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之以道 授之以渔——论小学语文自主阅读学习模式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期   作者:罗燕
[导读] 当前五年级语文的学习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学生各方面知识掌握的都不够扎实,知识面比较浅薄,所以教师应当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知识面全面发展为重点。
        摘  要:当前五年级语文的学习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学生各方面知识掌握的都不够扎实,知识面比较浅薄,所以教师应当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知识面全面发展为重点。而且,五年级的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全向发展。这样看来启发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热爱,让他们对学习语文充满兴趣,教授他们博大精深的语文知识,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便是教师应当做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学生分需求,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且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语文知识。
关键词:自主阅读;学习模式构建

引言:当前五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化,其根本原因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真正的掌握语文知识。在语文自由阅读教学中,正是需要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表明自己独特的见解及感悟,让学生对学习语文越来越有自信,越来越喜欢语文学习。同时,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他们对文字的敏感度,让他们更喜欢文学,所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由阅读并且让他们自由表达,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语文学习欲望。
1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学习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传授知识者,通常是站在主导位置去传授知识给学生,而学生在台下被动的听讲。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似乎只是把学生当成只能听课的,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处于被动,并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想法,从一定程度来说斩断了学生自由表达想法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便会习惯这样的上课方式以至于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那么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便很困难。
1.2 教师阅读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都比较单一,比如教师上课仅仅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甚至对于学生课外买的习题上的知识点都很少讲,这也就造成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知识面比较窄。其实五年级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对这个世界是充满好奇心的,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可能会让他们觉得无聊,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拓展一些课本内容之外的知识。课外的知识会让学生了解到更多,有些学生会觉得课外知识比课本上的知识更有意思,他们会自己查阅课本之外的资料来满足他们对于这些知识的好奇心。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也增大了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1.3 教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缺乏启发与引导
在以往的五年级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前准备好教案,把自己要讲授的知识提前罗列好,以便于授课。这样提前备课的做法虽然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但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会为了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让原本可以生动的知识表达变得枯燥无味,教师会为了把知识讲授完而放弃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
2 自主阅读学习模式的构建对小学生很重要
2.1 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为了尽可能多的传授给学生知识点,常常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教师在讲解阅读理解时,通常会先让学生读完整篇文章,然后教师站在讲台上分析文章并传授给学生,最后把文章后面的习题分析讲解,从头到尾没有问过学生的想法与意见。但自主阅读学习模式的构建会让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在讲解阅读理解时,会让学生去思考它的文章构建、主题思想,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并让学生表达出来。自主阅读学习模式的构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2 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入手。

比如,在新课开始之前让学生先预习并且强调学生预习的重要性,在新课结束之后强调学生一定要复习并且强调复习的重要性,必要时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检查学生的预习复习成果。反复的强调会增强学生预习复习的意识,也相当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这样的培养可以让他们加深对旧知识的记忆并且帮助他们学习新知识,培养起他们善于思考的习惯。
2.3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阅读可以使学生更加有才智有才华,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经常阅读会让学生增进知识提升学习能力。五年级语文自由阅读模式的构建刚好可以培养学生自由阅读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不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大了自己的知识面,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也能增强,同时学生的也在逐渐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学生认真阅读、认真感悟,并且可以随笔记下自己的感悟或者摘录优美文句,这样对语文学习中写作也会大有帮助。
3 培养小学生自由阅读学习能力的具体方法
3.1 激发识字兴趣
像是读懂英语文章需要弄懂每个单词的意思,语文阅读也需要认识字,而在学生识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自主学习的思想教授给学生。教师在教学生识字认字的过程中要善用多元化识字方式,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以学生喜欢的形式去教字,这样有助于他们识字的速度和对字的记忆时长。比如:教师把识字教学安排到游戏中,以猜谜语、找朋友的形式让学生识字认字。把班级的学生分为两组,把若干对词语分开分给两组人,让他们根据自己手中的字找朋友,但同时也是有规律的进行,否则会影响课堂秩序。以猜谜语、找朋友等等这样简单的游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不但可以真正的帮助带他们识字,减小阅读的障碍,也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3.2 让学生感悟阅读之美
识字让学生更好的阅读,同时阅读也让学生认识更多字,同时阅读也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太多的文字会让他们觉得不适应,学习较为吃力,所以很多学生不喜欢阅读,但若让学生感悟到阅读的乐趣,学生就会愿意主动阅读。教师应当根据自主学习教学理念给学生打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和环境,让学生能够静心自主阅读,认真体会文章中真正的情感,感受阅读之美。比如教师在教学生文章时应当借助多媒体,呈放课文相关的资料、图片、视频、文章和相关问题,为学生打造阅读情景,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最后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感悟。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阅读是非常有帮助的。
3.3 领会文章内涵
在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课文都是非常经典的,课本中的古诗文更是显著。学生在学习这些文章的时候不仅仅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是对自己思想、修养及素质的提升,可以说这些文章对学生起到的帮助很大。但是五年级的学生年级比较小,可能并不能体会这些知识带给他们的提高,他们会觉得这些经典课文甚至是古诗文抽象难理解、枯燥无味,这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探索,了解文章背后的内涵,提升学生阅读感悟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的领会文章内涵。比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可以让学生放声朗诵,结合古诗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理解古诗文,必要时引导学生将古诗文与现实生活人或物联系,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4 结束语
我国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日益加快,并且对语文教学的关注度逐渐增大,阅读是学习语文很重要的一项,自主阅读模式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也应不断更新教学方法,重视自主阅读模式的建立,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己任,启之以道,授之以渔。

参考文献:
[1] 康碧月. 启之以道, 授之以渔——浅谈小学语文自主阅读学习模式的构建[J]. 新教师, 2018(7).
[2]张洪玲.陈晓波、《小学语文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3]朱长俊. 授之以渔,让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以阅读教学为视角谈自学能力的培养[J].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