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识字教学是其教学的一大重点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读写更多的汉字。然而在我国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解决。本文正是基于此,首先分析了目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了分层教学之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以及指导实践。
关键词:分层教学 高效识字 小学 语文 低年级 识字 教学
前言
小学时期是义务教育的基础时期,也是学生实现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这一时期是其思维拓展、养成完善的人格的关键时期。在低年级小学生教学中识字教学是基础性教学内容之一。对学生采取识字以及汉字教学,必须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写字习惯,激发学生的识字以及写字兴趣。汉语言学生是语文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必须要将实现新课标教学任务为目标,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出现的问题
(一)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教学理念相对滞后
在小学时期大多数教师存在教学思想陈旧的情况,虽然目前教学改革中确切提出需要对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的地位进行转化,让学生逐渐成为教学的主体,但是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自我思维意识非常差,导致很多教师在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时缺少一定的操作性,导致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在进行学习时依旧较为被动[1]。
(二)沿用传统教学方式(这里加入用举例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认知能力比较差,其进行识字教学时必须反复进行练习,才能够深化自己的记忆,但是也会导致学生识字教学极为无聊。例如,当前大多小学语文教师依旧采取读写练循环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学时比较单一,导致教学整个过程极为无聊,导致学生在整个识字过程中比较消极,很难提高学生识字兴趣,大大影响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三)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很多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刚刚开始进行系统化学习,在语文课程教学时无法适应,在进行学习时对学生存在非常强烈的依赖性,缺少一定的自主性认知,在识字学习中的学习主动性比较低。此外,很多学生对教师还存在厌烦心理,对课堂教学目标实现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二、简述分层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在以下四个论点中的一个论点重点加入事例说明分层教学模式的有点)
(一)优化识字教学环境,让课堂教学无限延伸
小学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较小的原因,往往性格比较活泼,理解以及认知的能力也比较弱。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过程中识字教学的效率,小学低年级教师可以适当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在识字学习活动中的情趣。以往的情境教学法主要有生活情境、故事情境以及问题情境等等,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将生字结合到故事情境当中,让学生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到生字。教师也可以采取问题情境进行教学,采取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提升注意力,分析和思考问题之后进行汉字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最为常见的则是生活情境,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适当进行真实生活情境的创设,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更加具有生活色彩,在学生比较熟悉的环境当中进行汉字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应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 将学生合理分层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时使用分层教学方式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前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识字基础以及性格特征,也可以采取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识字基础进行测试[2]。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以及考试成绩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次中主要时识字基础以及认字水平比较好的学生,B层次中主要是班级中识字基础以及认知能力比较一般的学生,C层次当中学生则是识字基础以及认知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之后教师将每个层次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确保班级中每个组别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均等。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必须要注重分组隐秘性,对学生自尊进行保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为不同层次学生制定相应的识字学习目标
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时,还需要以不同文本中文字难易情况为依据,将对文本学习有重要作用的生字进行区分,将其设为学生的识字目标,同时还需要区分出适合结合课文当中语境进行学习的生字,设定相应的目标。让班级当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完成好相关的学习目标,提升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全面性以及有效性。例如,在教师在进行生字“思”的教学时,C层次的学生可以要求其基本掌握生字的读法以及基本的写法。而B层次的学生则要求其学习“学”字组成的几个简单词语,例如思念、思考、思想等等。针对A层次中学生则可以让学生运用含有“思”字的词语进行造句,例如我思念我的外婆等等简单的句子,逐层级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
(四)依据不同学生能力和特点,实现识字教学过程分层
小学时期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均比较少,往往阅读每篇课文都就遇见生字。因此,在小学识字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识字学习方式的掌握,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以及轻松的进行生字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3]。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可以先让班级当中A层次学生先使用拼音的方式识记生字,在其完全掌握生字之后再让其进行造句训练,也可以适当让班级学习小组内成员采取生字以及词语进行对话式来学习,拓展以及延伸。对于班级中C层次的学生,教师必须要要求其上课认真听讲,对生字进行标注并反复记忆,同时认真学习和手痛生字的示范音,进而掌握课文中生字的学习方式。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鼓励C层次学生请教基础较好的学生。同时,教师还需要积极帮助基础比较差的C层次学生树立信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让C层次的学生进行带读,及时对其进行赞许,慢慢帮助学生树立识字学习的信心。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习生字时可以将生字、拼英以及词语进行结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拼音知识的巩固,还可以对学生识字学习能力进行锻炼和提升。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能够保证班级中每位学生在日常识字教学时能力得以提升,提高学生对文字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小学时期低年级学生在识字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必须重点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在教学时,以学生认知规律以及身心特点作为出发点,不但对教学设计方法进行创新,让学生可以在极为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让其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进而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琳. 小学低学段识字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7.
[2]赵雪. 小学中级阶段语文识字教学的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3]向艳红. 信息化背景下字源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