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生活垃圾来源、分类与处理莫浩楠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5期   作者:莫浩楠
[导读]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社区垃圾产量不断增加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社区垃圾产量不断增加,成份日趋复杂,其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垃圾作为世界性公害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其中,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垃圾成分和含量也在趋向城市化。[1]为缓解城市垃圾污染,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垃圾的综合治理和利用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对我国生活垃圾的来源、分类以及处理进行分析,力图通过对生活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理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关键词:厨余垃圾  处理方法 对策和建议
1.研究目的
        高速的经济发展使得我国的垃圾产量也大幅度的增加。然而垃圾的处理能力不足,以及垃圾的管理不当,人们对垃圾的观念依然如故,加上城市化的集约效应,导致了“垃圾围城”现象的产生。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中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它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我们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棘手问题。垃圾不仅造成公害,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2]。
2.生活垃圾分类
2.1生活垃圾的概念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集市贸易与商业垃圾、公共场所垃圾、街道清扫垃圾及企事业单位垃圾等。[3]
2.2生活垃圾的分类
        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4]
2.2.1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
2.2.2厨余垃圾
        餐厨垃圾主要指家庭厨房、餐 饮场所等产生的食物原材料废弃部分、过期食品、剩菜剩饭以及骨头等[5]餐厨垃圾主要成分为米饭、面食、蔬菜、油脂等,所含有机质含量极高,约占其干重的 93% [6],因此,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开始逐渐受到重视。
2.2.3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食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2.2.4其他垃圾
包括除上述几种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3.垃圾处理方法
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堆肥、焚烧,[7]比例分别为80%、10%和10%。而个别城市垃圾填埋的比例已超过80%,以北京为例,北京90%的生活垃圾依靠填埋处理。但填埋要占用大量土地,对于中国土地资源紧缺的国情来说,焚烧更适合中国。只要科学合理地对垃圾进行处理,就不必过度担心垃圾处理后的污染问题。
3.1填埋法
        我国大部分垃圾依然采用填埋方式处理。填埋处理易于操作,但通常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又占用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减少填埋场使用寿命,随着城市地价的上涨,填埋处理成本越来越高。
填埋处理方式没有对垃圾中 的有机物、氮、林、钾等营养元素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不利于能量和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也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循环经济社会的要求。
3.2堆肥法
        采用堆肥法处理垃圾具有悠久的历史,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堆肥法在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的同时,生产出含腐殖质较高的有机堆肥,回收资源。堆肥工艺过程中需要注意调节的因素 一般为通风量和搅拌强度。根据堆肥形式的不同,过程控制条件及堆肥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堆肥工艺按需氧程度,可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
好氧堆肥是指在有氧条件下,依靠好氧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分泌胞外酶将底物中的有机固体分解为可溶性有机质,再渗入微生物细胞中参与新陈代谢,实现底物向腐殖质转化并最终达 到腐熟稳定,成为有机肥料的过程[8]。


3.3焚烧法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量的过剩空气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800~1200℃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减量化效果好,消毒彻底,无害化程度高,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技术。
垃圾焚烧飞灰产量与垃圾种类、焚烧条件、焚烧炉型和烟气处理工艺有关。一般占被焚烧垃圾量的 3%~5%左右[9]。呈深灰或灰白色,颗粒大小不均一,粒径一般小于 300 μm,其中以 K、Na、Ca的氯化物为主体的可溶性盐含量为15%~25%,并含有各种重金属与二噁英等危害物,因此,必须对焚烧飞灰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
4.现状和对策
4.1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处理管理体系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政府应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收集管理,逐步建立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管理运行体系。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进行管理,建议全国所有农村严格按照该模式进行管理,村民首先将垃圾按照一定分类方法堆放、贮存,以村为单位将垃圾运输至乡 镇垃圾中转站,乡镇环卫部门负责将垃圾集中运输至县级垃圾处理场地进行无害化处理。首先对对垃圾 进行源头分类收集,提取可回收资源,其他垃圾根据理化性质进行分类处理。源头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后 续垃圾分拣的环节,简化了处理过程,降低了成本,同时可以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对垃圾进行分类 收集处理还可以大大降低进入填埋场的垃圾量,延长了填埋场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对土壤的污染。
4.2改善垃圾处理工艺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为填埋,其次为堆肥处理,焚烧处理还处在发展阶段。然而随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垃圾分类体系的完善,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填埋将逐渐被焚烧和堆肥取而代之。借鉴国外经验,依据我国垃圾现状,改善垃圾处理的传统工艺采用新技术处理垃圾。同时将垃圾分类处理,可燃成分高温焚烧发电,有机物质进行堆肥处理制肥料,无机垃圾可进行填埋处理等,从而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遵循“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3R原则,倡导在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环节和领域尽量避免和减少废物的产生。
4.3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公民环保意识
        鼓励社区居民做好家庭内外的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以举手之劳的小行动,换取环境的大改变,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按照生活垃圾“能减尽减、能分尽分、能用尽用”的原则,
应在学生中普及环保教育,开设环保科目,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处理垃圾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并作出贡献,如尽量不使用塑料袋,一次性制品,并且带动他们的家庭成员。
5.结束语
        为了改善我国的环境,解决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首先应该加强源头分类,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并自觉参与到生活垃圾的管理活动中来,同时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完善改进现有处理技术,并遵循因地制宜、同病异治地策略。“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理,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同时可以减轻后续处理环节,可更好地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6.参考文献
[1]郑好, 梁成华.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J]. 北方园艺, 2010(19): 223-226.
[2]李艳伟,吴育华;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分析及研究[J];环境科学动态;2001年02期.
[3]环境科学技术名词(固体废物污染防治)[G]
[4]王大骐,李灵珊.垃圾分类在国外[N].晚报文萃.2010年02期
[5]梁卫坤, 祁光霞, 等.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技术模式综述[J]. 环境卫生工程, 2017, 25(4): 4-9.
[6]王丹阳, 弓爱君, 等. 北京市餐厨垃圾的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 环境卫生工程, 2010, 18(1): 24-26.
[7]张英民, 尚晓博, 李开明, 张朝升, 张可方, 荣宏伟 (2011)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与管理对策. 生态环境 学报, 2, 389-396.
[8]席北斗, 孟伟, 等. 三阶段控温堆肥过程中接种复合微生物菌群的变化规律研究[J]. 环境科学, 2003, 24(2): 152-155.
[9]张庆红. 我国目前垃圾焚烧处理现状[J]. 锅炉制造, 2006(3): 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