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原因及养护维修研究任国龙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5期   作者:任国龙
[导读] 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迅速,铁路为交通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摘要: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迅速,铁路为交通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为了提高铁路运行效率,应该加强铁路线路维修养护水平,通过进一步研究,本文明确分析铁路线路病害原因,相关工作人员要深入实际,总结更加科学的维修养护实践策略,从而才能提高工作质量,进一步为铁路事业发展提供有效保证。
        关键词:铁路线路;病害原因;养护维修?
        引言
        不仅仅是对于我国而言,对于全球而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经济发展进步的基础所在,当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越来越好的。对于交通基础设施而言,铁路线路是其中最为庞大的、最为基础的、应用最为广泛的基础设施之一,然而,对于铁路线路而言,常见病害的发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铁路线路的正常使用,因此,对于病害的养护维修刻不容缓。
        1铁路线路养护的必要性
        铁路线路主要包括路基、桥隧建筑物、轨道等,是一个整体的工程结构。铁路线路的构件之间相互协调作用,任何一个构件或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线路的正常运行。通常情况下,铁路具有运载总量大、运行密度大、轴心重量大等特点,在铁路列车运行的过程中,铁路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着铁路能否正常稳定运输。铁路运输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前提是要有完备的铁路线路作为运输基础,由于铁路列车车辆压力直接作用于铁路线路,随着列车的长期通行,会引起铁路钢轨和连接件的逐渐磨损,从而影响轨道和轨枕原有尺寸的变化以及引起道床和路基的变形,导致铁路运输存在一定的事故威胁。因此,为了保证列车得以稳定安全运输,必须要及时对铁路线路常见的病害进行治理和日常维修,科学合理地进行铁路线路的养护,有效延长线路的使用寿命,保障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
        2铁路线路病害类型与原因
        2.1我国铁路线路的钢轨磨损容易发生病害
        我国铁路线路延绵曲折,穿越了不同的地形与城市,因此,我国铁路钢轨也存在众多的接头之处,虽然铁轨接头相对于完整的铁轨而言是较为脆弱的,但是现阶段我们已经实现了无缝钢轨的普及,因此,钢轨接头已经不是一项常见病害。不过,在火车前进过程中,他的速度是十分之大的,而且火车的重量也相当的大,种种因素联合起来就会对小半径曲线钢轨产生磨损,尤其是在山区地形分布广泛的地区,它的曲线钢轨较多,火车对小半径曲线钢轨的磨损这一问题就更为严重。
        2.2钢轨曲线处的病害及原因
        列车以特定速度通过曲线钢轨时,车轮对曲线轨道产生横向力,内外钢轨的受力不均造成钢轨偏压,从而造成列车轨道的加速损耗,导致曲线方向不良。主要有两种病害形式———“鹅头”和“支嘴”。产生“鹅头”的原因是列车由直线进入曲线或由曲线驶向直线过程中,由于曲线长度曲率、轨道坡度变化大,及轨距加宽递减不合理,道床不实以及养护不当等客观因素,内外钢轨的受力不均,造成列车轨道的加速损耗。产生“支嘴”主要由钢轨弹性和硬弯造成,多发生在小半径钢轨曲线上。如果企业铺设的是相对式接头的线路,在接头处更易出现“支嘴”。另外,如果存在道砟厚度不够、道床不实、轨枕失效或螺栓松动、轨缝不良等问题,都会致使接头“支嘴”病害加速形成。
        2.3线路爬行病害
        列车在钢轨上行驶时会产生纵向力,受纵向力的影响,钢轨沿着道床发生纵向移动,将这种移动现象称为线路爬行。该病害对铁路的安全具有极大的威胁,比如:将钢轨之间的缝隙拉大,导致线路接头钢轨磨损严重,某些组成零部件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将铁路轨枕拉斜,使得铁路的轨矩与轨向发生变化,影响列车安全运行。导致线路爬行病害发生的原因大致有“列车运行产生的纵向力”、“列车制动”、“车轮撞击”、“钢轨温度变化”等,如果道床的纵向阻力与防爬设备的扣件压力不匹配,直接产生的不良后果是产生线路爬行病害并随时间变化而加剧。


