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徐美艳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期   作者:徐美艳
[导读] 朱熹有言:“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摘要:朱熹有言:“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在培养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引导相结合,注重自身素养提升的基础上,也切不能忘记遵循学习规律。惟其如此,并日积月累,才是提高阅读能力和养成阅读习惯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课外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展开论述。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惯;小学语文教学;培养
引言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整体教学水平与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学生语文学习更加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促使小学生写作水平与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1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特点,充分利用课外阅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课外阅读理念,并为学生创设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以此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调动学生求知欲望。教师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写作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语文知识积累,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为学生营造良好课外阅读氛围,将课本内容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借助课外阅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营造更加活跃、轻松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语文知识。教师借助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籍,为此教师可开展主题性阅读活动,以此鼓励小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并在此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选择最合适的阅读书籍,学生在主题阅读活动内进行阅读心得的分享与交流,进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2强化教学内容
        常用的教学策略有很多,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应该有相应的取舍。但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课文,教师都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在正式进入课堂之前,给学生布置适当的了解任务。真正进入课堂,可以说是功在教师了,教师如何设置教学环节,如何运用教学策略,如何解读文本内容……都关系到能否吸引学生眼球,使他们真正浸入语文课堂,跟随教师学会阅读。例如,视听结合就能有效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在课前热身时插入视频,能吸引学生静下心来去阅读课文,汲取知识。有时配合情境适当地添加音乐、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从优美的乐曲中体会课文的内涵。尤其是在教学低年级课文时,低段学生很难静下心,但他们也更容易被美的事物所吸引,播放一段音乐,也许他们就能安静阅读,进入书的世界。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的设疑引问,虽是细节,却也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的阅读习惯,备课时对提问方式的反复打磨,提问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找寻答案,答疑后回到文本探寻原因,都是在一点一滴中培养学生阅读时的思维方式,对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
3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小学各科课程的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除了语文课堂上学生能够进行相对完整的阅读以及拥有相对集中的阅读时间以外,其他很多课堂上都没有以及都不需要完整以及集中的阅读。由于这种课程形式的存在,学生的阅读能力很难能够提到提升,也同时让学生的阅读时间零碎化,致使学生未能拥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结合学校目前的现状,以及以实践情况为基础,我们可以在各个班级内设置阅读小墙角,这一小墙角的作用就是让学生能够翻阅自己喜欢的书籍,让学生能够在课下时间也能有想要阅读的想法以及行为,这样能够让整个班级充满阅读的气息,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比如:笔者在教室后面放上了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要求学生自由选择阅读,然后在教室后方的黑板上专门留些许小空间,这一小空间的作用是鼓励学生可以将小说中优美的句子以及让自己感动的话写下来,同时也可以让同学发挥想象根据自己从书中看到的编写新的句子以及创造一幅优美的画面。这样可以使班上一直充满着阅读以及文化气息,同时在潜移默化感染学生,让学生明明中被暗示,暗示自己应该要进行课外阅读,增加课外阅读量,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4正确应用课外读物,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在许多小学生心目中,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是两件关联性不太强的事物,前者包含的硬性规定比较少,随意阅读即可,而后者通常是课堂学习的一环,需要集中精神阅读。显然,这种错误的认知使得小学生错失了感悟课外阅读价值的机会,导致课外阅读失效[3]。因此,为了让小学生真正重视起来课外阅读,并把课外阅读当作一种爱好,从中汲取成长必要的养分,扩宽看待生活的眼界,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例如,时下特别流行绘本阅读,绘本是一种包含了大量生动图片的读本类型,其中的文字与图片形成了良好的配合,可轻而易举地将学生代入到对应场景中,受到小学生的广泛欢迎。此时,语文教师可利用学生喜爱读本的心理,让学生学会阅读,并产生阅读兴趣,而后发展为牢固的课外阅读习惯。在指导学生阅读绘本时,语文教师可带领学生观察其中的“灵魂”所在,将各类水彩画或铅笔画描绘的场景解读给学生听,并引导学生产生联想,以此丰富其阅读体验。
结束语
        目前,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教育不应该只是关注学生的书本知识掌握水平以及应试能力,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其中课外阅读作为学生获取信息、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对小学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春花.如何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质量新方案[J].内蒙古教育,2019(33):105-106.
[2]李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行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3]姜领弟,徐淑霞.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35):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