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处置技术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6期   作者: 尹华梅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置采用焚烧的形式逐渐增多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置采用焚烧的形式逐渐增多,同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样,生活垃圾焚烧厂也面临着垃圾渗滤液的处置问题。文章介绍了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的来源、组成及性质、危害等,总结了常见的渗滤液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目前常采用的渗滤液处理工艺为成本较低的厌氧消化技术,以去除渗滤液中绝大多数的有机污染物,可获得达标排放的出水。
         关键词:生活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逐渐增长。相较于卫生填埋和堆肥的处理方法,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在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等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由过去的填埋为主逐渐转变为焚烧发电为主。生活垃圾在储存坑经5—7d的发酵后,垃圾水份沥出,燃烧热值提高,从而保证垃圾充分燃烧,增加了发电量。而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及性质随科技的发达、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复杂,如若处理不当会引起城市空气质量恶化、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等的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又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危害
         焚烧发电厂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含有高浓度有机物、高浓度氨氮的废水,处理不当将会严重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周围的土壤、空气,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垃圾渗滤液中大量碳水化合物和含硫、含氮有机物的存在,以及溶解氧的不足,导致渗滤液处于厌氧或兼性厌氧环境,从而会形成多种恶臭物质,如甲烷、硫化氢、氨、硫醇等,能使人产生恶心、尿血、头晕等症状,对人体健康以及周围环境有危害。同时,垃圾渗滤液还是大量病原微生物与病毒的栖息地,渗滤液中的有机物为各种病菌、病毒和寄生虫提供良好的繁殖条件。渗滤液中的Hg,Cd,Cr,Pb,As等重金属污染物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经皮肤、呼吸道、消化系统等途径被人体或动物吸收后,会引起急慢性中毒,致畸致癌,甚至死亡,同时,重金属污染物一旦进入水体,又会造成水体重金属污染。由此可看出,垃圾渗滤液的污染及危害不容忽视,研究和推进经济、合理、可行的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刻不容缓。
         二、工艺流程简述
         系统具体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垃圾渗滤液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系统:预处理系统、厌氧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及污泥处理系统,以及沼气处理系统、臭气收集系统。渗滤液汇集进入垃圾仓下渗滤液池,用泵送至本渗滤液处理系统。
         预处理系统:渗滤液进入初沉池内进行预处理,去除原液中部分的悬浮物、不溶风险有机物等污染物,然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量调节,同时调节池中设置潜水搅拌设备,实现均质均量,并且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在调节池内可发生一定的水解作用,提高废水的生化性。


         厌氧处理系统:经预处理后的渗滤液进入厌氧池进行厌氧生化处理。缺氧/好氧处理系统:厌氧池出水进入两级A/O+MBR系统处理,进一步去除渗滤液中的COD,BOD、氨氮和总氮等污染物。
         深度处理系统:为达到回用水的标准,缺氧/好氧处理后的水经提升泵进入深度处理系统。深度处理采用膜处理工艺,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绝大部分污染物,保障出水水质达标。
         污泥处理系统:系统产生的污泥均排至污泥浓缩池进行减量化处理,浓缩后的污泥经脱水后,运送至焚烧炉焚烧处理。
         现有的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多采用成本较低的厌氧消化技术降解渗滤液中绝大多数的有机污染物质,同时利用沼气发电或焚烧炉助燃来降低整体工艺的成本,运用好氧MBR法,SBR法做进一步处理,再运用其他物化法进行脱氮及深度处理,获得达标排放的出水。而对于各个垃圾焚烧厂来说,渗滤液的产生量、组成及性质又各不相同,制定符合各厂需要、满足出水排放要求的渗滤液处理组合工艺是各新建、改建垃圾焚烧发电厂重中之重要考虑的问题。
         其它处理方法。对于中小型垃圾焚烧厂,其产生的渗滤液量较少,通过“浓缩”法将渗滤液浓缩至原液体积的2%~10%,再将浓缩液CODCr超过300 g·L-1以上回喷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应用焚烧法较广泛的西方国家及其它发达国家、地区,由于其垃圾热值高、含水率低,产生的少量渗滤液常用“浓缩+生化法”消纳处理,基本不存在渗滤液处理难题,可供我们国家借鉴的焚烧厂渗滤液处理技术。从事的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经验为基础,同时结合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特性,分别在宜兴、江阴和常州垃圾焚烧发电厂运用所确定的预处理+ 厌氧UBF-好氧SBR生物处理+ 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处理渗滤液,取得较好的效果: 该工艺对于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渗滤液有较好适应性,将pH值为5.9~6.5,CODCr为33900~55000mg·L-1,氨氮为1300~1760mg·L-1,的渗滤液处理至最终出水达到《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现有的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多采用成本较低的厌氧消化技术降解渗滤液中绝大多数的有机污染物质,同时利用沼气发电或焚烧炉助燃来降低整体工艺的成本,运用好氧MBR法,SBR法做进一步处理,再运用其他物化法进行脱氮及深度处理,获得达标排放的出水。而对于各个垃圾焚烧厂来说,渗滤液的产生量、组成及性质又各不相同,制定符合各厂需要、满足出水排放要求的渗滤液处理组合工艺是各新建、改建垃圾焚烧发电厂重中之重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浦燕新,朱卫兵,吴海锁.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工艺现状浅析CJ3.山东化工,2016,44(2):12.
         [2]岳东北,许玉东,何亮.浸没燃烧蒸发工艺处理浓缩渗滤液CJ3.中国给水排水,2017,21(7):7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