        3铁路线路曲线养护措施
        3.1针对小半径曲线钢轨磨损病害的养护维修措施
        对于铁路线路建设而言,复杂地形的分布也是不可避免的存在,这就必然会存在山区地形等,不可避免会产生小半径曲线钢轨磨损,对于这类病害的有效防止就是:首先,在铁路线路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对于小半径曲线钢轨部分可以适当加固;其次,要严格做好小半径曲线钢轨的质量检测工作,铁路线路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其进行检测养护,可以定期使用大型的、专门的机械设备对钢轨进行整体的筛查工作,及时检测容易出现病害的部位;最后,当病害已经初步出现时,要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当然我们也要加强技术的探究,研究更加优越的钢轨。
        3.2曲线线路、外轨高度合理设置
        在铁路曲线段常见病害整治的时候,做好曲线线路和外轨高度设置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对如何展开曲线线路、外轨高度设置,进行分析和阐述。
        (1)一般情况下,在铁路曲线段外轨设置的时候,一般是利用抛物线的方式,次数为3次。但是,抛物线方式,需要在曲线线路的头部和尾部做好相应的标记工作,这样可以便于后期工作环节的展开。同时,在后期整治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校对工作,若是其中存在异常现象,可以利用偏角法、绳正法展开调整,以此保证铁路曲线线路设置的合理性。另外,在铁路曲线线路设置时,需要对正失和超高等现象进行综合性分析和考虑,避免产生较大的误差。在设置的时候,还需要对铁路曲线线路中缓和曲线作为重点调整对象,将线路轨距之间进行严格的控制,一般情况下应当控制在1433~1437mm,进而保证列车在铁路曲线段上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的产生。
        (2)在曲线线路设置的时候,需要根据铁路曲线段受到列车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且根据铁路曲线半径,明确是否产生轨距扩大,还是轨道框架横移等问题。同时,整治时,可以根据列车行驶需求,适当增加轨枕的数量,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铁路曲线段的平稳性和安全性,避免列车在铁路曲线段运行,产生异常情况。
        3.3线路爬行的对策措施
        增加线路的纵向阻力值,是防范铁路线路爬行现象产生的重要方法。加强线路轨道与道床之间的阻力的方法有提高扣件的阻力,采用弹性扣件,加大扭矩,防止螺栓松动,保持一定的扣压力等。而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螺栓必须及时的进行更换或维修。对污染程度严重的道床进行彻底的清理工作,避免泥浆的产生,降低线路阻力。还要加强线路道床的捣固、夯实,以提高轨枕下面道床的纵向阻力。
        3.4道岔的病害整治
        在道岔维护工作中,要以直基本轨为准,做到道岔与线路,道岔与道岔衔接平顺,没有“甩弯”“折角”“鼓肚”,同时对基本轨内的侧飞边进行反复打磨。
        及时检修道岔区域不合格的联接件和间隔尺寸。在改道作业中,确保查照间隔和护背距不超限。
        严格按设计图安装防爬锁定设备,发现失效后及时更换。同时定期进行纵横仪检测,消除大轨缝和连续瞎缝。
        定期对线路道床进行清筛,及时维修排水设施,从而消除由于线路翻浆造成道岔板结,出现横向、纵向位移的隐患。
        结语
        中国经济的起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铁路的贡献,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铁也要加快改革创新以适应新的经济需求,所以在铁路事业前进的路上,应该认真做好善后工作,仔细排查铁路线路病害问题,为铁路的发展扫除障碍,让铁路不断造福国家和人民。
        参考文献
        [1]杨桂林.论铁路线路病害原因及维修养护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42):243-244.
        [2]赵思强.研究铁路线路病害原因与维修养护措施[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07):265.
        [3]付永红.铁路线路病害原因及维修养护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6):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