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与现代煤炭开发利用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实现煤矿开拓、采掘(剥)、运输、通风、洗选、安全保障、经营管理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行,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煤矿;综合信息化;建设
引言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在煤炭产业的发展中,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煤矿产业,可以更好地智能管理煤矿生产过程,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因此要不断完善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化系统在煤矿建设中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
1信息化对煤矿企业的作用
1)在煤矿企业的发展中,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监视煤矿工作,防止煤矿事故发生,提高煤矿地下工作的安全性。而在煤矿企业发展中,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远程控制设备,快速处理信息,进一步提高生产率,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2)在煤矿企业的发展中,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员工质量。在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信息获取能力,拓宽员工视野,通过员工之间的知识交流提高个人素质水平,促进煤矿企业的更好发展。
2加强煤矿综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2.1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现阶段我国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煤矿企业的发展。首先,煤矿企业的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共享。第二是煤矿企业的信息渠道比较窄,对煤矿企业的综合信息化建设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要实现煤矿综合信息化建设,要加强煤矿企业信息资源共享,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
2.2推进煤矿综合信息化建设标准化
在煤矿企业综合信息化建设中要推进煤矿综合信息化建设标准化,更好地推进煤矿企业综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煤矿综合信息建设中每个系统使用的标准不同,因此煤矿中的部分信息不能很好地共享。因此,在煤矿企业综合信息化建设中,要推进煤矿综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创造统一的标准化体系。煤矿企业综合信息化建设需要考虑很多标准,因此要统一这些标准和规范,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2.3明确职责,合力推进
各级监管监察部门要围绕国家煤矿安监局的目标和要求,明确职责,倒排任务,压茬落实,提前完成工作任务。监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地方监管主体责任,细化方案和要求,结合煤矿实际,灵活施策,协调解决企业在资金投入、项目审批、数据接口开放等方面的难题;切实履行煤炭执法纠察队伍、驻矿安监队伍的监管职责,逐矿推动落实。省级及区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担当作为,把这项工作作为责无旁贷的硬任务、当前新形势下的新考验,主动与当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形成推进合力。
2.4落实主体责任,主动推动工作
各煤矿企业要坚决消除观望思想,充分认识做好该项工作对提升矿井本质安全水平的巨大作用;要落实资金、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按照方案加快推进;要按照国家煤矿安监局公布的标准规范建设,确保联得上、数据准;要设置专门岗位,充实专职队伍,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做好技术保障。各省级人民政府应把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及“三大系统”联网工作纳入2020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有效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3煤矿自动化技术发展策略
3.1自动定位
能源开采产业整体上具有高风险,因此煤矿开采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应将安全放在首要规制位置,以确保建设团队、设备安全为基础,从而促进开采工程的顺利进行。
员工经常深入矿山工作,矿山内部环境复杂,湿度和煤烟都会影响人的安全。这使您能够利用自动定位系统准确地确定工作人员的位置,从而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定位系统易于结构和联系,常见的射频识别方法可以利用通信技术监控多个区域的环境,但这种监控定位的效果并不太广泛。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时间定位、场强定位方法可以弥补传统定位方法的缺陷。矿山人员配置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
3.2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智能化技术与装备水平。
加强煤矿智能化基础理论研究,推进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支持建设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加强对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重点突破精准地质探测、精确定位与数据高效连续传输、智能快速掘进、复杂条件智能综采、连续化辅助运输、露天开采无人化连续作业、重大危险源智能感知与预警、煤矿机器人及井下数码电子雷管等技术与装备。
3.3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分级建设智能化平台。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方向,探索建立国家级煤矿信息大数据分析与共享交换平台,同步推进网络安全和煤矿智能化发展,加快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新一代通信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煤炭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鼓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建设信息管理云平台,促进煤炭企业数据的接入与管理;推进煤炭生产企业建立安全、共享、高效的煤矿智能化大数据应用平台,构建实时、透明的煤矿采、掘、机、运、通、洗选等数据链条,
实现煤矿智能化和大数据的深度融合与应用。
4煤矿自动化技术的信息化发展方向
4.1整体化运营智能
煤矿工作涉及很多机电设备管理、地下工程运营、监控系统等,在传统的人工运营过程中,工作压力大,信息交换缓慢,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人为错误。信息化促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为煤矿工作提供高效的工作质量,可以系统地整合各方面的工作程序。在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程序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人机操作平台基本管理矿山的全部信息。与此同时,智能风险监控系统可以从技术上监控生产系统的风险,并发出警报,为安全生产和智能生产提供基础技术保证。
4.2机电透明度
煤矿生产环境复杂,技术升级时机电设备的运行也将升级。自动化技术为煤矿生产管理人员提供指挥中心,使用透明的监管方法将自动化技术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实现机电设备工作的透明度和智能性。
4.3无人或少人煤矿,是未来煤矿信息化发展的最终方向
在可预见的未来,煤矿企业发展所处的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依然压力较大,提高煤矿信息化发展水平,减少人员投入,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精细化管理与发展提供辅助决策支持,是煤矿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是煤矿信息化水平的最终发展方向。
4.4统一的煤矿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与应用
缺乏行业信息化标准规范,是当前综合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难题,如何摒弃多种网络通信方式和通信协议之间的差异,建立煤矿信息安全、信息资源、网络基础设施以及数据交换协议等煤矿信息化标准体系,实现多元异构系统的无缝集成和信息的快速交换,是决定未来煤矿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一环。
结束语
随着我国产业发展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能源需求出现了新的需求。煤能成为促进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原煤资源的开采能力逐渐提高,煤矿企业的兴起和煤矿开采技术的升级都是应用自动化技术的前提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原煤开采领域,自动化技术已成为提高能源开采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技术之一,因此集成了自动化开采技术,促进机电设备的智能升级,从而确保自动化技术的突破和升级。
参考文献
[1]董祥武,刘刚,侯玉亭.煤矿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20):83.
[2]夏伟.煤矿信息化协同管控平台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6):157.
[3]李保玉.煤矿机电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关系构建[J].能源与节能,2018(08):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