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应用王诗明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6期   作者:王诗明
[导读] 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步伐的快速发展,国家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城市化
         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步伐的快速发展,国家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城市化,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现阶段,人们对资源的消耗过大,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将节水节能技术用于排水设计施工中,减少能源消耗是大势所趋。本文从节水节能技术出发,探析了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节水节能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节能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节能降耗成为关注点。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为在传统的建筑施工领域,实现节水节能要求,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简要回顾了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节水节能技术,以期提高设计施工过程中水资源和能耗的利用效率,促进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应用节能技术的必要性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地域面积广阔,加之淡水资源本身就非常有限,直接导致了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就势必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来控制水资源的使用。但是,在当前我国的给排水设计施工中,水资源的浪费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因此需要加强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问题,促进水资源的利用率。在建筑的给排水施工工程中,整个的施工工程建筑相对较为复杂,涉及层面多,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选择较为合理的新型节能材料,重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和推广,可以积极对现有用水现状进行改善,从而保证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工程中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社会对发展的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给排水的具体施工中引入相关的节水节能的技术是建筑工程发展的趋势,以下主要探讨给排水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具体使用情况。
         2.1分装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民用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用途不同,所以对水源压力的要求也不同。从理论上讲,民用给水系统的需水量静水压力为300kpa~400kpa,而消防用水系统的需水量静水压力要求小于800kpa,如果按照消防要求水压值分区时,势必造成生活给水管道超压而引发超量供水问题,如果常年采用减压阀降压节流,又势必造成电能浪费。若按生活给水水压值分区,则会增加泵机组的数量,项目投资成本增加。因此,有必要把它们分开设置,
         2.2对雨水进行利用
         当前国内在雨水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对雨水的有效利用率相对较低,基于成本的考虑,业主对雨水回用的积极性不高。雨水的回收利用,首先在于对其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在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的过程当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雨水回用水质因处理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最终需要匹配应用场景。路面的雨水水质相对较差,初期雨水的处理尤其重要。针对屋面雨水而言,水质相对较好,收集过程也较为简单,可有效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在对高层建筑屋面进行雨水收集的过程当中,可以将屋顶的雨水进行引流,底位雨水沉砂池可以作为引流除,而且可以对雨水沉淀进行一定的处理,将处理之后的雨水进行流入到蓄水池当中进行消毒,对其进行二次的再利用。


         2.3科学的给排水系统设计施工
         在进行给排水设计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相关管线的科学设计,合理布置建筑中的管线,充分考虑到系统管线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对管线本身以及其他管线的影响,再充分注意排列方式和距离,避免管线因振动造成损坏而导致水体渗漏,同时管线的的质量要得到充分保障,在进行相关的设计施工过程中要明确给排水管线的标号和质量要求,充分考虑其使用年限和使用环境,在管线材质上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对管体的规格和详细参数要具体参照其实际使用情况,科学地进行管线设计施工,充分做好这些工作,建筑的给排水管线需要充分体现科学性和合理性,保障其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性能,避免因出现管线损坏而发生水体渗漏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2.4热水回用系统的利用
         伴随我国人民生活幸福程度的提高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国家及政府对建筑行业给排水工程施工环节中的水成本控制越来越严格,目前大多数建筑工程公司都选择了热水回用系统,然而,热水回用系统功能本身上仍然存在严重的不足,也就是说,设备开机前必须释放全部的原储备冷水,这就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在给排水工程施工现场,必须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对热水回收利用系统进行配套改造,使热水回收利用系统释放的冷水实现完全再利用。百合仕国际项目区域内自备热水源采用空气源热泵作为热水热源,集中供应热水。生活热水的水质应符台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酒店客房部分最高日热水用量为99m3/d。为了保证供水稳定和冷热水系统的压力平衡,本工程热水系统的分区及压力同给水系统,运行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系统压力及流量调试。本工程热水供应系统的干管和立管均配置热水回水管道,并按同程布置的方式设置热水回水循环系统,系统热水回流管上调节阀在调试时应达到相对均匀回流的效果。集中热水供水的热水支管长度按用水点出水温度达到45℃时的放水时间不大于10s设计。热水龙头设有混合阀等调节压差的措施。所有热水干管和立管及管道附件均采用岩棉制品保温,薄壁不锈钢管热水支管采用保温护套,降低热水在输送管道中的热能损耗。
         2.5清洁动力能源的使用
         传统的给排水设计中会使用电能作为动力能源,来带动水资源的流通,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给排水的施工设计中逐渐出现了一些清洁能源的使用,如风力能源和光能,这样的能源属于清洁环保的能源,而且是免费的,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符合经济环保的发展趋势。在给排水的施工中安装相应的设备,引入相关的科学技术,加大对风力和自然光的能源的使用,不仅可以降低我国能源的消耗,而且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目前人们对绿色健康的品质生活的追求,清洁能源作为永久的可再生资源,对其加以利用,是给排水设施施工的发展趋势。
         2.6中水回用技术
         中水回收技术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手段,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先采用相关技术回收与处理生活中的各种污水,包括洗衣、沐浴、厨房及盥洗等生活废水,将处理之后的水应用于车辆冲洗、城市绿化及道路冲洗等领域。由于中水回用技术具有节能的特点,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标。
         结语
         在我国确立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后,我国对于各种资源的使用都有了明确严格的要求,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设计中,更要充分响应国家号召,在设计理念上突显系统的节能性,在质量上满足节水要求,并且在各项给排水系统的子项目上都要充分考虑到节水节能等相关要求,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双宁.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探讨[J].南方农机,2019,50(9):276.
         [2]方慧.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
         环保建材,2019(6):230.
         [3]唐春明.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住宅,2019,26(3):142-143.
         [4]李佩芬.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9(15):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