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建设的新视角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期   作者:梁娟 廖凤 石庆丽
[导读] 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是幼儿开展户外游戏的重要载体,是儿童互动的空间,是幼儿园户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是幼儿开展户外游戏的重要载体,是儿童互动的空间,是幼儿园户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基于生态性、审美性和创造性视角,融合儿童本位、游戏本位、自然本位的教育理念,为儿童创造丰富多彩、自由游戏的场地,充分发挥游戏场地的育人价值,帮助幼儿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游戏;游戏场地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是幼儿园最重要的课程。室内游戏在游戏场地、游戏空间方面比户外游戏较为不便,幼儿在使用游戏材料及其器械等方面自由度有所限制。相反,户外游戏可以满足幼儿在自由使用方面的需求,使之得到大、小肌肉等多方面的发展[1]。户外游戏场地是幼儿开展户外游戏的重要载体,是儿童互动的空间,是幼儿园户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户外游戏场地应有想象力和活力,不能千篇一律,缺乏美感和生命力。随着城市的工业化,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建设的越来越标准化,在钢筋水泥的户外环境布局中,缺乏自然元素,缺乏生态性。对于幼儿而言,失去生命力的游戏场地,也就丧失了吸引力。因此,对户外游戏场地的建设,应基于生态学、美学视角,融合儿童本位、游戏本位、自然本位的教育理念,为儿童创造丰富多彩、自由游戏的场地,充分发挥游戏场地的育人价值,帮助幼儿获得全面发展。      
         一、户外游戏场地建设的生态性视角
        调查显示,游戏场地缺乏统一的结构化设计,人工成分较高,轻视自然环境[2]。幼儿亲近自然、爱上自然,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心,是幼儿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启蒙教育。基于生态性视角建设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即要合理规划户外游戏空间,将自然景观和许多纯天然游戏材料融入游戏场地,创设生态性游戏场地,凸显游戏场地的独特性。标准化的游戏场地过于枯燥和乏味,幼儿需要“荒野之地”,因为粗糙的天然场地比人工装饰的场所更容易引发幼儿的游戏。因此在建设户外游戏场地时:首先,应因地制宜的将自然地貌融入户外游戏和学习环境,注重幼儿园的选址,避免户外游戏场地面积不足,利用纯天然的荒地、土坑、洼地、土坡等自然奇观,建造深受幼儿喜爱的隐蔽场所,如洞穴或隧道,场地存在具备视觉和声学隔离的结构,帮助幼儿感受环境的多样以及感知立体和垂直的空间。其次,应将融入自然元素融入户外游戏场地中,为幼儿提供天然的、丰富的、低结构化、简单质朴的自然材料,如石块、泥土、沙、树叶、树枝、木块等,允许幼儿自由自主地玩泥、玩沙,自己用木块盖房子,利用这类自然材料进行建构游戏、想象游戏和体育游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供扁担、锄头、铁锹、锤子等朴素的工具材料促进幼儿的自我探索[3]。在有限的户外空间内,可以利用许多自然的、质朴的材料创设一些特别的、吸引幼儿的游戏场地。第三,应将绿化设计融入户外游戏场地建设,为幼儿打造一片充满自然气息的空间。开辟种植花卉、蔬菜的植被区,开辟谷堆、绿地,供动物居住、进行自然观察和游戏的自然区域,为幼儿观察自然、探究自然提供物质基础。教师带领幼儿接触自然、认识自然、感受自然,才能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勇气,培养幼儿自然探索的精神。基于生态学视角,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建设应重视幼儿与大自然的链接,从小就让幼儿接近自然、了解自然,在自然体验中轻松自由地快乐成长。
         二、户外游戏场地建设的审美性视角
        一个优质的户外游戏场地既要富有教育价值,支持鼓励幼儿的互动,又要富有美感,具备审美特性。

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应参遵循审美的建设原则,体现以幼儿为本的建设理念,幼儿是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的主人,同时也是户外游戏场地的建造者。幼儿对“美”有自身的感悟和理解,户外游戏场地中的应基于幼儿审美价值取向,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让户外游戏场地变得神奇、更有吸引力。首先,户外游戏场地建设要注重空间的合理布局、规划户外游戏区域、定期清理游戏场地,因为整洁、干净、美观的户外游戏场地能激发幼儿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和审美感,让幼儿在亲身感受中产生愉快的体验。其次,户外游戏场地建设要注重场地颜色、形状的搭配和组合。幼儿喜欢颜色鲜艳、明亮的物体,瓦伦丁教授认为幼儿早期的色彩偏好原因是由色彩的刺激性因素决定的,色彩亮度就是刺激性因素,色彩越明亮,幼儿就越喜欢,他把这种原因归结为“直接的生理效应”[4]。而协调、有趣、多变的场地造型,能丰富幼儿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户外游戏场地的游戏器械与场地面积要呈合理比例,游戏器械和地面的材质要符合幼儿审美发展需求。上海市学前教育机构装备规范(试行)》中提出要求:“学前教育机构的户外活动场地的设置应具有多种功能,其中以运动和游戏配置为主。所提供的场地地面,其质地应多样化,软硬场地应兼而有之。[5]”,如此才有利于促进幼儿身体、创造性、想像力等方面的发展。
         三、户外游戏场地建设的创造性视角
        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可以为幼儿提供参与深度游戏的机会。研究表明,最好的户外游戏场地需要不断地发展,需要经常修改以提供发展中幼儿所需要的挑战性、创造性和多样性[6]。基于创造性视角建设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即要建设具有冒险、挑战性的游戏场地,游戏场地要具有接连不断的挑战、成片的地域、功能边界、纵向和横向设计(小山和凹地)。首先,建设丰富、多样、可供幼儿自主选择的户外游戏区域,满足幼儿进行不同种类的活动,例如户外建构区、玩沙区、玩水区、角色游戏区、体育游戏区等,使户外游戏场地变得神奇且有趣,场地含有可以被重新组织安排的设备或元素(如沙子、水、积木等灵活的材料)。其次,建设富有挑战性和,冒险性的游戏区域,且户外游戏区域之间应有一定的功能划分。提供开放、可供选择性、功能多样、的游戏材料,例如提供幼儿玩沙的区域和设施、开展角色游戏的设备和材料以及大型的组合器械等。户外游戏场地的铺装材质也应该多样,且各区域与相邻场地存在连通,使儿童游戏的循环流动成为可能。第三,游戏场地要不断变换,提高吸引力、挑战性和复杂性。户外游戏空间不应该被事先的划分定义好,提供的空间应该能接纳、包容儿童对它持续的改进、创造,空间在创造之中日益丰富[7]。
        综上,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是幼儿探究、游戏、认识世界的独特空间,在这里幼儿与自然、游戏材料进行互动,进一步充分理解周围环境,无论户外游戏场地的构成要素是什么,他们必须强化学习,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使户外游戏场地成为幼儿园环境中独特的空间。
参考文献:
[1]Davies,Margaret M.Outdoors:  An  important  context  for  young  children's  development[J].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1996:37-49.
[2]陈扬梅.长沙市小区配套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现状的调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3]郑国艳.农村幼儿园户外游戏平台的现状调查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8.
[4]张奇.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37-140.
[5]沪教委基[2006]68号,上海市学前教育机构装备规范(试行)[S].
[6][美]Joe L.Frost,Sue C.Wortham,Stuart Reifel.游戏与儿童发展[M].唐校娟,张胤,史明洁[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7]李露.童眸中的游戏世界——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户外游戏空间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