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期   作者:潘玉鸾
[导读] 小学教师要明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来选择适宜的教学手段,达成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目标。
        摘要:在社会发展不断更新向前的过程中,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是新时代所必备的社会能力,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直接挂钩。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语文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既是一个人长远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社会前进的需求。对此,小学教师要明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来选择适宜的教学手段,达成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课堂现状;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在小学教学课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非常密切,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提高其他学科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是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和学科定位一直在改变,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下,已经产生了显著提高。但观察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体现,第一点是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内容理解不够透彻,对其中的核心内涵掌握程度依然不够,加上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在脑海中根深蒂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第二点是忽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在讲课时一般是跟着书本内容走,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来给同学灌输知识概念,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没有合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点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不足,语文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在落实教学改革要求的时候,缺少创新创造意识,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全按照改革内容来,缺少针对性,不能把改革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学校是为国家未来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平台,小学生是推动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心动力,肩负着促进国家保持平稳发展的责任。是实现习主席提出的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基础,做好义务教育时期培养小学生的教学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创新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潜力的标尺,新时期的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具备创新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创新思维受到了正确开发,那么会对这个人今后一生的学习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语文学科要发挥自身的基础价值,用语文创新激发学生其他学科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及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建立新的教学观念,建设新型教学环境
        小学语文课堂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平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自觉参加到语文课堂之中,享受语文学习的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地位不平等现象严重,很多学生对老师心存畏惧,就算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想法也不敢提出来,有的学生鼓足勇气提出质疑,还会受到教师的打击,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沉,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了。所以,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中进行学习,有利于培养发散性思维,提高表达自己的欲望。例如,教师在课堂给学生预留充分的提问时间,鼓励学生举手质疑,当学生提出质疑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该名学生在班级当中的模范作用,进而带动全班形成勇于质疑的学习风气。小学生的自尊心很强,十分渴望受到来自老师的肯定和认可,如果教师仅仅批评或忽视学生的质疑,学生就会形成自卑、胆怯的心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
         (二)设立悬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要通过合理调动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将准备好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开始机械化的记忆,这种学习方法会使学生越来越依赖教师,效率低下。所以,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时采用问题教学法,提问学生相关的小问题,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埋下伏笔。例如,在学习到《赤壁之战》这一章节的时候,先安排学生认真阅读文章,让学生对战争的胜负有大概了解。接下来提问学生:为什么曹操比刘备和孙权的兵力大,还会被他们打的落花流水。这个问题可以为学生进一步的深入阅读指明方向,让学生通过文章和自身经验来分析答案,这样就可以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提高和发展。
         (三)通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来提高创新意识
        在学生形成创新思维之后还要掌握提有价值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教师直接给学生设置问题,再把答案告诉他们。教师要合理安排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在预习时提出三个及以上问题,在具体过程中教师及时引导。比如,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对文章中的关键词、转折句做标记,可以用符号标记也可以用关键词做备注,方便之后的回顾。例如,当学习到《鹿和狼的故事》的时候,在课前预习时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疑问:狼、鹿、森林三者有什么联系呢?如果学生无法通过自身思考得出答案,就组织小组讨论,最后教师对探讨结果做总结和完善。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在该时期受到正确的创新引导,会对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在传输语文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项需要教师团队共同为之奋斗的事业。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正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商春艳.统编教材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与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30).
        [2]赵莹.统编版语文教材联系系统的语用关照[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