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铁对区域空间结构,人口因素流动和经济活动联系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高铁的经济凝聚力和扩散效应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高铁可以缩短城市之间的旅行时间,提高进入城市的水平,创造“时空融合”效果,并改变原始的局部空间结构。高铁的开通将影响人们的交通选择,并将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沿线的企业搬迁。城市之间的劳动力,物流和信息流的变化以及企业所在地选择的变化会影响城市产业的发展和整体城市经济,并影响城市的凝聚力水平。
关键词:高速铁路;沿线城市;集聚经济;影响
1高速铁路沿线城市集聚经济的分析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如果两个地区缺乏交通联系和基本周期,则每个发展都将取决于自己的条件。如果在两地之间建立运输走廊,那么原始的,相对落后的地区将有发展的机会。随着走廊的释放的影响,这两个地区不仅将发展,而且还将在走廊的两侧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区或经济走廊。经济走廊可以分为带状经济走廊和节点型经济走廊。所谓带经济走廊是指链式经济通道,由沿铁路分布的工业聚集点组成,节点型经济走廊是指围绕每个车站形成的工业聚集点,许多节点型经济走廊构成了带。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形成,并且对城市和区域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带状经济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基于各种因素的积累以及由于交通便利而引起的时空压缩的影响,对铁路沿线的区域经济发展更为重要。根据当地经济理论,由于高铁而引起的区域可达性的变化将导致“外围”结构在空间方面的变形,形成走廊或通道结构。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将沿着这条路线流入城市,尤其是在服务业规模较大且相对发达的大城市中。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善和流通速度的加快,将实现规模经济。根据空间组织理论,交通条件的改善导致时间和空间的减少,从而导致产业集中和特殊生产,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增加了区域互动,进一步增加了区域发展潜力。在时空压缩的背景下,形成了以区域核心城市为中心,不同交通距离的“大都市区”,大大提高了环流的质量和效率,节省了时间和资源,并优化了利用率。
2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集聚经济的影响
2.1模型的构建
在本文中,我们决定使用双车(DID)估算模型评估高铁对沿线城市凝聚力经济的影响。 DID估计模型通常用于评估特定政策或事件的影响,并且也广泛用于经济领域。特别是,考虑到铁道部门与市政府在本文中的行政权力差异,高速铁路沿线的大多数城市都难以影响高速铁路建设政策的建设和实施。考虑到这一点,本文将高铁的开放作为自然实验,并从高铁的开放开始,并研究高铁对可达性和凝聚力经济的影响。在这种方法中,将高铁开放城市称为实验组,然后将一组没有高铁开放的城市引入所谓的对照组样本站点,以研究高铁开放城市的净效应。
2.2变量设定
本文将凝聚力经济的影响因素分为两类:高铁发展变量和其他控制变量。反映高速铁路发展水平的变量是虚拟变量。其他控制变量分为三类:城市财产,经济财产和社会财产,其中城市财产包括固定性,如可达性,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变量,城市行政管理水平和地理位置以及经济财产变量包括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就业收入水平,城市贸易发展水平,城市内部潜力,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城市第二产业及较高的工业就业率;社会属性变量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教育发展水平。
2.3控制组的选择
为了选择对照组,应尽量减少实验组与实验组之间的差异,以达到实验目的。选择对照组时,本白皮书还考虑了地区和地理位置。首先,以控制组为目标,尽可能选择当前水平的城市,其中高铁线路穿过当地的高铁。第二,考虑到实验样品点,补充地理上相邻的脂肪。一些地级市是对照组中的对象,最后,根据经验分析数据的预处理中进行的相关性测试,相应地调整对照组的选择。
2.4变量统计特征
本文选择了第三产业区位,经济密度,就业密度和市场潜力这四个指标作为内聚指数的指标。总体而言,经济密度,就业密度和市场潜力逐年上升。但是,第三产业的位置逐年下降,即如果用第三产业的位置来衡量凝聚力经济的程度,那么从2007年到2013年,中国的整体经济似乎处于扩散阶段。全国城市第三产业的位置分析表明,东部和中部地区大多数城市的第三产业大于1,而西部地区大多数城市的第三产业小于1。原来如此,水平下降可能是由于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价值下降。换句话说,对技术数据的分析表明,西方存在着经济扩散和均等化的趋势,并将解释更深入的解释的原因。
3高速铁路对城市集聚经济影响的估计结果
本文是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一级进行的,在这两个分析级别中,依次使用第三产业区位(LQ),经济密度(DY)和就业。密度(DE)和市场潜力(MP)用作聚合指标。根据高速铁路对内聚经济的影响的分析模型,我们表明,在经验分析的面板评估中首先进行了检验,表明应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固定效果模型允许您删除城市中单个固定效果和样本之间的视差,从而从模型设置中删除城市固定效果变量ai。从国家的角度来看,G1到G6的趋势从正变为负。
