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物流逐渐便利,对工业周转厂房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加,与此同时,工程监理工作者参与此类项目建设的机会也随之增多。本文结合笔者在费斯托新建周转厂房项目实例,依据监理大纲、监理规划,通过分析项目的构成、各专业工程功能及使用目的方法,论述了行车梁施工、钢结构屋面渗水问题以及钢构件表面防火涂料施工等几个控制要点,分析了监理控制在工业周转厂房施工中的重要性,以及监理单位针对上述要点应如何进行控制,阐述了监理工作者应善于发现并掌握工业厂房建造的重点、难点控制措施,旨在为今后工业厂房类项目的监理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工业周转厂房;工程监理;控制要点
引言:
工业厂房项目不仅包括一般建设工程所涉及的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等常规专业,还涉及许多与工业厂房相关的建筑工艺,如储运工程、环保工程、辅助、公用工程等。要想监理工作目标得以实现,那么工程监理人员首先应学习掌握工业厂房建造工艺及相关工程专业知识,同时,还应提高善于发现重难点的个人能力。
1、周转厂房的结构划分及主要使用功能
工业周转厂房的整体结构主要由主体工程、辅助、公用工程、储运工程、环保工程等组成,其中各专业工程的功能为:
1.1 主体工程:
主要作为厂房的生产区,作用如下:
1.1.1Airside车间包括:钣金加工区、盘管加工区、轻商生产区、室内机生产区;
1.1.2压缩机车间包括:螺杆生产区、活塞生产区、离心机生产区。
1.2 辅助、公用工程:
1.2.1 对39系列、BFP、、Modular等设备进行制冷、制热、风量、功率测试;
1.2.2 供气、供水、供电、供蒸汽;
1.2.3 设置冷却塔,通过循环冷却水系统制作冷气,供中央空调使用。
1.3 储运工程:
1.3.1 用于存放各生产区所生产的钣金件、电机、精加工件、铸件等;
1.3.2 设置化学品仓库,用于存放生产所必须的危险化学品,如:冷冻油、油漆、氧气、丙烷、助焊剂等。
1.4 环保工程:
1.4.1 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处理、烟雾处理、废水处理、除湿、除氟;
1.4.2 生产结束后存留的废包装、边角料、油漆桶等各种工业垃圾;
1.4.3 食堂、餐厅中的油污、废水以及宿舍中的各种生活垃圾处理。
2、监理在周转厂房建造行车梁的控制要点及措施
工业周转厂房的重难点种类较多,并且有些问题在前期的施工过程中不易被发觉,但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会慢慢体现出来,到那时将会给厂房的生产、使用带来一定影响。工程监理人员只有在充分了解上述厂房的构成及主要使用功能后,方可发现其中的重点、难点并及时对其进行分析把控。本文以行车梁为例,通过其中几项关键问题结合自身的实际项目经历展开讨论。
作为起重设备,厂房主体工程内的吊车必不可少,而行车梁正是吊车运行的基础,其安装的整体性与平整度将对吊车的运行起到决定性影响,如果在安装时未对行车梁相关几何尺寸进行严格控制,那么,随着时间推移,吊车来回窜动,偏差将逐渐增大,影响吊车的使用,到那时,校正维修也会耗费较大的人力、财力,更严重的甚至会在使用安全方面埋下隐患。那么,如何避免这一问题发生,笔者总结以下几点:
2.1 原材料控制
首先,行车梁用钢的屈服强度应满足国家标准及设计规范要求,之后,依据本项目的设计抗震等级和结构形式取合理的安全系数,准确计算出行车梁的许用应力;
其次,作为监理方应在构件进场时,对构件的规格、型号、尺寸、变形情况等进行检查,如有偏差,及时要求施工方返厂调整;
为确保行车梁在卸车、堆放及吊装过程中不会变形,监理人员应进行旁站监督,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专项方案施工,保证至少两点起吊;在堆放时,构件之间应搁置垫木,并保证每层垫木的位置在同一条垂直线上。
2.2 受力分析
我们可以采用SolidWorks或Ansys等相关软件对钢构件进行静态受力分析;
在此环节中,监理人员应对整个分析过程进行严格的过程管理,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并复核受力计算结果,结合设计要求、钢构件的强度等级和实际受力条件来判断构件受力面和支撑面的应力值是否能满足强度要求;
如有误差监理方应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通知设计单位到场,各方共同商讨处理方案。
2.3 安装质量控制
受轨道长度与安装条件影响,行车梁往往分段制作安装,那么如何保证行车梁整体性强度与相邻两根构件的平整度将是关键问题;
安装前,监理单位可针对施工中的关键点在以签发监理工作联系的形式,对施工单位进行提醒、督促,要求施工单位注重事前控制,避免后期调整、返工;
安装过程中,监理单位应及时巡视检查相邻构件安装高低差,严格控制轨道间隙在2mm以内,以确保行车梁有良好的整体性。
2.4 质量检测
检测验收是行车梁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关键的一道。行车梁安装完成后,各单位应共同对安装质量进行验收;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同跨内同截面吊车梁顶面高差、挠曲度、同列相邻两柱间吊车梁顶面高差、跨中垂直度、两端支座中心位移等;
如超过验收规范允许偏差,监理方应签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方及时进行整改,并在整改完成后报监理复查,各方共同复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监理在屋面防水中的控制要点及措施
3.1 厂房屋面的作用及影响
工业厂房按使用功能可分为生产厂房、辅助厂房、动力厂房、仓储建筑等等,但无论哪种类型的厂房都避免不了屋面渗水的质量通病。
