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改制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6期   作者:李志强
[导读] 随着企业改制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加强改制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摘 要:随着企业改制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加强改制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改制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和企业改制的成果,也关系到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和个人档案信息资料的完整与安全,更应引起各级政府和改制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关注。
         关键词: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建议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企业改制后,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机制、管理模式、经营范围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档案记录和反映了企业组建、变更、发展和成长历程,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完整齐全的企业档案,对于企业改制的推进具有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对于改制后的企业,企业档案在技术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生产经营创新以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企业竞争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加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电力企业改制中档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就加强改制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谈点思考。
         1 现状
         电力参改企业的性质特点、组织形式、经营领域、发展历程等不同,各单位原有的档案工作基础和状况也参差不齐。在改制工作中,面对点多面广、性质复杂,需协调解决的事情多、涉及利益调整群体面广以及机构和人员变动调整较大的客观现实,企业领导和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往往会牵扯很多精力和时间,常常无暇顾及档案工作,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由于档案工作基础薄弱且发展不平衡,这为改制后的统一管理增加了难度。二是企业档案人员兼职过多、更换频繁,企业改制时期忙于改制大事而忽略档案管理,档案丁作显得混乱无序。三是档案移交不及时、不完整,极易造成档案散失和受损。在企业改制期问,由于不明确新形成的应归档文件材料要保存在哪里,不少档案由于保管不当发生破损甚至遗失。档案移交时,只对原本整理好的档案做登记交接,而对一些待整理或没有归档的档案材料随意放置或不及时移交。四是档案整理不规范,内容不齐全,这给以后的查找、补缺、印证带来很大困难。有的企业在档案整理时,只重视红头文件、重大活动、重要事件文件材料的收集,档案收集内容不全、载体单一的问题明显。企业改制后,单位原来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一旦调整,再想修正、补充和完善那些内容不完整、记录不齐全或有错误的档案就很难做到了。五是档案人员往往业务不精通、责任心不够强。
         2 改制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档案意识薄弱
         目前,在改制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的档案意识薄弱问题。一是企业领导档案意识薄弱,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没有专职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认识不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改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企业职工档案意识薄弱,只关注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债权债务等有形资产,对人事档案的无形资产没有充分的认识,认识不到人事档案对个人的重要性,甚至有的职工人事档案丢失都不知道去找哪个部门。三是个别档案管理人员在企业改制中,档案移交不严格按照档案法办理档案移交手续,不填写清单,档案不清职工人数不清。
         2.2 档案管理混乱
         在企业改制中,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措施。一是没有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与企业改制同步规划,同步安排,出现了企业改制与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相脱节的现象,影响了企业改制的效果。二是大部分改制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职工人事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不及时,借阅不登记,造成了个别职工人事档案信息资料丢失,给职工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三是个别改制企业没有专职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档案保管条件差,档案管理存在不安全隐患。四是个别改制企业法人擅自将改制企业职工人事档案损毁,致使企业职工无法办理正常的社保或退休手续,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
         2.3 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
         企业改制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但个别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忽视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由于管理不善,造成职工人事档案丢失,给改制企业职工办理医保、社保和退休手续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同时,也引发了职工上访事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


         3 加强企业档案管理的建议、措施
         3.1 提高档案意识
         明确企业档案工作与企业休戚与共的利益关系。企业是社会的经营主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信息日益成为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经营主体的企业,离不开档案的信息服务,而作为利益主体,又要独立承担风险责任。因此,企业档案发展只能取决于档案工作在企业经营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大小,要认识到档案是企业的一份宝贵的无形资产,要明确档案部门作为特殊的产业部门,以效益作为工作目标,提高档案工作效益与企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从领导到员工要从思想上建立依法治档的观念意识。要认真贯彻执行《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行办法》和其它一些档案法规,真正确立企业档案工作的法律地位。无论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发生什么变化,依法治档的机制都不能改变,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连续性。通过依法治档,推动企业加强档案管理。
         3.2 实行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
         企业与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签订档案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职责及业务关系。
企业档案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才有利于档案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发展,有利于理顺各部门的关系,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以公司档案馆为档案管理主体,建立档案管理网络,各部门、各子公司设立兼职档案管理员。公司档案馆对公司总部和各子公司的档案丁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对公司总部及各子公司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检查,这样更有利于档案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有利于资源共享,有利于保证档案工作的延续性。公司档案馆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通过他们的监督与指导,确保企业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职能不变,行政监督指导职权不变.推行依法治档的措施不变,切实巩固企业档案部门的地位,促进企业档案的发展。
         3.3 建立与整个企业管理制度互衔接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保证档案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及档案管理的可操作性。首先,建立一套以公司梢案管理制度为主,并与子公司档案管理制度相衔接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其次,档案管理必须纳入企业管理体制,即将档案工作纳入公司及子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岗位职责中。规定档案的收集归档与各部门的经济责任制挂钩、和子公司负责人的年薪考核挂钩,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
         3.4 建立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
         企业应利用局域网把企业的所有信息管理起来,为各部门节省存储空间及提供安全保障,充分发挥办公自动化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档案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人事管理软件的作用。档案工作应与企业管理同步,配备专用服务器,档案管理系统接人局域网,网络版的档案管理软件把公司各单位、各子公司联成一个整体,授权各单位郁务器上存取自己的数据、文件、归档时转入档案服务器.可进行远程归档、借阅、咨询,这样可节省人力、物力等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4结语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由于受资金、人力和物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原则上应管理或者由当地国家综合档案馆接收的改制企业档案,很大一部分无法及时被接收或妥善管理,这部分档案长时间无人看管,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改制企业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门,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需确保改制企业档案安全。遵循这一原则,改制企业一方面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力求共同克服暂时的困难;另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积极拓展新的工作路径。如可以向正规的中介机构购买档案代保管服务,以此缓解企业面临的压力,也使改制企业档案能“有家可归”,确保安全与完整。
        
         参考文献:
         [1]章晓镭.加强改制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J].浙江档案,2016(12):62-62,共1页.
         [2]陈玲玲.改制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亟待加强[J].浙江档案,2014(12):66.
         [3]雷宗杰,吴素琴.加强转制企业档案管理[J].兰台世界(5):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