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现状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期   作者:苏卫秀
[导读] 当前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受到识字数量的直接影响,因此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识字课堂教学十分重要,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以后阶段的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
        摘  要:当前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受到识字数量的直接影响,因此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识字课堂教学十分重要,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以后阶段的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小学低年级教师更应当重视学生的识字教学,当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学生负担过重,教学方式单一和学生文字运用能力低等问题,针对上述几个问题,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时要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小学生在语言环境当中识字和引导低年级小学生在经典诵读当中巩固所学等策略,积极引导小学生进行识字学习,努力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育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应对策略
        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汉字数量会越来越多,对汉字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同一个汉字在不同阶段也有不一样的认识,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阶段是汉字教学的基础阶段,对后续语文教学影响较大,只有做好这一阶段的基础工作,才能使后续阶段的语文教学更为轻松。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小学低年级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可有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小学生汉字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当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当中存在的不良状况
(一)忽视教学目标要求
        以往教学情况发现,学生在经过幼儿园阶段的学习后,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大部分都会不同程度的拼音,且对于声母和韵母的理解、拼写都有良好的基础,也有一定数量的识字,小学语文教师在初步按照教材教学要求展开教学时发现,学生的掌握能力超出现阶段的教学范畴,因此部分教师认为可以适当加快教学速度,提前学习要学的知识,国内教育部明文规定,小学一年级至小学二年级学生,汉字认识数量要达到1600个,汉字书写能力要达到汉字认识数量的一半,但有些教师基于部分学生基础不错的认识,在教育部明文规定前提下仍要求学生认识超过1600和书写超过800数量的汉字。但是这种超范围的教学方式在实施一段时间后,教师就会发现学生受到年龄、理解力等限制因素的影响,学习和书写汉字效果反而下降,教师教学效率反而下降,学生在压力过高的情况下认为学习非常枯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这对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反而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教学方法单一枯燥
        教学方式单一枯燥,会降低教师的教学效率,降低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学内容不适当的增加,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在识字教学方面要求学生会认、会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往往通过阅读的方式增加学生的语感,为下一阶段的语文教学做好启蒙。但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通过抄写巩固认识的汉字,重复的抄写可以巩固学生的汉字学习,但是往往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应当寻求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三)学生文字学习运用能力差
        教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读写能力差异较大,一般情况下,学生认识汉字较容易,但是要写出来相对较难,在发现这一问题后,教师在教学时通过反复的形式对学生展开教学,但是在遣词造句时还是出现差错,难以做到学以致用,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不够深刻。
二、提高低年级小学识字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 教师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识字欲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大多数都喜欢颜色艳丽、丰富形象的事物,因此,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汉字教学过程中,结合故事讲解,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特定的情境,小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会产生识字的兴趣,比如说在学习朋友的友字时,我们通过告诉小朋友友字像两个又组合而成,而又像我们手的形状,因此,两个又交叉就像两个手握在一起,像朋友会面时的见面礼。通过这种引导性的小故事激发小学生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
(二)引导小学生在语言环境当中识字
        生活是最好的课本,学校、家里、社会等都是识字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巧妙利用生活环境中的资源,增加汉字读写量,在家庭生活过程中,小学生可以通过看动画片、玩游戏等增加汉字量。在校园学习过程中,小朋友由于年龄较小,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兴趣,因此在入学教育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认识教室名等,学生学习了新的汉字也会很兴奋,在平时看到就会不自觉地读起来,为了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教师还可以对教室进行改造,在黑板、墙壁等物体上放置一些名人名言等海报。在第一次上课时还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自我介绍,互相认识同学的名字,这些有意无意的做法,可以不知不觉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而在社会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上下学路上注意商店名称、公交站牌、地名等,只要教师有心引导,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会不断提高。
(三)引导低年级小学生在经典诵读当中巩固所学,收获识字的喜悦,提高识字能力
        经典诵读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瑰宝,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经典诵读巩固所学汉字的方式,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首先,经典诵读可以让低年级学生适当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低年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次,低年级学生在经典诵读过程中,自身的文化素养也在潜移默化地提升,孩子们对于文化的审美力也得到提升,可以更加有效激发低年级学生识字积极性的持久度。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反复诵读国学宝典“三字经”,将识字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同时进行,这对于学生日后的行为规范也有积极的影响。
三、总结
        总而言之,汉字是后续阶段学习的基础,因此,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更加发挥积极主动性,同时遵循学生主体规律,从小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创造出更加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在欢乐的形势下识字阅读,提升识字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罗 敏.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J].教育论坛,2018(01).
[2]朱宗升.小学语文低年段主题阅读识字教学策略研究[J].阅读写作,2019(20).
[3]李玉梅.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策略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02).
[4]蒋英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8(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