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作学习是有明确目的性的、分工明确的,鼓励学生为了积极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从而完成共同工作任务的一种互助性学习。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各种良好素质的教育阶段。合作学习明显有助于帮助小学生在集体合作中主动思考、出谋划策、合作的能力,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以下对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阅读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合作学习的提出、应用,比较符合时代发展的走向,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体系更加健全。合作学习的优势在于,帮助小学生在个人的优势上共享发挥,在劣势弥补上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但是,合作学习的运用过程中,必须与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契合,减少传统教育的缺失和疏漏。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一)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展开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讨论与交流,进行观点与建议的交流,在此过程中,个别学生不懂的文段以及问题组内学生能够进行解答,从而在教师展开集体讲解时略过了学生已经理解的问题,而为其他教学环节省去了时间,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与此同时,一个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难理解的文段最后教师进行集中讲解,有利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通过合作学习锻炼表达能力
合作之间简单来说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求同存异,是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其他人交换的,然而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往往不够具有逻辑能力,有点稚嫩且直接。且语文知识的掌握不仅仅是学生自身的学习,也是在学习和锻炼“听、说、写等”这些能力的,学生与学生合作学习时,自然而然地将这些基本学习能力学以致用,从而熟能生巧,提高了学生本身的表达能力。所谓熟能生巧,就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同学表达之间一来一往,陈诉自己的知识,一点一点的累积。例如在读课文时,可以每个同学分角色朗读,协同合作的读完一篇课文,既加深对课文情感的理解记忆,也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表达能力上升一个层次,为以后交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有利于学生转变思路
便于理解阅读教学由于涉及多篇文章,课文本身不便于学生理解,仅仅靠学生的个人力量很难全面理解文章。并且,教师和学生存在一定的理解差距,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差异性。通过开展合作学习,组内的学生是平辈,社会阅历和阅读经验相差无己,思考问题的方式相近。在沟通交流中,能够以组内学生大都能理解的方式展开讨论,切入问题的角度各个学生更能接受。基于理解的前提,组内学生在观点的交流中,受到启发,有利于打开思路,理解文章。
二、合作学习的应用原则
合作学习的提出、应用,比较符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而且在教育体系上更加健全,整体上创造的价值会非常显著。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当下的教学标准,认为合作学习的应用原则,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作学习的开展,需要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任务,进行深入的掌握。例如,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意义,更加需要与自身的写作模式,以及各方面的知识探讨方法,进行良好的掌握,要取长补短的学习。此时,可以成立探讨学习小组,让小学生在自己的发展和进步上,得到更多的保障,在知识的记忆和改善效果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第二,合作学习的实施层面上,需要跟随小学生的自我成长、进步等,做出阶段性的调整,最大限度的推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质量提升。
三、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适度参与,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
教师在小学教育活动中发挥的教学引导作用尤为重要,要求教师严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积极实施督导,在遇到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指导,结合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点学生,使阅读教学活动课可以顺利进行。另外教师也要加入小组中,对学生个人的发言以及小组总结进行指导。在进行古诗词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领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内涵和审美能力。例如,教学课文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欣赏优美句段,同时又抒发作者思想情感的写作特点,采用“抓精彩语段,用心品味”的方法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同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读后感,最后选择代表进行小组发言。
(二)抓住契机,设计合作学习目标
由于小学生们从事什么都是空白的,不太会与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有些更是不知怎么去合作学习,这样在期末学习质量总结上展现出来就是水平高低之分。合作学习可以避免这方面带来的不足,加近学生们的感情与交流,科学合理进行一帮一的合作学习。比如,在《苦柚》这篇文章教学时,可以知道学生带着合作展开学习。第一步,先对课文进行大致的讲解;第二步,可以给每个小组布置任务,“找出苦柚的形色味来造句”。最后,在下堂课时,一起分析。在此合作学习中,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探索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三)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因为学生年龄较小,普遍对文章的理解深度不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也有所不同,每一位学生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教师要先向学生明确小组的学习目标。例如,以学期进行划分的小组,教师应该说本学期的小组目标是成绩上的进步、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友爱、活动的顺利完成等适合学期完成的目标。课堂随时分组的要求就是短期目标的完成,例如某篇文章的角色扮演、某篇文章的分段朗读。明确的小组目标,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
(四)开展诵读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机会
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课堂气氛不好,一旦低靡的课堂气氛占到主流,会使一开始学习兴致高昂的学生也会逐渐变得被动,进而主流气氛加重,产生恶性循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在设置教学方案时尽量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使积极的学习气氛形成主流,进而创建一个有活力的课堂。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教师可以在班内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诵读活动。这样可以尽可能的照顾到绝大多数的学生,学生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活动也可以增加一部分内向的学生的勇气。
结束语
总之,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合作学习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展开合作学习之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并要指导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相关方法,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空间,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的展现出来,从而使得合作学习的效益得到显著提升,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双琴.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名师在线,2018(31):38-39.
[2]张冬梅.探究合作学习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课外语文,2016(17):92.
[3]唐开林.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尝试[J].快乐阅读,2016(12):71.
[4]王桦.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参花(下),2019(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