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高段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就是对学生认知世界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让学生在文章阅读中得到审美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取多元化教学则可以让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多元化途径进行探究,提升教学效果。本文正是基于此,对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措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模式 小学高段 语文 阅读教学 运用
前言
小学高段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会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人文底蕴以及写作水平造成直接性影响,教师采取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对语言和文字形成独有的视角[1]。而小学高段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使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升学生进行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一、妙用情景剧情,快乐参与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多。在教学中采取情景剧教学法则是如今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模式。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时在教学中逐渐融入情景剧教学方式不但可以让表演者在进行情景剧表演时提升自身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度,还可以让班级内的观看者在观看过程中提升自己注意力[2]。该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参与程度,还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阅读所带来的趣味。
二、贴近学生生活,主动阅读文章
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不但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教材的阅读,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感受到山水万象,不仅可以对学生眼界进行开阔,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够显著提高阅读积极性。因此,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出生活当中存在的阅读素材,采取生活资源对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环境进行优化,让阅读教学可以更加接地气,提升学生阅读主动性[3]。例如教师在教授《落花生》这篇课文时,就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学法进行教学。首先告知学生本篇文章的课题为《落花生》,其次教师需要将花生的具体形态特征告知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发表其对于花生的认知。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介绍落花生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文章的阅读,学生将得出课文介绍落花生的方式,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此为入手点解读课文。
三、采取合作方式,提高阅读兴趣
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可见在人成长过程中阅读的重要程度。因此,小学高段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积极鼓励学生进行阅读。然而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对待阅读态度消极,认为阅读是极为无聊的事情。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式教学方式,对学生阅读积极性较低的情况进行解决。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使用合作式教学方式不但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内找出自己的榜样,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想法[4]。
例如教师在教授《清平乐·村居》时,可以先在班级内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对学生继续合理分组,之后教师需要让学生探究《清平乐·村居》中的画面美、结构美、情感美以及手法美等等内容,在学生完成讨论之后让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推广群文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加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必须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让学生实现高效阅读。以往的教学实践发现,在阅读教学当中采取群文阅读方式可以充分实现阅读高效性。因此,小学高段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适当采取群文阅读方式,采取全新流程以及丰富的教学内容,将高段阅读教学融合群文阅读,对学生阅读量进行扩大,提升学生阅读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可以采取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从思想情感、文章主旨以及文章脉络的角度对文章进行解读。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主题,之后联合《学会看病》和《慈母情深》等等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对这几篇文章的相似处和不同点进行对比,增加学生阅读量。
五、借助思维导图,创新阅读方式
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采取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度,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创新性阅读。因此,小学高段语文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思维导图的优势,在阅读教学当中采取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课文的预习、文本的解读以及知识的复习[5]。采取这一方式不但可以让学对自身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性的认知,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锻炼。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的教学时,可以先引出这个故事,询问学生是否读过《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是否了解其作者。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安徒生所写的童话故事。让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在学生完成了阅读之后让其使用简短语言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学生进行了概括后再采取思维导图的方式对课文进行梳理,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作为关键点,让学生总结出其他的分支点,采取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文章进行创新性阅读。
结语
总而言之,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是学生,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小学时期是学生各类品质形成的一大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更加需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高段年级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以课内外文章作为教学着入点,对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较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可以在阅读中不断向其他的阅读领域进行延伸,使用阅读的方式推动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曹嘉纯.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16.
[2]陈孝竹. 小学高段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调查[D].四川师范大学,2017.
[3]王丽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8(52):54.
[4]王敬平. 如何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04):227-228.
[5]黄雪峰.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06):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