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各界人士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人们对学前教学的重视也在不断的提升。学前教育是学生开蒙启智、系统认识世界的开始,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学习及生活。但是,学前教育并未纳入基础义务教育的范围内,国家在学前教育的管理方面缺少规范性,学前教育的发展不均衡问题非常突出。所以,在现如今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教学实践情况中,依旧存有很多问题。本文针对这种状况,着重分析了成因,并提出了适合的解决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解决路径
前言: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学前教育对学生未来成长发挥的作用也在逐渐增强,所以,相关人群应该对学生的学前教育质量提高重视。然而,我国现如今的学前教育还存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学前教育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顺利塑造、和人生的未来发展造成影响,还影响了学生的人格和心理成长。所以,针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的解决路径,才能为我国学前教育的良好发展带来推动力。
1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出现差异的重要因素
自从我国的发展迈进了新时代后,社会经济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的教育程度和教育普及度不断升高,人们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升。然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通常在高等教育方面,并未对基层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的重视提到应有的高度。近几年人们才逐渐意识到了这种现状,同时也意识到了这些现状是由学前教育区域不平衡发展问题引起的。
据中国经济周刊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各个省市人均GDP水平明确呈现出东部高,西部低的局面。除此之外,和我国教育部的学前教育整体数据的分布情况展开比较。结果显示,我国当前GDP发展水平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北京、上海、浙江,而云贵川等西南部地区依旧排在最后。进而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教育程度明显低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区域。
2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学前教育课程开设严重超载
现如今,我国学前教育并没有纳入基础义务教育范畴中。国家与教育管理部门针对学前教育的监管力度存在严重不足,而且缺少健全的管理制度,使学前教育阶段设置的课程具有各地自发性,除此之外,还具备随意盲目性。一些幼儿园过于看重经济利益,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学生源,宣传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并宣称能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了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开设过于多样性和过于超前性的课程。在此教学理念与课程量超载的条件下,学生被迫接受众多不必要和超前学科的学习,为幼儿阶段的孩子带来严重的学习负担,就会让孩子过早体会学习的沉重枯燥,进而在之后的学习中产生消极情绪。不仅如此,众多类型学科的开设不仅无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带来保障,还会让学生失去一些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2.2学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新月异,我国城市和农村教育资源的配备存有很大的差异性。城市教育资源的配备非常完善,而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缺少硬件条件的支持,无法得到良好的提升,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从学前教育方面就出现差距。学前教育正式幼儿学习活动需要大量教育资源辅助的关键时期,不同教育资源的配备,就会让学生在幼儿阶段的学习兴趣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进而严重影响幼儿对学习的坚持性出现差异。
2.3地区环境和政府政策引导的原因
我国国务院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工作指导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而国家政策与合理的引导对当地的影响非常巨大,学前教育的政策指导和引导工作通常是由当地政府基层干部负责。可因为人才发展的状况,很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基层干部的指导更能满足当地的发展情况。领导的综合素质通常代表着政策与教育投入的预算,若是领导者的执行能力强,就会有利于地区的发展。政府领导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会对地区政策与教育投入预算造成影响。若是当地的领导者具备较好的能力与较强的执行能力,就会推动当地的发展。而且,生态环境和人类迁移、资源、自然等多种因素也都会对当地学前教育的情况产生影响。偏远地区相较于发达的地区经济非常落后、交通不便利、信息流通不畅通等因素也会对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3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解决措施
3.1开设适合的幼儿教育课程
学前教育机构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开设适合幼儿学前教育的课程,因为幼儿年龄段不同特点就会不同,学校需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开设适合的课程,进而提高幼儿课程开设的科学性。幼儿三岁时,正是其语言和表达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这是他们的教学内容就应该注重这两个方面的提升,学前教育结构开设的课程也需要有效增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与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为学生针对性的培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培养不同的能力,才能让学生实现综合发展。
3.2增强专业师资团队的创建
在进行幼儿的学前教育时,教师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唯有具有专业素养较高的教师团队,才可以有效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现如今许多的学前教育机构,其教师团队的专业素质不高,无法满足学前教育的具体需求,进而对学生学前教育的质量带来影响,不仅如此,也会严重影响学生之后的学习。不仅如此,还因该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激发学前教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学生带来专业的服务,不仅如此,教育机构能够增强教师的培训,针对学前教育教师开展有关的专业技能与教学方式的培训,并且鼓励教师之间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相互交流,共同提升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
3.3城乡教育机构的资源配置应该均衡发展
现如今,城市与农村的教学机构资源不均衡配置,城市的资源配置较为完善,农村的资源配置确非常缺少,所以,有关部门需要结合城乡不均衡发展的状况建立适合的政策与规定。第一,有关部门应该为农村的学前教育机构提供适当的资金支持,增强农村学前教育的资源配置;第二,需要提高对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有效增强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的薪资待遇,成功激发高学历且高专业素养的教师去往农村支教,日益减少小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
3.4提高对学前教育机构教学设施建设的重视
有关教育部门应该提高对学前教育机构教学配置的建设,引入新型教学设备,提高信息化管理,提升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设置质量,还要提高对城市小区幼儿园的配套管理质量,并配置数量合理,专业素质高的师资团队,专业的师资配合新型的教学设施,可以有效提升我国学生接受学前教育的质量,为我国学前教育的良好发展带来推动力。
结束语:
教育事业是关系到民族兴旺、国家强盛的伟大事业。学前教育的均衡开展就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前教育属于我国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还是教育开展的基础保证,其属于学生迈进学校的过渡时期,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国学前教育的不均衡发展是我国亟待解决的任务之一,唯有解决这个问题,才可以加强我国学前教育系统的系统性优化,平衡教育资源的统筹安排,减少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沿海和内陆之间的巨大差距,提升全国儿童的素质发展水平,增强全国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持续稳健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霍利婷,王桂新.中国学前教育资源空间均衡度变化研究——兼论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成效[J].现代教育管理,2019(10):14-20.
[2]姜世健.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刍议[J].保定学院学报,2013,26(01):7-15.
[3]罗志慧.推进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04):73-75+151.
[4]李传英,王玮虹.城乡统筹背景下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与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3(07):45-47.
[5]李大波,徐建平.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路径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9(03):123-127.
[6]霍力岩,胡恒波,沙莉,马赫.普及、优质和均衡应是新时代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主题[J].人民教育,2018(07):31-36.
[7]刘微雨.互联网时代陕西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社会与公益,2019(0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