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管窺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杨淋
[导读] 建筑工程的管理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关乎建筑工程寿命,影响患者工程的实际施工效果与综合社会效益
        摘要:建筑工程的管理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关乎建筑工程寿命,影响患者工程的实际施工效果与综合社会效益。当代工程管理已经逐渐趋于绿色化的模式,更具生态价值,管理中可围绕环境问题、环保问题进行分析,使得施工在科学的流程下秩序化的开展,管理人员应结合建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综合的管理分析,不顾此失彼,不落于俗套,基于经验又不局限于经验,基于技术又不全然依赖技术,探索绿色施工管理可行性,使得建筑工程得以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绿色;施工管理
        引言:绿色施工管理是本着平衡环境问题与建筑效益而施行的计划,建筑工程管理应更具系统化,管理中应顾全大局,同时也应绿色化,尽可能与时俱进,向着新时代进发,满足当代建筑建设的有关指标,使得施工质量得以提高,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以保障,目前我国的绿色施工技术形式与管理办法已经逐渐的优化,应进一步结合建筑工程的现场情况,选择更具环保性质的管理措施,促使建筑工程与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上升一个新的高度。

1.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1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创新思维
        建筑企业一直在钻研新的技术形式,对于技术的关注度远远的高于管理的关注度, 由于管理主要还是依托于人的思想,所以在管理中经常可以发现,管理经验成为主观思路,管理存在误区、漏洞等,如果管理也能够随着技术的革新而不断的创新,结合绿色技术的形式、绿色新型材料的研究问世而不断的优化,针对当前的绿色技术施行绿色管理,那么管理的漏洞也自然能够补充或者直接跳过有问题的管理环节,形成全新的不需要“补丁”的管理内容,建筑工程需要不断的创新,需要从绿色健康的角度去进行施工管理创新,才能够使得施工企业跟随时代的脚步,不落于人后,具备市场竞争力,不轻易的被淘汰1。
1.2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传统在建筑施工中,已经默许去破坏环境,只不过不能过分的破坏环境,应有一定的限制,而新时期,结合环境与施工之间的矛盾,通过新型的管理办法与绿色管理思考,施工人员逐渐发现,也许不去破坏环境,依然能够保障施工的开展,甚至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社会效益,这是传统施工管理中不敢想象的,正是由于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绿色材料走进市场, 原有的一些管理办法已经不再适用,才让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发掘了这种新型管理途径的优势,结合施工的现场环境进行创新,并争取利用周围环境进行施工创新管理,反而将环境保护起来,并利用起来,成为施工的绿色围挡,使得施工与环境更加融洽2。

2.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思考及绿色施工管理思考
2.1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施工管理还是依赖于人的思想而施行的,人才是目前建筑施工管理的必备资源,建筑企业应注重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培养,尤其是对复合型人才、责任感强的人才、全素质人才、新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与绿色施工管理的办法施行,也必然要有足够的人才力量支撑,企业可针对现有的管理人员进行教育,为管理人员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并结合内部人才的薄弱点,寻求外界力量的支持,部分人才的薄弱点也通过信息技术来补充,那么就应调集施工管理人员学习信息技术,总结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风险、矛盾等,寻求拖延工期、技术不足、人员协调不强等的根本因素,可在培训中分别构建管理清单,并结合当代的有关法律知识学习,从政策角度、法规角度等进行管理的创新讨论,基于经验、技术、法规、信息技术等全面展开施工的创新准备3。  
2.2规范施工程序
        虽然不同的建筑工程施工程序是有特异性的,但大部分的同类建筑工程,在程序上有一定的笼统规律,如施工之前都必然要进行材料的验收、材料的性质、量的检查,做好人员的协调等,施工中都有一定的风险,施工后都要进行审核与检验等,基于这些必然要施行的管理步骤,就可以提前建立一个大致的施工规范,让施工有所计划,再结合施工的进度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调整,原有的管理计划看似很合理,但由于建筑施工的变动量较多,在实际的施工推进过程中,就需要不断的改变,适应施工实际环境,使得管理问题始终在掌握当中。

  
2.3 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
施工管理的创新与绿色施工必然都应注意安全问题,创新也应始终在安全的环境下施行,不能脱离了安全的管理要点进行创新,施工管理的工作应始终与安全为核心,任何的管理改变都应保障基本的安全,在施工管理的创新中,还应分析施工的风险等,购进新型风险防控体系,如进行互联网的风险评估,结合数字化的模式,进行施工的风险预测,应保障现场施工人员均在较为安全、合理的环境中开展工程任务。

3.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的措施
3.1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综合运用
        水文地质勘查,应结合现代技术,通过人类活动迹象进行水文环境、地质环境的勘测,查找有害施工诱因,并能够通过地质勘查,同步分析气候变化等,了解现有资源环境与施工的矛盾,可通过地下水、土壤含水量等的数据探析,掌握地质构造,分析如地震等严重危害的可能性,使得施工管理做好地基的维稳处理4。

3.2施工能源的管理
        绿色施工管理应尽可能的利用自然能源,应减少能源的消耗,避免施工中的材料浪费,对自然能源的充分吸收,不仅能够达到环保的目的,还能够节能降低成本,目前我国在建筑施工中,通风、采光、保暖等均逐渐的施行了绿色管理模式,因此应加强在建筑施工中的设备、装备等维护,使得有关的绿色设备能够延长寿命,保持其稳定性。 
3.3规范检测过程,推广研究新技术
施工管理中,由于管理人员的能力有限,不能仅凭肉眼辨识去管理,只能严格的监管监督施工的推进,避免施工人员偷工减料,而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借助科学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为提高施工管理的创新能力,并使得施工管理形式更具环保价值,应推广与研究新型的检测技术,应构建自动化的管理模式,预警施工中的风险,给予施工管理人员以指示。 
3.4建立科学绿色施工流程
施工有一定的秩序,也应在秩序下构建合理的施工流程,本着绿色施工的理念,构建的流程环节计划,均应落实责任,做好工程项目的衔接与交底管理,与各个部门联动起来,形成和谐沟通管理氛围,应对于建筑施工中的绿色指标有明确的了解,分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材料利用率的方法,使得材料与技术形式等更加协调。
3.5节能技术在墙体中的运用
        墙体应保持建筑的结构强度,可使得建筑具有保温散热的功能,采取合理的堆砌材料当时,注意孔洞的处理,可保障结构的完整性,同时在施工管理中,还应考虑到预埋件,避开预埋件与管道,检测墙体的密实度,在打孔与水泥堵塞中,应先考察环境的适应性,而不盲目施工,应结合图纸与材料性质进行管理5。  

3.6施工污染治理
        施工中的污染治理,应包含噪音、大气、粉尘等不同形式的污染,在不同环境中的建筑施工,会产生不同污染问题,目前多采取物理的管理办法,如粉尘就通过洒水处理,噪音就通过消声器处理,大气污染问题,则通过新型材料的使用而减少,施工管理中应加强巡视,多次进行巡查检验,实时检测污染指标,应严格按照我国的有关标准施行,避开居民休息的时间作业,应有一定的自我管理控制意识。  

结语
        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比较系统、比较复杂的任务,在建筑管理中应尽可能的融合绿色管理指标,构建绿色的管理计划,通过环保管理方式的整合,改善建筑施工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并促使建筑施工能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清.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探索[J].江西建材,2017(20):265+268.
[2] 韦长江.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8(4):210-211.
[3] 庄炳聪.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探索[J].江西建材,2017(22):291.
[4] 朱奎.浅析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8(23):185-186.
[5] 贺剑峰.试论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J].中外建筑,2018(8):139-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