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简单介绍目前市政供水管道及管线工程的施工特点,着重分析该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方式,从前期准备阶段、施工期间等方面入手,以期达到全方位的质量管控,从整体上保证工程的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用水环境。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供水;管道;管线工程;质量控制
引言:市政供水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使该项工程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同时,居民对于生活用水的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导致建设施工愈发困难。因此,为避免出现重大质量问题,应加强该方面的控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管控手段。
1市政供水管道及管线工程的特征
市政供水工程项目是根据实际的城市发展建设而实行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提供基础保障。有效实施该项工程,在保证日常供水稳定性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水以及其他资源不必要的消耗,进一步控制供水企业的成本,保障其基本经济效益,推动其长期稳定发展,为市政供水施工提供基础保障,推动城市建设的进程。此外,该项施工工程在正式施工前,应对城市现有结构有所掌握,例如经济情况、市政状况等,同时还应收集当前城市地下已有的各类管道线路分布的情况,以免发生相撞,不仅降低工程质量,还影响实际施工的工期。
对于市政供水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应整合多方面的因素,准确分析其中的利弊。与此同时,应结合城市真实的资源以及经济情况,借助较为先进的管理形式,从整体上控制工程的质量。在高速发展的社会市场环境下,具体的施工期间应加入更为现代化的管控以及施工技艺、形式,摒弃以往施工理念中落后的部分,为城市居民创建更为便利的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的消耗。
2市政供水管道及管线工程有效的质量控制途径
2.1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是否完整全面直接关系到正式施工时的工程进度以及质量。因此,工程相关人员应提高对该部分工作的重视程度,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包括施工材料、规划以及清洁管理工作的安排。
2.1.1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部分,因此,在前期进行材料选购时,工作人员应走访多家供应商,以选用物美价廉的材料,不仅能保证工程质量,还可以控制施工成本。在此期间,相关人员可进行采样,将其移送到质量检测机构,以此来保证材料符合施工标准。对此,为提高前期准备的工作效率,建设公司可与当地的相关单位联系,创建合格材料供应商的数据库,并不断完善。
此外,可针对数据库内的供应商进行定期审查,以保证数据库的质量效果。例如,阀门部件是供水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配件,其本身的质量关乎到整个工程的运行状况,因此,应强化对该部件供应商的管理,提高检测频率,对于直径超过100mm的部件,应经过严格的检测方可在实际的工程中应用。另外,在施工材料入场验收环节,需提高审查力度,每批材料应具备专门的合格检测报告、性能检测报告等相关文件,保证各项资料齐全,且与实际相符,方可入场,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退回,勒令整改。
2.1.2施工方案
供水工程施工项目需严格按照前期设计的图纸进行施工,因此,施工方案的合理程度便成为保证工程有序进行的关键因素。对此,图纸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的城市规划,考虑到城市的未来发展,以此为前提进行方案设计。对此,还需强化后续的方案审查工作,其中涉及到结构部件设定的质量应达到长期的应用标准。根据城市的地下结构、地形等合理安排排气阀门的位置,以提高工程运行的合理性,保证后续的管理养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延长项目工程的使用年限。经过严格审查合格的施工方案方可正式开工。
2.1.3清洁管理
施工管道及管线中会有杂质、污垢,会影响到供水的质量,因此,应做好该部分的工作。部分建筑公司在安排施工前期工作时,往往会忽视该部分的内容,实际工作时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对此,在安排具体的准备工作内容时,应明确列出该项内容。对于清洁剂,应选用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环保无污染的清洁剂,以降低其对管道及管线的伤害。此外,前期地质的勘探工作应聘请声誉良好且经验丰富的勘测团队完成,同时还需开展复检程序,以降低出现误差的可能性,从根本上控制市政供水施工工程的质量。
2.2控制施工期间工程质量
部分市政供水管道及管线工程在施工期间缺少合理的管理模式,使整个施工存在安全、质量隐患,导致最终竣工验收的质量不达标。
2.2.1漏水管控
市政供水工程建设是为了向城市群民提供纯净的生活用水,以保障其正常的生活秩序。施工管道漏水是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不仅影响居民的正常用水,还会提高供水企业的运行成本。出现该种现象对于建设公司而言,既损害其社会市场的良好形象,在必要的情况下又要进行返工,严重浪费资源。
对此,相关部门应针对漏水情况进行分析,并借助现代先进的仪器检查整个管道,确定是否发生漏水以及具体漏水的位置。相关的管理人员应以管线的分布情况为依据制定具体的检测方案,并借助测量仪器确定漏水的坐标,与此同时,还需按照相关规定设置设备的材质、间距等参数。此外,实施探测的工作人员应与施工前的测量数据对比,最终确定漏水的具体坐标。之后便可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传达给建设公司,保证其在既定的工期内完成补救工作。
2.2.2管道安装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部分的管道都采用埋地铺设的形式,并且整体的管线极多。因此,在进行管道安装期间,需考虑居民的实际用水情况,在原有的管道工程的基础上合理增设接水点,以适应居民的用水需求以及城市未来的发展建设。
在正式安装管道前,施工团队需掌握原有的地下设施结构,并根据地质勘探结果以及施工方案进行有效的安装施工,严格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与此同时,在埋地铺设前应再一次确认管道部件的质量,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需及时更换,不可直接应用到项目中。对于接口处的安装,需做好防漏措施,并在连接完成后,进行相应的质量测试,以免在正式投入使用时出现问题。
2.3其他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项目施工的主体是人,因此,应提高工程相关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并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以及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艺和态度,使各方面的工作人员都能最大程度的履行自身职责,从整体上提高工程质量的控制水平。
一方面,建设公司应从现场管理人员入手,进行施工质量方面的培训教育,采取多种方式,使其掌握市政供水施工工程管理的关键点,并广集意见,对常见的质量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细致的管理方案。
另一方面,项目前期的设计方案是保证质量的关键部分,因此,需要求设计人员做好正式设计前的准备工作,收集现场相关的数据,并建设公司应针对设计图纸进行多次讨论分析,以获得最优的施工方案。此外,建设公司可与设计人员建立临时的网络交流途径,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以实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施工周期。
结束语:总体而言,市政供水工程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其施工质量应是建设公司重点关注的问题。据现有的情况而言,该项工程的质量管理有待提高。因此,相关市政部门以及建设公司应加强该方面的研究,努力完善质量管控工作,减少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延涛,任小惠.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与管线施工工艺[J].居舍,2019(15):64.
[2]朱军.市政管网给水管道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4):23-24.
[3]李红,尉晓丽.分析非开挖技术在市政给水管道施工中的具体应用[J].居舍,2019(01):47.
[4]朱贤良,黄宁,陈道政.地下管线探测对市政工程设计的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9(01):99-100.
[5]王军华.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技术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