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钻孔灌注桩技术作为一项当前市政施工中常用的操作技术,具有噪声小、应用范围广等优势。施工人员借助钻孔灌注桩技术,可以增强市政基础的稳固性,优化市政建设工程质量,因此施工人员需要深入分析该技术应用的具体操作,进一步提高其在市政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市政工程;钻孔灌注桩;工艺
1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市政施工中的作用
在实际的工作中,钻孔灌注桩技术是市政施工中的一种最基础的市政结构,是通过机械或者是人力挖掘的方式在市政地基上形成一种普通的桩孔,这种桩孔是用于放置钢筋的,并且还要使用混凝土对其进行灌注形成一种柱状的地桩。新阶段这种技术已经在市政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受到居民建设市政的喜爱。如果这个灌桩设计时没有在市政地基施工中得到重视了,可能会影响市政的美观和使用功能,严重的话可能会对人们的财产安全,造成重大的损害。除此之外,钻孔灌注桩还具有震动小,噪音低等特点,能够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市政地基中使用,施工比较简单,且速度快,还能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能够进一步的保障整个市政的施工品质,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施工的时间。
2市政施工中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之前,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市政设计要求来准备相应的施工材料,如含泥量低于5%的中砂、325-425号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等,同时要在进入现场之前进行充分的技术交底,确定图纸的可行性。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打桩的位置、深度再次进行确定,避免后期的变更浪费资源。此外,管理人员要依据市政质量要求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参数,来理顺具体的施工操作流程,并收集施工现场的详细数据信息,完善该技术的应用规划。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还要对现场的排水口进行检查,保证排水口的部署能够满足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需求,降低施工中泥浆外排操作对工期的影响,深入优化该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效果。
2.2护筒埋设
根据市政施工区域的气候特点、地质状况等,选用性能可靠的钢板材料,为护筒制作提供支持,提高其制作质量。在护筒放样处理中,需要对桩体中心点加以考虑,实现对这方面的科学处理,减少对护筒埋设效果的影响。同时,应在护筒上部位置设置好溢浆孔,并对其埋设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处理好其中的细节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护筒埋设精度及稳定性的目的。实践中也需要强化护筒与桩位中心间的偏差控制意识,避免影响护筒的埋设质量及应用价值等。当埋设作业完成后,应根据市政施工要求及灌注桩的功能特性,控制好护筒埋设深度及其顶端高出地面的距离,为后续施工计划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
2.3成孔
在灌注桩形成过程中,需要对与之相关的成孔状况是否良好加以思考,促使灌注桩支持下的市政地基性能更加可靠,完成好相应的施工作业。在此期间,应做到以下两点:(1)控制好钻孔施工过程,对其冲程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并在反复冲击方式的支持下,为成孔效果的增强提供技术保障;(2)实践中应对成孔深度加以控制,并对护筒设置状况进行全面检查,满足灌注桩施工质量可靠性要求,给予市政施工中的基础结构应用效果增强有效保障。
2.4孔壁清理
为了避免对灌注桩的应用效果、市政基础结构安全性能等产生影响,则需要重视孔壁清理。具体表现:(1)加强换浆清孔法使用,增加孔壁清理中的技术含量,为灌注桩施工计划的按期完成提供支持;(2)重视对泥浆含砂量控制,确保换浆清孔处理的有效性,实现对灌注桩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满足市政结构施工方面的实际需要。
2.5在钢筋笼制作方面的应用
在钢筋笼制作方面,施工人员要保证其具备合格的质量,并结合当期的市政施工要求,来选取合适的钢筋规格,保证钢筋能够稳定支撑水泥的重量。由于钢筋笼制作中包含钢筋的截断、弯曲、焊接等环节,为了增强钢筋连接的稳固性,施工人员要规范化自身的操作,严格按照既定的工序来落实制作工作,保证钻孔灌注桩技术落实的质量。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重视主筋的制作,并注意选取完整的钢筋条作为主筋的材料,同时在焊接方面要防止弯折现象的发生,增强主筋的牢固性,提高技术应用的效果。
此外,制作操作中的相关参数应当被严格落实,如钢筋焊接长度要保持在50cm以上、操作误差要小于20mm,从而进一步增强钢筋笼的质量,保证市政工程的建设效果。
2.6在钢筋笼安装方面的应用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可以利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做好钢筋笼安装,为桩基础构建内部支撑框架。钢筋笼安装环节在操作上要以秩序为重,保证施工的标准有序。首先,施工人员要进行钻孔尺寸检测以及探孔位置检测,明确安装操作的方向,避免出现较大的偏差。如果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阻力或障碍,可以将钢筋笼进行左右旋转,从而利用这种反正结合的旋转力,来进行安装工作。其次,施工人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保证钢筋笼在质量方面的稳定性,避免在钢筋笼安装过程中,产生磕碰,损坏钢筋笼的结构,从而确保钢筋笼能够被顺利放入桩孔中,为桩基础提供牢固的内部结构支撑,提高市政工程的建设效果[2]。
2.7混凝土灌注
结合市政施工状况及灌注桩的应用价值,在其施工技术应用中,也需要开展好混凝土灌注作业。具体表现:(1)结合施工方案及行业技术规范要求,将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严格把控其灌注过程,促使最终得到的灌注桩质量能够达到市政结构稳定性要求,为市政结构施工状况改善方面提供所需的参考信息;(2)控制好混凝土灌注时间,并加入适量的缓凝剂,减少对灌注桩性能方面的影响。同时,应强化混凝土灌注速度控制意识,实施切实有效的控制计划,从而实现对灌注桩的高效利用,保持其施工技术在市政实践中良好的应用状况。
3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问题与对策
3.1钢筋笼上浮
在浇筑环节中,有可能出现钢筋笼上浮等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浇筑中混凝土会顺着孔壁上升,钢筋笼周围会产生上升浮力,再加上混凝土由下到上的压力,从而导致钢筋笼上浮。针对此类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严格控制导管埋设深度。如果导管埋设过深,则孔壁四周混凝土上升距离越长,提高了钢筋笼上浮几率。所以要不断检测埋管深度,控制拔管速度。(2)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不得过小。如果坍落度小,会降低流动性,混凝土流动会靠近孔壁上升,提升了对钢筋笼的摩擦力,导致钢筋笼上升。通常坍落度要控制在20-21cm左右。
3.2护筒外壁冒浆
埋设护筒过程中,没有做好固定工作或者固定粘土松动,造成护筒偏移,导致外壁冒浆。一旦发现护筒外壁冒浆情况,要立刻听钻,挖除护壁四周不密实填土,使用含水量大的粘土填筑。
3.3导管堵塞
如果在漏斗中出现了混凝土离析问题、内部混凝土质量不达标等,会增加导管出现堵塞的几率。针对导管堵塞问题,要先将导管拔出,之后猛插导管即可打通,但导管下口深度要高于原来位置。
结束语
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可以优化工程建设效果。在现场施工中,施工人员利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可以优化成孔操作效果、保护桩孔的稳定、提高后续操作的质量、保证钢筋笼的牢固程度、确保钢筋笼的顺利安装,从而提升现场施工技术水平,增强市政建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彭胜.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要点[J].价值工程,2019,38(25):203-204.
[2]宁志国.探究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5):275-277.
[3]金乃.钻孔灌柱桩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实践[J].建材与装饰,2017(21):34-35.
[4]刘和喜.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266.
[5]金肖群,倪玉兰.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