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洋工程的装备及高新技术船舶发展管窥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5期   作者:朱静国 杨雪彦
[导读] 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推促了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推促了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就海洋事业的发展来看,海洋装备技术在其中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是从船舶与海洋工程的角度,对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新技术船舶的发展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对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助力。
关键词:船舶与海洋工程;高新技术;发展
       

引言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步伐在不断加速,整个船舶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虽然船舶与海洋工程的项目数量增加了,同时所面临的压力也变得更大。为了有效应竞争压力,应当审时度势,优化内外部各项管理,着力强化海洋工程项目计划管理。
    1.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新技术船舶发展的意义
        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依赖于海洋经济的发展,这事关国家未来的发展大局。海洋的活动,必须要有可靠的装备作为保障。对海洋的探索,需要先进的造船技术,全新的海洋工程技术作为依托。我国海域辽阔,有许多海洋资源亟需开发,对海洋的控制和管理能力也需要不断加强。现如今,我国对陆地的开发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对海洋的开发,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海洋开发的全过程,需要依靠专业的机器设备来进行,海洋工程技术、船舶制造技术也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所仰赖的这些技术不能一成不变,需要进行持续的创新与升级。面对西方国家一直以来的技术封锁,我们能做的就是要自强不息,加快装备体系的建设,不断创新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研发生产更多的高新技术船舶产品。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南海开发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海上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空间开发等相关装备的需求将更为急迫,也对我国高端海洋装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我国海工产业装备和高新技术船舶发展面临的形势
        未来的日子里,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以及高新技术船舶的发展,既有一些难得的机遇,同时也伴随着诸多的挑战。现将我国海工产业装备和高新技术船舶发展主要面临的形势阐述如下:
    2.1项目采购管理
        项目采购管理,是采购部门所要承担的职责。在海洋工程项目的发展过程中,采购和引进相关的设备是非常关键的,同时如何分配设备也是重要的事项。在海洋工程进行的过程中,设备的供应是否及时,材料的质量是否过关,会对工期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负责海洋工程的项目部,一般都会有专人负责采购工作,这就需要与施工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在第一时间进行采购和配备,保证有效施工的顺利进行。
        与其他项目的采购不同,海洋工程项目的采购,基本都是大宗的,所需要的材料都是成千上万、以吨数为单位计量的。而且设备的引进数量也会很多,采购几千台都是很平常的事。

由于特定的政治、经济等原因的影响,我国与海洋工程相关的设备和材料大都是从国外引进,这样以来,采购周期就会比较久,相对应的成本也不低,这就需要负责人员以身作则,严格按照合同要求,以降本增效为目标,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优化采购方式,使用较为合理的方法去节省成本、压低价格,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设备和材料入库,为项目作业的如期开展保驾护航!
     2.2发动机设备
        如今,国家排放法规愈发完善,各个发动机厂商纷纷推出不同渠道的解决方案,例如采用气体燃料达到减排目的的燃气轮机和双燃料发动机,以及采用尾气处理方式的SCR(催化还原法)技术、乳化油处理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等。瓦锡兰、德国MAN和日本新泻电力系统公司分别推出了新型双燃料发动机,均满足IMO排放控制区最严格的TierIII氮氧化物排放法规。瓦锡兰50DF双燃料发动机能实现在LNG、乙烷、液化燃油或重油之间无缝转换,而不需要对硬件进行任何修改并可以不中断运行,为使用燃油的灵活性建立了一个新的标准;MAN公司的L35/44DF中速发动机已获得型式批复证书,在气体模式时满足TierIII排放标准,能在全负荷运行时快速从气体模式切换至柴油模式;新泻28AHX-DF双燃料发动机可同时减少柴油和LNG燃料消耗,额定功率320kW,转速800转/分,已通过日本船级社的全型号认证,即将用于日本首艘LNG燃料拖曳船。
    2.3工业改革引发制造业分工格局的深度调整和变化
        目前的情况是,创新链的时代已然来临,这样一个时期非常的重要,新科技革命的气息愈发的浓厚。鉴于此种情况,需要尽快适应新产业革命的特点,认识到我国在以后的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将智能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融入其中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单个的船舶公司,抑或是我们国家整体的海洋工程发展,都需要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将原有的制造模式转变为集智能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于一身的发展模式。现如今,美、日、韩等诸多国家都已经将智能化造船作为各自发展的目标,这其中包括信息的集约化、管理的精细化、产品设计的智能化等等方面,每一个方向都应该朝着“高精尖”去努力。与此同时,国际上的相关组织就海洋工程的发展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这也对船舶的安全风险防范、环保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个国家也在不断加快船舶以及相关配套产品的研发和制造。
    2.4完成从硬实力向软实力的转变
        未来的海洋工程产业竞争,单有规模和劳动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以及管理理念的优化,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软实力的体现。此外在造船和相关配套方面,要尽快形成一条完整而又全新的产业链,有了产业链的协同作用,以及科学技术的助力,才能将我国船舶海洋工程的劣势尽快扭转为优势。也就是说,广大船舶企业不能太多地追求发展的速度,要始终坚守好质量生命线,向船舶产业的高端方向靠拢,最终才能占领发展的制高地。
         结语
        综合上述几个章节的分析可以知道,我国各大船舶企业应当不断刷新海洋观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重视对海洋工程的创新开发,重视高新技术的发展吸收,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和强大的生产力,最终才能实现在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聪.基于海洋工程的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发展分析[J].化工管理,2019,(13):185-186.
[2]海韬.培育千亿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开创沿海经济带建设新局面[J].海洋与渔业,2018,(8):4-5.
[3]曾晓光.未来技术将如何影响海洋装备产业[J].中国船检,2018,(3):44-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