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期   作者:吴文彬
[导读] 小学阶段的教育就是奠定基础的阶段,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意识。
        摘要:小学阶段的教育就是奠定基础的阶段,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小学语文阅读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和建立思维维度具有奠基性意义和深远影响。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可以实现学生认识世界、独立思考、主观审美体验的目的。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枯燥且形式单一,学生完全失去了阅读和写作兴趣,阅读时愁眉苦脸,写作时千篇一律。如何重启学生阅读乐趣、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是摆在小学语文老师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题,根据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就提升阅读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探寻创新实践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支撑,对小学语文教学乃至中学语文教学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合理开展阅读教育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动力,从而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的点睛之笔,开展小学语文语文教学的实践和创新势在必行。
一、现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阅读课程内容设置脱离实际,学生构思写作受限
        长期以来,小学阅读写作课程设置按照“讲解-举例-改编”的模式教导学生。老师们常常用范文进行讲解,通过举例总结出一个固定“公式”给学生进行改编和誊写。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使得学生的写作内容受到极大限制,学生只会照抄照搬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参照要求进行的写作,文中出现“扶老奶奶过马路”,“捡到钱马上交给警察叔叔”的好人好事的现象屡见不鲜[1]。
(二)学生阅读素材泛滥,阅读质量参差不齐
        科学合理的课外读物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知识,对于学生脑力智力提升,道德素养形成和审美观念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小学语文老师推荐课外读物时,多按照指定清单进行推荐,只停留在书名的推荐,没有实时跟踪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导致学生课外阅读素材多且无用,学生阅读的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随着自媒体多维度、全覆盖的发展,小学生也开始通过网络、电视、电影、短视频等方面搜寻信息。自媒体娱乐板块的信息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带有人文色彩的信息却常常被忽略。
(三)学生阅读脱离爱好,创造性思维发挥受限
        受中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习成绩和升学率称为评价学校好坏的天平秤。从小学到高中,大部分的学校都因提高成绩和升学率而限制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小学生的校运会、春游、夏令营、校外交流活动等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课外补习班、假期辅导班。学生的天性被扼杀,一步一步被囚禁在作业和考试的牢笼里,抑制了兴趣爱好的发挥。如此单调乏味的学习生活,使得学生在阅读能力受限,写作内容了无新意,创造性思维不能完全发挥[2]。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
(一)改变教学方法,拓展思维提高写作质量
        想象力就是创造力,想象力可以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写作热情,帮助学生塑造富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注重阅读教学方式的改变,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老师可以通过插图式阅读发散学生思维,通过拓展细节、推断结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写作中有思路可循,有内容可写[4]。
(二)指导阅读,丰富知识提高阅读素质
        主动学习是发展创新思维的前提。作为小学语文阅读老师,应该主动指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创造高素质的学习环境,特别是课外阅读的学习质量。小学语文老师在推荐课外读物时应该因人而异,根据学生性格、爱好、习惯进行推荐和引导阅读,并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检验。另外,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家长应该起到应有的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这样学生既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外阅读,又能提高阅读质量。
(三)感悟生活,激发兴趣提高思维能力
        写作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关上课本感受自然,通过观察生活感受身边的事物能让学生很好地积累经验。小学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感悟生活,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体验生活能给学生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实素材,使得学生在阅读中能够联系生活,身临其境,从而提高思维散发能力。学校应该淡化学习成绩第一位的固有观念,注重学生兴趣培养和思维方式创新[5]。
三、总结语
        阅读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点睛意义。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问题初显。学生阅读写作能力不强、阅读质量不高、创造性思维受限不失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三大难题。学校及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创新和改进阅读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动力,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乔华. 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点睛意义探析[J]. 中华少年, 2017.
        [2]李斯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探微[J]. 亚太教育, 2016(28):31-31.
        [3]秦惠芳.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 课外语文, 2019(16).
        [4]赵小朝. 让写作紧跟阅读的步伐——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中, 2016(11).
        [5]张慧珠. 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J].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2): 65-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