也就是说,在高铁开通的第一年和第二年,高铁对全国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凝聚力,但在头三年之后,它们基本上产生了负面影响,即有一定的扩散作用。
国家一线的高铁开通可以使城市的经济密度增加。按地区划分,高铁的开通可以分别使东部和中部城市的经济密度降低,并使西部地区的经济密度提高。换句话说,高铁的开放影响到城市大城市的平均经济群体,不利地影响着东部和中部高速铁路城市的经济群体,并影响到西部地区的经济群体。高铁开通后,调查多年对城市经济潜力的影响。高速铁路效应有固定的方法,即1年和2年的高速铁路效应为负,而3年及以后的高速铁路效应为正。可能有两个原因。首先,高铁对城市经济潜力的影响具有两个阶段的延迟效应;其次,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于2008年和2009年启用的高铁对2008年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潜力产生了巨大影响。是它可能不会影响。这条高速铁路分别于2009年和2009年启用,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就显示出显着的经济改善。一般而言,高铁对全国城市的经济潜力产生积极影响,而高铁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凝聚力。
结语
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对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积极的影响。随着高速客运技术的不断成熟,高铁的优势在守时性,舒适性,环境保护和节能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即使在噪音和废物处理方面对城市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其影响也将是不会那么大。简而言之,高速铁路是一种适合于新型城市化发展方向的节能环保运输方式,最适合成为资源节约型运输系统。
参考文献:
[1]Qin Chenglin, Zhong Zhaohui.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s and economic agglomeration of cities along railway lines [j]. Exploration of Economic Issues, 2014,05: 163-169.
[2]Qin Chenglin, Yang Qingqing.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s and agglomeration of urban productive services [j]. Economic Survey, 2016, 03: 1-6.
[3]Wang Li, Cao Youhui, Yao Shimou. A Review of the Impact of High-speed Railways on Urban Space [j].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2012,09: 1073-1079.
[4]Kiyoshi Kobayashi, Makoto Okumura. The Growth of City System with High-speed Railway System [J].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1997.31 (1 ):39-56.
[5] Kingsley E. Haynes. Labor Markets and Regional Trsportation Improvements: the Case of High-speed Trains [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1997.31 (1) :57-76.
[6] Blum U, Havnes K E,Karlsson C.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The Regional and Urban Effects of High-speed Trains[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1997.31(1):1-20.
[7] Fernand Martin. Justifying a High-speed Rail Project: Social V^e Vs [J].Regional Growth. 1997.31 (2):155-174.
[8] Gutierrez J, Gonzalez R, G6mez G The European High-speed Train Network: Predicted Effects on Accessibility Pattem[J].Joum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1996(4):227-238.
[9] Roger Vickerman. High-speed Rail in Europe: Experience and Issues for Future Development[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997.31(1):21 -38.
[10]Komei Sasaki, Tadahiro Ohashi,Asao Ando. speed Rail Transit Impact on Regional Systems: Does the shinkansen Contribute to Dispersion [J],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1997.31 (1):7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