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是会可以使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增强的。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教学;数学教学;教学方法
一、小学中高年级教学的问题:
1、数学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
新课改使教师一时无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形成鲜明新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不能对新课改表示明显的兴趣,无法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实现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可能还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一些教师只会单一的运用情景教学忽略了与传统教学进行融合,缺乏灵活,课程乏味,学生上课质量大打折扣,难以展开全面素质教育的新形势,部分学生成绩提高也相对较慢。
2、教师忽视学生的理解,课后作业过于随意
许多老师过于注重教学过程,只关心学生“会不会”和正确的答案,然而并没有关注学生理解的过程,导致同一个理论换一道题也许就不会了。练习题部分要培养孩子的对课程的理解和解题思路,所以设计好练习题和课后作业也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直接体现出一堂课的教学结果,课本中的习题无法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设计好课后作业才是对教学质量提高的好方法。
3、教学不够灵活,缺少实际生活的运用
新课改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要使学生能够全面和谐发展,数学的学习主要是指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而许多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没有把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和运用才是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使小学生只注意作业和成绩,在实际生活中对于数学的运用毫无头绪甚至发现不了可以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二、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方法
1、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创建情景教学
教师在课堂中经常用不同的情景使学生对这堂课程提升很高的兴趣,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独特的解题思路和想法,这一过程既是形成数学构思的过程,也是展开合理解题思路的思维过程。小学生年纪较小,注意力不够集中是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如果过于注重理论讲解,内容枯燥,就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反而会使他们有厌学反应,而有趣的情景布置会大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除了情景教学还有许多方法,比如:PPT展示,多种多样的教具,色彩鲜明的动画等等。
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吸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案例:在《几何图形认知》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展示交通标识的图片或教室中的物体形状,例如:禁止行人指示牌(三角形)限速警示牌(圆形)黑板(长方形)等用实际生活随处可见的物体来学习对几何图形的认知,这样不仅使学生印象深刻,还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加知识储备。
2、通过组内讨论进行集体学习
许多教师为了不影响课堂纪律一般不愿意过多让学生进行集体讨论,这样虽然课堂安静许多,但往往学生集体交流会提高教学效率,许多胆子小不敢举手提问的学生也可以在同学的帮助下学习理解数学知识,过于调皮的学生也会受到周围同学学习的氛围从而安静下来,学习知识。教师在面对小组内个别不配合的学生要循序渐进的教导,不能一味地惩罚。大家集体学习共同进步,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会提升,这正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体现。
案例:在《乘法学习》的课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几个几”的概念,通过小组排列说明一组有几对同桌几排来理解乘法的构架。再运用列如三束花,每束五朵,一共有几朵花(可用教具)等问题让学生讨论结果并给出答案,之后教师再进行具体讲解。
3、传统数学教学方法与先课改后的数学教学方法进行融合
教学方法是指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它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我国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大多是公式化教学模式,因缺乏创新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但往往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学习兴趣。而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在面对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模式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这正是教师要对教案改进和对新课改数学教学模式融合的重要之处。
案例:在《概率学习》的课程中,教师教给学生课本的基本理论后,提出不同的解决方式,再询问学生喜欢哪种解决方法及理由,尊重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快速喜欢上新课改后的教学模式,也能在新课改后巩固传统数学教学的方式。
总结:数学这门学科是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一门学科,小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开始,也是性格发展的开端,所以数学教学在小学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创新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改后要学习的重点,积极探索新的多元化数学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国家未来培养能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1]周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创新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03).
[2]崔昌贵,吕恋.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才智,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