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6期   作者:滕居昔
[导读]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一些江河流域的年度降水量不断增长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一些江河流域的年度降水量不断增长,引发了一系列洪水泛滥问题。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状,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水利工程提防的建设,其主要作用是约束河流和湖泊,减少暴涨洪水等现象,避免洪水威胁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施工技术
         1导言
         水利建设工程是我国现阶段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之一,国家对水利工程的河道护堤施工技术非常重视,避免因护堤施工质量不达标而造成人身安全。
         2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施工的原则
         首先,任何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的工作,都需要切实符合国家、政府所出台的最新规律与要求,尤其是在部分灰色区域或争议性的指标上,必须切实依据更为严苛的要求去完善,切忌出现任何模棱两可、不够完善的内容出现,做到在现有的资源和基础上创造最大的价值,从根本上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其次,在进行工作作业的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可持续化发展的原则,除开恶劣天气等不可逆转的特殊因素以外,河道堤防护岸的工作应当不间断进行。从本质上来看,河道堤防护岸是一项特殊性较强的工作,一旦出现中途中断的情况,极易导致过往的成果出现变化,造成不小的安全风险。
         3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相关的问题
         3.1安全风险高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堤防护岸工程施工的环节较多,涉及的人员多。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安全事故。例如,在堤防施工中,对于结构施工质量不满足工程要求,存在结构性裂缝,可能会导致后期发生洪涝危险。因此,对于河道堤防护岸施工,其安全风险相对较高。
         3.2管理制度不健全
         根据实际的工程施工经验可知,目前工程施工中对工程重视不够,未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管控制度,导致一些工程施工过程总存在诸多的问题,不仅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进度,且还会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导致工程施工存在安全隐患。
         4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4.1施工材料选择
         在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施工过程中,土料、石料是其中的主要材料,这些材料的使用量较大,为了获取更多的效益,提高河道堤防护岸工程的整体质量,技术人员需要合理选择施工材料,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以节省材料运输时间和施工材料成本投入,提高河道堤防护岸的整体效率。例如,在选择土料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选择防渗透性强、地理位置就近的材料,并根据工程项目设计图的要求,对土料的质量、性能、开采环境和运输距离进行考虑。
         4.2河道开挖土方施工技术
         在河道开挖准备阶段,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深入分析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开挖,且测量放样工作需要根据实际要求进行,尤其要注重开挖轮廓的准确性。在河道开挖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普遍选择约1m3的挖掘机,并利用自卸汽车进行运输,避免损坏导流渠。同时,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测量技术人员需要注重测量工作的整体质量,利用标记方法明确坡面上方、河底与河道的交叉位置,以提高开挖的准确性,避免影响开挖工作的整体质量。除此之外,技术人员可以在导流渠附近预留土体,利用推土机推运剩余土地,确保开挖深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提高开挖的准确性。
         4.3河道堤防护岸技术
         4.3.1堤防护岸填筑
         在河道堤防护岸填筑过程中,若土料的含水量较大,应先对土料进行处理,减小含水量,以避免因土料本身含水量过大影响工程的稳定性下降。同时,应采用分工段与统一施工相结合的施工方式。通常情况下,每100m进行一次统一施工;填筑长度超过100m时,需要分段施工。

最后,施工人员需要对河道堤防护岸进行压实施工,压实施工也要进行分段施工,并做好压实工段的区分,避免出现漏压或过压的问题,将河道堤防护岸施工土方的含水量控制在3%以内,保证河道堤防护岸的稳定性。
         4.3.2坡式护岸技术
         在进行河道堤防护岸工程的过程中,是将岸坡、岸脚位置处将覆盖一层抗冲材料,而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即为坡式护岸技术,采用该技术的最为重要原因在于,不会对原有河床产生负面影响。护脚工程是坡式护岸技术的关键,同时也处于护岸工程的根基位置,护脚是否稳固,对于护岸工程来说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想做好护脚工程,首先必须要有较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保证建筑材料不仅可以有效的抵御水流的冲刷和磨损,还应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对于河床的变形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此外,由于护岸工作主要是在水下完成的,所以相关的设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水下防腐性。而在河床的枯水期,可采用抛石护脚的方式完成河道护岸工作。为了保证施工的效果,需要严格依据施工工序推进,通常情况下是自上游往下游进行,由点及面、由远而近,保持均匀的节奏完成工作。
         4.3.3墙式护岸
         顾名思义,所谓的墙式护岸的工作,即为工程中为堤岸修筑起一道竖直方向上的挡墙,此类护岸技术在沿海区域以及城区内部的河流中,运用相对较为广泛,尤其是在河道相对较为狭窄的区域,亦或是容易受到地形条件限制的河流,该方案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扶壁式挡墙、重力式挡墙以及悬臂式挡墙。通常情况下,为了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工程量,采用直立式的挡墙是最为广泛,从而降低护岸的断面,但其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在于稳定性更契合采用这样的方法,工程队切忌凭借自己的经验主义盲目选择不适当的方式,确保要将每一个墙体在整个堤岸护脚插入的深度。
         目前坝式护岸运用最为广泛的两类技术,即丁坝和顺坝两类,该技术的使用是预防岸边的边坡装置长期被河流和水流冲刷,故而提前将其推离。目前坝式护岸的发展已经相对较为完善,运用最多的即为丁坝护岸的方式,该方式具备良好的重点性和间断性的特点,能够适应各个类型的河段。然而部分河道堤岸施工的高度严重不足,使得防护的效果较为薄弱,反而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4.4边坡修整技术
         4.4.1边坡质量控制
         在使用挖掘机处理边坡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处理河道堤防内外平台,并根据河道堤防施工技术标准完成挂线施工,保证坝身无水洼、杂草。同时,完成坡面修整工作后,技术人员需要在坝身位置种植绿色植物,采用植物护坡,并提高水利工程的美观性。
         4.4.2边坡养护技术
         植被护坡的植物根系有利于加固土壤,有助于提高河道堤防护岸的稳定性,在护岸外形成对水流的冲击抵抗层,有效地缓解水流对护岸的冲蚀,确保河道堤防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其进行养护主要是养护植的植物,加强对栽种一年以内植物的养护,了解植物的生长情况和边坡防护要求,利用科学的养护方式发挥植物的护坡作用。在护坡养护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维持护坡平整、完好无损,发现石块松动、小损坏时需要及时进行修补,平整并补齐局部隆起、凹陷。同时,还需要疏通护坡的排水沟和排水孔,及时修复被破坏的混凝土护坡伸缩缝,寒冷地区在春季化冻后要检查护坡。另外,为了预防寒冷地区护坡遭受冰冻、冰压力的破坏,可采用不冻槽等措施,避免护坡与冰盖层直接接触而破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水利工程属于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河道堤防施工既影响着社会经济效益,还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注重河道堤防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影响,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梁进宏.探析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5):108-109.
         [2]朱志丹.探析生态河道堤防护岸工程的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9(20):278-279.
         [3]崔振奇.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4):256.
         [4]黄伟,魏亮.河道堤防护岸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创新标准与研究[J].智能城市,2019,5(4):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