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效率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期   作者:施晓丹
[导读]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成为了当前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重点。
        摘要;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成为了当前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数学思维必须从小培养。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更新,是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程教学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做好教材备案,做好教学方法的革  新,做好小学高年级学生互动式教学。通过鼓励学生小组合作、互相探讨的方式,鼓励学生和学生合作,互相促进,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数学 效率 思考
引 言
        在当前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仍利用“以教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往往单纯地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点的灌输,忽略了三维教学目标,这不仅使教学形式变得呆板,还使学生的参与度大大降低。因此,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构建动感教学模式,激活数学课堂教学
        构建动感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能激活数学课堂教学[1]。鉴于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当积极地构建动感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动感的教学氛围中快乐地掌握数学知识,进而使整个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下面以《商的近似数》教学为例,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与动感教学模式的融合进行探究。首先,教师引出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商的近似数》,你们知道如何求商的近似数吗?”学生对此表示疑惑。于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这一知识。之后,教师向学生出示数学问题:妈妈给兰兰买了一罐乒乓球,一共花费了19.4 元,这个罐子里共有12 个乒乓球, 请问一个乒乓球的价格大约是多少元呢?学生就会对一个乒乓球的价格进行思考。经过思考,学生依据题意得出了结论: 19.4÷12≈1.6 元。最后,教师与学生就“如何求商的近似数” 进行互动,教师继续引导:“同学们,下面我们来总结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步骤。”有的学生说:“求商的近似数的步骤分为三步,分别是看、除、取。”还有的学生说:“我们需要先看一看需要保留几位小数,之后,我们需要利用四舍五入的原则取商的近似数。”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就“进一法、去尾法”进行交流和分析。
二、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还能打开学生的兴趣之门。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采用情境教学法,依据具体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创设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2]。以《圆的认识》教学为例, 教师依据《圆的认识》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这样导入课堂:“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过有关圆的知识,请你们说一说对圆的认识。”有的学生说:“我认为圆就是由曲线构成的。”有的学生说:“我认为圆更加容易在地面滚动。”还有的学生说:“与三角形相比,圆缺少稳定性。”接下来,教师向学生展示关于圆的图片:圆圆的月亮、圆圆的盘子、圆圆的光盘、圆圆的钟表并继续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哪些圆形物品呢?”学生说:“第一张图片展示的是一轮圆圆的月亮,第二张图片展示的是一个圆圆的盘子,第三张图片展示的是一个圆圆的光盘,第四张图片展示的是一个圆圆的钟表。”在图片和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圆的认识》的动画,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展开更进一步的学习和探讨。
三、运用生活教学法,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走进生活,我们可以捕捉到很多数学知识,也可以欣赏到很多数学图景,还可以看到很多数学符号。所以,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生活教学法, 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观察生活实物、回忆生活图景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印象 [3]。以《小数乘整数》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向学生描述如下生活案例: 上周三,倩倩的爸爸去菜市场买菜。这里的菜不仅新鲜,还十分便宜,有橘黄的胡萝卜,有雪白的白萝卜,有绿油油的大白菜,有翠绿的黄瓜……倩倩的爸爸买了如下蔬菜:2 斤丝瓜,3 斤莴笋,5 斤豌豆。丝瓜的单价是每斤 7.98 元,莴笋的单价是每斤 6.98 元,豌豆的单价是每斤 5.99 元。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请你们帮助倩倩的爸爸算算 2 斤丝瓜多少元? 3 斤莴笋多少元? 5 斤豌豆多少元?”学生对这一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充满了兴趣,很快就厘清了解题思路:“7.98 乘以 2 就是 2 斤丝瓜的价格,6.98 乘以 3 就是 3 斤莴笋的价格,5.99乘以 5 就是 5 斤豌豆的价格。”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探究各个算式的计算方法与步骤。
四、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了效率的滋养,课堂教学才能焕发生命力。低效率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反,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快乐遨游。那么,如何才能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呢?小组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不仅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还能使课堂教学效率得以充分提高。鉴于此,教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合理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一节时,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比的基本性质》,在学习这一新知识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之后,让学生回答什么是比,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等。接下来,教师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的性格特点等为依据,结合《比的基本性质》的教学目标,

        把学生分成阳光组、月牙组、绿柳组等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就《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合作探讨。在阳光组中, 有的学生就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发言;有的学生就最简单的整数比进行发言:“我认为最简单的整数比应当符合以下特点:必须是一个比,前项和后项互质。”在月牙组中,有的学生就化简比的方法进行发言:“我们在化简比的时候,可以化成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自然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结 语
        本文对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进行了总结。具体措施的选择,要结合本班学生数学学习程度、现有教学设备、教学时间安排及具体数学知识的性质来进行, 从而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构建规范化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创新教学计划,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慧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2):90.
[2]谢文秋. 把小学数学课堂还给孩子[J]. 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1,( 04) .
[3]林永荣.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J]. 教育科研论坛,2011,( 04)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