屋面作为厂房最上部的围护结构,其作用是为了能够抵御风雨的侵袭和光辐射等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如果在厂房建造时未能对屋面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管控,那么在风力、雨量过大时,雨水从屋面渗入到厂房内的生产设备或材料中,定会给厂房使用方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故如何制定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与整改措施十分关键。
3.2 费斯托新建周转厂房项目案例分析
(1) 事件经过:
去年9月,笔者所在费斯托新建周转厂房项目屋面板安装已基本完工,但在一场大雨过后,屋面较多位置出现渗水,监理单位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查明漏水点位置,并分析渗水原因进行修复,我也参与到此事件原因分析当中。
(2) 原因分析:
经过到屋面上仔细观察后发现,主要的渗水原因有两个:
1)屋面部分自攻螺钉位置打偏,力量过重,导致较多螺钉垫片变形、凹陷,雨水顺螺钉孔渗出;
2)屋脊下方的彩钢板接缝不严,屋脊盖板宽度过窄,当风力和雨量较大时,雨水从钢板接缝处渗出。
(3) 处理措施:
经过各方商讨共同决定,螺钉处渗水的处理措施:
1)对于渗漏的螺孔点位做返工处理,更换歪曲变形的垫片,控制自攻螺钉的力度,不得过大或过轻;
2)加强螺钉点位控制,避免位置不准而错过彩钢板下方的檩条;
3)加宽屋脊盖板;
4)在盖板与屋面板搭接处设置封堵;
5)在封堵处与屋面板接缝处敷设防水硅胶,确保在雨量较大时也能有效防止雨水从接缝处漏出。
采取上述措施后,各方在后期的几次雨天里进行复查,均未再出现渗水情况。
3.3监理在屋面防水中的控制要点及措施总结
由此可见,屋面螺孔处与屋面板接缝处是防水最薄弱的部位,那么监理单位如何对此加以控制,我认为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才是关键;
施工前,严格审查施工方所提交的专项施工方案,确保人、材、机与施工方法等均满足本项目要求,并要求施工方质量管理人员做好班前对工人的各项交底工作,让施工人员能够清楚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关键点并加以重视;
施工过程中,监理工作人员可加大对屋面安装质量的巡视检查力度,必要时,可采取旁站监理的检查方式,发现问题及时向施工方提出,减少或尽量避免事后的返工、返修工作。
4、监理在防火涂料施工中的控制要点及措施
工业厂房通常采用钢材来作为结构主体材料,钢结构材料有着强度高、重量轻、韧性好以及耐热性好等一系列优点,但防火性能较差,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所以,钢结构的防火涂料施工也是工业厂房项目里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之一。监理人员如何控制防火涂料工程,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4.1 监理在原材料方面的控制措施
在防火涂料进场后,监理人员应及时验收,查验涂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国家消防产品形式认可书及型式检验报告等;
防火涂料的规格、类型等应与专项施工方案中提及的一致;开箱检查,涂料不得有凝结成块、起皮等现象,同时,监理单位见证人员应按相关规定,做好防火涂料的见证取样和送检工作。
4.2 监理在涂装方面的控制措施
防火涂料的涂装方式分多种,包括刮涂、滚涂、喷涂、刷涂等,但无论采取哪种涂装方法,钢材表面的清理工作必须做好,不得有任何油污、水渍、锈迹、焊渣等缺陷,确保钢材表面干净、平整后,先做防腐,后做防火;
同时,涂层的厚度和涂刷遍数均要满足设计要求,薄型与超薄型防火涂料还应注意控制每道涂装的间隔时间,薄型涂料每道间隔时间应不少于4小时,超薄型每道涂装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防火涂料施工的适宜环境温度为5℃~35℃,如超过适宜温度,应暂缓施工。
4.3 监理在验收检测方面的控制措施
4.3.1 目测法验收
观察构件表面平整度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存在流淌、皱褶、裂缝等缺陷。
4.3.2 实测法验收
用测针或厚度检测仪等计量工具对涂层厚度和表面裂缝宽度进行检查,确保防火涂料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裂缝宽度不得大于5mm,同时,防火涂料还应具有一定强度与耐久性,以抵抗人为的外力影响,可用小锤轻轻敲击,查看是否有松动脱落情况。
4.3.3 检验标准划分
涂料防火性能的检测方式应依据结构设计耐火等级结合不同的涂料类型分别判断,厚型防火涂料是以涂层实际达到的厚度作为检测项目,而薄型防火涂料则是以涂层遇火膨胀所形成的发泡层厚度作为检测项目,两者不可混淆。
4.4 监理在防火涂料保养维护方面的控制措施
防火涂料的保养维护方面也十分重要,应在气温变化较大时及时维护,避免因早晚温差过大而导致分层。
同时还应设置相关防护措施,防止厂房内叉车等机械碰撞导致的人为破坏;
防火涂料工程不仅仅作为施工过程的一道关键工序,更是为整个厂房日后生产提供了一份安全保障。
5、结论与建议
工业周转厂房类项目的具体重点、难点还有很多,本文选择了其中几项进行展开分析讨论,目的是想通过分析案例的过程,提高工程监理人员找重点、挑难点和善于发现问题的个人素质能力,而并非问题本身。通过上述案例,希望监理工作者能意识到了解设计意图、弄清项目的组成架构、明确了各类专业工程的使用功能及目的,对找出一个项目的基本控制要点的重要性,并针对各要点做出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监理规划和监理工作实施细则并执行,将会为监理工作目标实现提供帮助。
撰写日期: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