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医者初心,助推行业发展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作者:王亮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党日活动与爱国教育。而医院作为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重要机构,更应该结合自身实际,以永葆“四心”为载体,即忠诚之心、为民之心、廉明之心、服务之心,科学谋划新时代医院工作新思路,全面推进医院工作新发展,团结带领医务工作人员扎实履职尽责,以此,创建文明、平安、和谐的新时代医务机构。
一、以忠诚之心坚定信念
        新时代下,医院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教育与引领工作。要准确把握党对于医疗工作的要求,明确未来的工作方向,增强工作动能。要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引,强化医疗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
        众所周知,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为落实把十九大重要精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的要求,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医院要加大宣传与学习力度,通过领导带头促“导学”、创新方式促“讲学”、营造氛围促“比学”等形式,开展系列学习活动,带领医院党员干部深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筑牢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以忠诚之心牢记对党坚定不移的理想与信念。
        例如,医院可以通过开展“书记讲党课、领导讲政策、专家讲理论、先进讲事迹、职工讲体会”五讲活动,培树医院党员干部的政治与法治意识;通过改造“党建活动室”,建设“医院荣誉展室”、“医院文化作品展室”,营造“处处有教育”的政治文化氛围;通过“支部引领、科室引领、团队引领、标兵引领”四种形式,充分调动支部党员及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以为民之心深入群众
        习总书记指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在本职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经常深人基层、深人群众,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医院,作为一个百姓依耐与信任的行业,要一直把解决 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第一要务来抓。人民群众是各行各业的基础和关键,任何单位与群体都不能脱离群众。因此,以为民之心深入群众,更是医院运行的法宝与绝招。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例如,可以在各医院开展“深入群众”活动,在各岗位、医生办公室悬挂服务理念、警句看板,进一步强化了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强化医务人员的自觉性。

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对在服务患者中被患者及家属表扬的好人好事,及时通过医院内网、微信公众号发布,树立先进典型,传递正能量,让身边人学身边事,在全院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深化“一次办好”服务,做到“无假日”、全天候“24小时”服务,正常工作日实行专人值班制度,决不让群众跑第二个窗口;节假日和夜间实行值班制度,保证第一时间提供服务,让人民群众满意。做到心中时刻有人民,时刻为人民,真真正正以为民之心深入群众。
三、以廉明之心强化责任
        自古以来,自律与廉洁是中国共产党的准则与底线。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医院应该签订“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书”,按照“班子成员齐带头、职能部门齐联动、明确一岗双责、逐级强化监督、严格考核问责”的整体思路,遵循“全覆盖、无缝隙”的原则,将医院廉洁建设责任网格化管理。医院更要进一步细化廉洁工作方案,创新工作思路,多管齐下抓落实,大力营造党风清正、政风清廉、院风清朗、医风清新的良好氛围。
        例如,医院可以组织开展 “快乐天使”读书沙龙活动,举办“身边隐患随手拍”摄影比赛,发布 “风清气正”廉洁海报,充分发挥廉洁典型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职工对廉洁文化的认同感,不断提升医院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强化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
        医院必须要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强抓廉政文化建设,有力推进廉洁医院建设,促进医院全面发展。例如,在医院各病区设置廉洁刊板,发布廉洁倡议书,进行廉洁承诺签字,接受患者和百姓的监督。打造廉洁文化长廊,大力传承和发扬医院廉洁文化。
四、以服务之心造福百姓
        在习近平新时代,医院要不断加强“服务意识”的贯彻,抵制物质主义、个人利欲的冲击,以医院党组织为依托,开展批评式的交流探讨,互帮互助,共同抵御不良思想的影响。以服务百姓为己任,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新时代的服务,不仅体现在医生与患者面对面的服务,更要体现在医患之间技术服务。
        随着人工智能和5G等技术日新月异,医疗服务也在不断创新升级,给老百姓看病提供新的便利。例如,通过技术帮扶的方式使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辅助慢病管理、提高就诊效率、启用“远程病房”等。近年来,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药事”“互联网+护理”“互联网+医疗”等新医疗服务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依托房颤患者AI管理工具、智能眼部OCT筛查系统等智能设备,让患者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三甲医院的全科诊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让患者少跑腿、多便利,使老百姓能分享优质医疗资源。
        现如今,从网上预约门诊挂号、自助打印体检报告、电子记录诊断单到远程问诊会诊、自助缴费等一系列就医过程,都能通过网络进行,极大地缩短病患在医院排队等候的时间,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更便捷的医疗服务。通过互联网,就诊记录、病患既往病史等信息实现互联互通,提高就诊效率,为医疗服务提供了关键的信息支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