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生物的多样性。随着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垃圾、废弃物的大量堆积不仅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发展规律。所以,在公路交通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环境保护问题予以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公路交通工程;建设;环境保护
由于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不同于一般的厂矿企业,具有范围广、时间长、因素多及难于弥补性和难于预测性等特点,因此,公路工程的环保工作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随着我国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进步,公路的绿化工作已经作为公路交通发展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逐步引起了越来越多相关人士的重视。
一、公路交通工程建设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1、对环境规划不合理。在公路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并不能够对全部的环境敏感点进行规避,且自然生态的不可逆性对环境敏感点具有决定性作用。比如:对于公路桥梁的选址,相关人员需对河床加以考虑;对于环山公路的规划,相关人员应对山体表层及有没有贯穿动物的栖息地等加以考虑。所以,在公路工程规划过程中,一旦计划和选址不合理,将会给环境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
2、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主要包括施工放样、场地清理、征地及拆迁安置、建立施工驻地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和正式组织施工两大活动。施工期间拟建项目由于挖土填土、借土弃土、改移河道、清理表土、开采料场等活动会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地形改变、沟谷大量消失,恶化生物栖息的生态环境,加速地表侵蚀,增大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改变自然流水形态,加剧水质恶化,从而直接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筑路材料的运输装卸、各种混合料拌合、借土开挖及弃土堆放、土石方调运等活动会造成短期内粉尘污染。另外,由于施工期增加大量机械作业的尾气排放,使空气质量恶化。运输车辆的增加和调整运土石方的落土也会使相关公路交通条件的恶化,对原有交通秩序产生较大干扰。施工机械作业及运输车辆作业产生较大噪音,对沿线居民的正常作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当的临时施工用地安排(如施工驻地、预制加工场所、储料场和仓库等)也会额外增加对自然环境的侵害。
3、施工措施不妥当引发的扬尘污染问题。为了可以对公路交通工程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证,在施工现场当中一般都是会累积下来数量众多的原材料,比方说在石灰场和石料场当中,各种类型简易性加工原材料,比方说混合水泥、沥青等材料的拌和场都是会在施工现场当中设置出来的,虽然说在施工现场当中设置上文中提及的这些场地,可以使得施工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变得较为容易,但是与此同时产生灰粉、粉尘以及烟幕等问题的几率也比较高,除此之外,各种类型的材料在运输的过程中引发的扬尘和噪声等问题隶属于环境污染包含的范围之内。
二、公路交通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措施
对于公路交通工程的建设,建设企业及所有参加建设工作的人员都应具备较强的生态环保意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将建设过程中给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加以极大程度的减少,进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1、建立适合的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目前我国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中没有做到与公路绿化工程施工管理进行良好衔接,因此,未来应该着重建立即适合公路工程主体建设又适合公路绿化工程管理的施工管理体系。首先,公路工程相关人员应该学习一定植物方面的基础知识,公路绿化工程施工管理队伍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进行把关。其次,应该指定科学合理的绿化施工合同,在合同中必须明确植物栽植的成活率,这样有利于促使绿化施工者自觉的控制绿化施工质量。第三,应该在植物的起苗、运输、贮存等工序上请专门的专家团队指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行为规范,从可控因素上提高绿化植物的质量。
2、公路路径规划的科学合理。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气候、水体、动物栖息等环境敏感问题予以充分的重视,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公路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所以,必须严格的按照规避环境敏感点的设计原则,突破传统的亮点之间直线最短的设计思维,确保路线设计更加的贴近实际地形,才能促进设计效率的有效提升。此外,在设计公路工程施工路线时,如果对山区、丘陵等地形造成破坏的话,那么就会增加倾斜或者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公路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全面的考虑公路工程的建设施工对自然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出既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又满足公路工程建设需要的设计方案,才能确保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3、做好公路施工中的环保措施。做好公路施工中的环保措施,具体内容为:(1)对施工沿线的地形特点加细致斟酌,施工工作的开展必须依据生态与气候特点,确保施工工作的严谨,从而在极大程度降低施工过程中对植物的破坏,且在施工工作结束,能够对生态进行较快的复原。(2)在极大程度上减少公路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水土资源损失;对于路面的开挖,施工单位将废弃的土方、多余的草皮用来对凹凸不平的土坑进行整平,将土地防风固沙的功能进行增强;对于挖出山体或是填补高程的低洼路面、土层及基边坡,施工单位应对土层的裸露部分加以较快的加固,进而使得土壤对植草护坡能力得以强化;此外,施工人员应对一些野生动物、文物的保护意识进行了解,树立环境友好的意识。(3)对于施工中出现的扬尘粉尘污染,施工单位应做好材料运输车辆的覆盖措施,并对路面进行不定时的洒水,需在距离生活住宅区较远的郊区设置材料混合搅拌场所,且对复数的除尘净化设施加以设置,以此来有效避免粉尘扬尘污染的发生。(4)对于噪音污染的处理,施工单位应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定期对设备的使用情况加以检查,在公共服务设施的施工工地应重视噪音的削弱减控。
4、做好公路运营期间的环保措施。在公路运营期间,相关部门需对公路废弃物进行定期清理,对公路路段上的一些设施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加以集中处理净化;并对公路建设的资金资源承受能力加以全方位的考虑,对绿化立体隔离墙、隔离屏障加以设置,以此来低设施所产生的噪音进行削弱或是屏蔽,进而在极大程度上减少噪音污染。
总之,现阶段我国公路交通工程项目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仍然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公路建设人员以及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应当致力于使得自身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也应当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累积下来充分的工作的经验,以便于可以找寻到有效性比较强的措施,使得公路交通工程项目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形成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最终也就可以在我国社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彭志远 . 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及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分析 [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8(3):12.
[2] 王宁 . 高速公路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措施初探 [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9):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