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增长以及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地不断深入,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建设项目。有必要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实行节水灌溉技术,以降低投入资金,有效地节约水资源,促进我国农田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约;灌溉
引言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有着十分显著的应用效果,故其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节水灌溉技术的科学、合理性,不但能够实现稀缺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得到提升,还能为生态环境提供安全保障,在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转变方面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1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现状
我国政府在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水灌溉方面,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水资源浪费的情况,严重增加了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成本。而且我国处于水资源缺乏的状态,在人口膨胀和水资源缺乏的矛盾当中,急需从社会的各个层面去节约水资源。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所以要寻求高效率、节约的灌溉措施减少水资源浪费。
2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和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不合理
在进行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农村各项事业建设实际,满足农村建设需求,结合农村当地实际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但是就目前的规划设计现状来看,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会高度依赖资料,不能真正深入农村地区进行广泛的调研,忽视了现阶段农村高速发展的进程,导致了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不合理,不科学。此外,工程在规划设计阶段,很多设计人员只是凭借自己经验开展设计,这样势必会导致设计方案和现象施工存在不合理和不协调的现象。节水灌溉工程设计规划不合理,不仅不能够实现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目的,而且还会进一步增加施工成本,增加人力和物力支出,有时还会严重影响到工程质量。
2.2基础设备不规范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作为一项全新的技术,不仅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较高水平的技术,还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就目前实际发展情况而言,对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以及维护方面的资金投入是远远不足的,在一些地区甚至需要农户自发筹集资金建设节水灌溉工程。而一旦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就极易导致工程建设的基础设备不完善,而且在设备出现问题之后也会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及时修缮,对农业产业的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强节水灌溉工程管理
重视建设,轻视管理的传统理念会直接影响到节水灌溉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因此,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节水灌溉工程后期工程管理工作,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确保节水灌溉工程能够顺利建设。做好节水灌溉工程基础设计和后期养护维护工作。同时,管理结构要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明确各个组织机构的职能,实现部门负责制,明确每一个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将节水灌溉工程后期管理和维护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管理人员头上。其次,将节水灌溉工程后期管理质量和个人工作业绩相结合,并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针对工作突出的进行适当的奖励,针对工作怠慢,节水灌溉工程破坏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应该给予相应的惩处,通过定期考核,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保证节水灌溉工程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应有作用,延长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寿命。最后,综合采用节水灌溉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对于农田产量较低,盐碱化严重的农田,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同时,对土地盐碱化进行改善,通过深耕,增施有机肥进行农田改造。对于缺水严重的地区,在积极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同时,联合应用机械化免耕技术、秸秆覆盖技术、垄沟覆膜技术、调整农作物结构等方式,提高农田产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3.2科学调整水源供给,结合农业生产技术
按照我国区域的整体情况进行科学规划,通过科学的水源调度来均衡各地区的水资源,确保在合理的水源开采条件下采取最佳的开采强度,确保水源不间断。当前,根据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我国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喷灌、微灌、管道灌溉、灌溉渠防渗、小管出流灌溉、防渗式灌溉等,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就是喷灌技术。喷灌技术是利用水的压力将水源通过管道进行输送,然后通过较细的散射喷头,实现水的开关与喷撒,从而实现农作物灌溉的一种技术,它具有节约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劳动力利用率高、灌溉均匀、喷洒效果好的优势。微灌技术是利用铺设细小的管道,使水直接到达农作物的根部,水量控制精确度高,水的用量少,灌溉时间短,这种技术不适合麦田等农作物的灌溉,更适合果树类等农作物的灌溉,可以大大地体现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防渗式节水技术主要利用的是防渗膜,减少水在管道输送过程或灌溉过程中水的渗漏问题,可以利用的防渗漏材料有石块、混凝土等,实现水资源使用过程的有效节约,且单从防渗材料来说,使用寿命长,因此可以在节水工程中使用,有效地提升灌溉过程中水资源渗漏问题,也不会影响到其他不需要浇灌的区域。管道灌溉是最基础的节水灌溉措施,通过地面管道的铺设,提升水的流速,减少水向外部渗透与溢流的问题。不同的区域应根据农作物生长的特点、农作物种植的品种、对水的需求量、当地的季节特点、降水特点选用合适的灌溉技术,才能提升节水灌溉的效果。
3.3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我国拥有极为广阔的地域,不同地区间存在着较大的自然、社会条件差异,因此,在规划设计农业高效节水工程时,应以因地制宜为原则,针对当地地形地貌、气候、作物、水资源及土壤等因素进行统筹考虑,严禁盲目照搬引进。首先,需要确定合理的灌溉方式。高效节水灌溉有多种方式,每种方式都有相应的适应性,合理的灌溉方式是决定节水灌溉工程成败的关键。其次,结合工程区近期及远期发展计划,统筹规划。最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三分建七分管,针对用户的情况,对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也是规划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
3.4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及运用力度
想要做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相关的管理部门就必须要加强对新型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以及各项农业技术的不断完善,传统落后的节水灌溉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田水利发展的实际需求。要想更好的发展农村节水灌溉工程,必须要加强新技术的应用,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5增加工程建设投入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故而所需的资金相对来说较多。目前,我国在建设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时所采用的投资方式通常是以国家补助制度、集体集资及农民筹资为主。基于此,地方及中央政府应加大对农业节水建设的支持力度,并以此为基础制定资金补助等鼓励制度。农民在获得政策支持及资金保障后,对于农业节水工程的建设就会更为重视,如此一来,就能为生态环境及农田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结语
总之,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利用节水灌溉技术解决农业发展中遇到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成为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惠莲.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农业工程技术,2019(11).
[2]余新.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水能经济,2019(14).
[3]陈莉娟.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引文版:工程技术,2019(11).
[4]?赵静 . 关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的核心分析.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9(17).
[5] 王良.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全文版:工程技术,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