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装配式建筑设计路线的探索林淑容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5期   作者:林淑容
[导读]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建筑形式,是绿色建筑的具体体现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建筑形式,是绿色建筑的具体体现,并且能够对建筑行业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深入的研究已经迫不及待。但是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取得了初步的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相关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为此,本文简单的阐述了装配式建筑的相关内容,对其设计路线和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设计路线;探索
        引言:装配式建筑建筑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若想建设高质量的装配式建筑,工作人员必须结合建筑的实际状况合理的设计装配式建筑,但是,我国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阶段还缺乏经验,需要对其进一步探索。因此,本文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路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1.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存在的特点
顾名思义,在此类建筑中采用的是装配式结构,并且装配式的发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对于组合结构类型的装配问题,我国还未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完善的装配式结构体系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基础,也是其重要的前提。若想对装配式结构体系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还需与其他相关技术进行结合,同时还能对施工现场建造方式的创新起到促进的作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的质量、性能以及品质。而这些也是传统的钢结构建筑无法比拟的优点,也是二者之间存在的最大差别。最后则是能够对先进的施工工艺进行推广,并对资源进行节约,能够减少行业整体在资源上的消耗。建筑行业每年都需消耗一大笔资源,并且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而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过程是在工厂内完成的,在施工现场也只是进行简单的安装,大幅度减小了建筑材料的使用量,能够大幅度的减小整个工程的成本,减小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并且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
2.装配式建筑设计路线的相关要点
“高质量”和“便于施工”则是装配式建筑主要的设计要求。在目前阶段,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技术并未得到广泛的使用,大部分都是通过设计院的现浇设计和另一个咨询机构装配结构及构件而成的,并且其结构和构建的装配过程是以地方政府的规定、项目规定的技术要求等等为基础,而不是以建筑“装配”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开展装配工作。现浇工艺和预制装配工艺大致上并不相同,建筑产品的设计逻辑和评价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若只是对等同呼唤的设计方式和工作模式进行采用,是无法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价值。而设计则是装配式建筑的重中之重,能够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能否取得成功直接产生影响。
可以将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的表现形式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关于装配式建筑的立面设计。工作人员在此过程涨需要结合平面功能的布局,选择合理的拆分设计方式拆分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构件。在拆分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工厂制作工艺难度较大的构件,工作人员一定要小心、谨慎。工作人员若要对预制外墙单元进行拆分设计,还需事先掌握住宅建筑形式,以结构性和剪力墙的边界为依据来开展墙板的拆分工作。工作人员可以拆分每一间预制墙板或者将外墙和其他部分划成一个整体,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运输工作所需的时间。若要对预制阳台进行拆分,还要结合平面内的楼板对其开展拆分工作,并将相邻开间的楼板作为一个整体。第二,则是关于专业配合设计的要点。装配式建筑的组装过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事故发生的概率,对其组装的质量进行保障,还需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开展有效的配合与合作,才能确保相关构件的设计受力足够合理,规格尺寸达到相关标准以及整个连接工作的顺利开展。


3.对装配式建筑设计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
装配式建筑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但是还不够成熟。以我国某地的装配式建筑为例子,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
3.1该装配式建筑的基本内容
该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总面积约为8950m2,从上到下一共有12层,并且在设计过程中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了SP叠合板预制剪力墙体系和户型组合设计,并使用水平和垂直相结合的方式对外形进行设计。
3.2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应用
第一,采取户型组合的设计方式。户型组合设计方式最大的特点激素hi能够对各种建筑进行灵活的组合,这也是装配式设计中最为典型的手法。该装配式建筑的户型组合设计方法采用了以下两种:单元定型组合和以户为单位灵活划分空间的组合方法。若是利用固定结构模块组合或者分解户型,则是对单元定型组合进行运用。将两个独立的单元户型结合为一个超大的户型,然后将中间的储藏空间改造为室内过道,并且将其中一个厨房改造为卧室,重新组合成一个较大的居室。而另一种组合方式的主要特征是采用了轻质隔墙,二次划分空间,在此过程中还需结合分户墙的隔声、防火功能对其承重墙体进行合理的选择。而这种与结构单元相同的以户为单位的组合方式使用的次数也是最多的,但是并不能对其户型面积进行灵活的变化。可以将书房和客厅之间的隔墙进行除去,将书房改造为餐厅,从而达到大开间、可自由分隔的目的,并且在降噪隔震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也能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度。第二则是该装配式建筑立面设计的相关内容。工作人员是采用水平和垂直相互结合的设计方式对外形进行设计,在垂直的设计上对外凸的预制构件进行设计,水平构图上则是对相关构建进行合理的划分。这种方法在建筑物细节上有较好的处理,对预制阳台、楼梯、雨篷等等都有所运用。
3.3剪力墙结构体系
若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对剪力墙结构体系进行应用,还需结合建筑物的实际需求和工厂的实际状况来选择最为合理的剪力墙结构。若想装配式建筑结构具有较高的质量,必须对以下两点尤其注意:第一,对承重墙板进行合理的合计,承重墙的位置应位于两侧山墙的上方,同时还要对内力进行精确的计算,并以计算结果为依据设计抗侧力。第二,对钢筋的直径和强度进行合理的选择, 必须确保各个预制构建间的连接性足够良好,若发现该建筑的抗震能力不足,可以适当增加钢筋的直径和强度。第三,对现场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工作人员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对设计形式进行合理的选择,若是用分块设计,则需对施工现场的联系进行注意。除此以外,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安好相关标准对其进行设计,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建筑物出现问题。
4.结束语
随着低碳环保理念已经逐渐成为了时代的主题,使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推广力度也在逐渐增大。装配式建筑各种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可以在工厂内完成,将其运输到施工场地则可以直接对其进行安装,能够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并且十分环保。但是我国还并未全面掌握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思路以及方式,还需工作人员加以努力,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出最为合理的设计路线。工作人员则需结合工程的实际状况对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合理的运用。而相关单位则应对构件设立统一的标准和制作流程,规范现场的施工状况,从而对装配式建筑的价值进行充分的实现,真正的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特点及对传统建筑的影响[J].绿色环保建材,2020(04):98-99+101.
[2]艾菲玛·艾合塔木,陈国新,翟新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20,46(02):63-68.
[3]任乐民,谢合舜,陈帅光,周裕利,邹毅.关于装配式建筑设计路线的探索[J].广东土木与建筑,2020,27(03):26-28.
[4]王子.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方法工程应用分析[J].居舍,2020(07):102+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