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道路交通事业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这不仅是经济快速进步的直接表现,还是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对于交通事业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作为道路交通事业的基础组成部分,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在这一背景之下,加强对于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和问题分析,对于推动我国交通事业的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市政道路桥梁;应用
1 预应力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优势
道路桥梁工程与其他建筑工程相比,技术要求更高,在施工中要有更高的技术和专业要求,预应力技术在现代建筑技术中应用范围广泛,同时其他性能也得到提升。
1.1 适用于道路桥梁标准
在现有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中,预应力技术能够得到很好应用,通过将预应力与设计方案进行结合,设计出合理的混凝土结构。使得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道路桥梁的设计要求,同时还能够保持道路和桥梁美观。因此,在实际道路和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能够很好适用于道路和桥梁的标准。
1.2 道路桥梁结构耐久性的提升
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道路桥梁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地位。在整个桥梁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小桥梁结构的承重力,对于桥梁能够强化梁部的抗压性能,避免或减少结构表面出现裂缝,有效提升道路和桥梁结构的耐用性和稳定性。除此之外,在道路桥梁工程中采用预应力技术能够防止不同结构间接缝的产生,能明显提升整体项目的美观性、平整性和安全性。
1.3 道路桥梁结构承载力的提升
在混凝土结构承担荷载前,预先对结构施加压力形成预应力,对于道路桥梁在外荷载力作用前是道路桥受压趋于形成一定应力,来减小、消除载荷应力。可以大幅度提升道路和梁的承载能力,进而更好地强化整个道路和桥梁的稳定性,该技术除了能够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抗震性。更重要的是所应用材料的预应力具有更高的性能,例如,预应力碳板的拉伸强度是普通钢材的十余倍,且自身重量不到普通钢材的一半,同时还兼备抗震性、耐腐蚀性,能够为建筑提供坚实的基础,优质的建筑材料能够对建筑整体质量起到重要作用。预应力的应用除了高性能的材料支持外,更应该将预应力技术与路桥施工技术更好融合,才能够充分发挥预应力技术优势,建设高质量的道路与桥梁。
1.4 道路桥梁结构应用的可行性
预应力技术能够在道路和桥梁中广泛应用,除了其在加固中能够明显提升道路和桥梁的耐久性和承载力之外。另外,预应力技术具有较好的施工可行性。在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的增强是将碳纤维板添加到其中,使碳纤维的机械性能作用到钢筋混凝土中,提高混凝土的载荷极限值。在我国现有道路和桥梁建设中,预应力技术应用越来越成熟,预应力在道路、桥梁的建设中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2 预应力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中的应用
2.1 在混凝土构件中的应用
混凝土构件是道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应力技术应用的核心构件。从整体角度出发,混凝土的结构性能稳定性与混凝土构件质量直接相关,因此,相关检测人员要重视检测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对于混凝土构件来说,在应用预应力技术的过程中,首先要施加原始压力,使该压力在混凝土构件中持续存在,然后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应用构件,最终这种原始压力会和其他应力相互作用,相互抵消。
2.2 在下料处理工艺中的应用
下料处理工艺是重要的桥梁道路工程施工环节。下料处理工艺主要有固定预应力筋、保证粘结段的合理性和确保粘结段粘结力的一致性3部分内容。
针对固定预应力筋,施工人员要重视粘结部分的牢固性,做好锚垫板和钢管的灌浆处理;针对粘结段的合理性,施工人员要确保钢绞线处于干净状态,注意清洗钢绞线的油脂物质。针对粘结段粘结力的一致性,施工人员要在穿束工作中融入钢绞线自身的重力,综合考虑拉伸力对钢绞线的影响。
2.3 在压降施工工艺中的应用
为了确保道路桥梁各部分的稳固性,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对桥梁横梁等部分进行局部粘贴加固,以满足施工要求。对此,施工人员要重视压浆施工工艺,全面地进行系统试验,在保证压浆密实度的情况下,细致地了解压浆的均匀度和密实度,提高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3 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3.1 预应力钢筋管道堵塞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的浇筑出现不合规作业或是没有做好保护与跟进工作,就会在预应力钢筋管道中出现预应力钢筋管道的堵塞,那么也就无法让预应力钢筋顺利通过管道,最终导致钢筋张拉的效果较差。受此影响,张力伸展度降低,张拉时预应力实际伸长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误差会很大,这会严重影响路桥施工的工期与成本。为了让预应力钢筋管道的堵塞现象不再出现,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管道的安装规范,精准定位管道,采用必要举措避免管道出现弯折、扭曲或是接头松动等情况。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也要严格控制野蛮施工的发生,必要时可设专人进行维护。
3.2 张拉前出现裂缝
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干缩、受温差影响等特性,很容易产生裂缝现象,特别是道路桥梁的大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构件中,张拉前就可能产生裂缝,这样就会影响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无法出现预想的抗裂效果。这种情况产生的裂缝经常出现在表面,普遍是分布不均的,裂缝较窄,与短边平行。如果想充分发挥预应力技术的优势,在张拉前不出现裂缝,就需要先控制预应力结构和构件出现过大的内外温差。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在高温季节使用低水化热水泥,在寒冷季节进行保温,同时将拆模的时间增加,这样就可以让温度缓慢地降下来。
3.3 张拉控制不严谨
预应力技术的起步并不早,在国内的道路桥梁预应力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不规范行为,特别是张拉控制不严谨。在很多工程中还是使用1.5级油压来计量张拉力,这样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有的工程不去计量标定千斤顶,就将其投放到张拉使用,而且也有许多相关的工作人员没有获得专业的训练,也会导致张拉力失去控制或是张拉力不稳定。所以,只有强调规范施工,要求专业科学地施工,并选用受过专业培训的作业人员、团队和设备,才能严防施工中出现的不规范不严谨的情况,从而在源头上把控道路桥梁预应力工程的施工质量。
3.4 收缩徐变过大
预应力损失会对道路桥梁的混凝土路面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因为混凝土路面的收缩和徐变过大。所以,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道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程时,不能另外放入外加剂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应该使用高强度和较小水灰比的混凝土。高质量混凝土的自身收缩和徐变小,这一特质可以减少或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
结束语:
综合来看,尽管我国针对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在新形势推动之下,预应力技术逐渐成了道路桥梁施工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路桥企业需要加强对于预应力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分析,并重视预应力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强化技术应用能力,提高自身的施工水平,建设更多的高质量道路桥梁。
参考文献:
[1]李梅.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13-214.
[2]莫彩娜,李海峰.预应力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住宅,2019,26(1):143-144.
[3]高媛.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8(24):108-109.
[4]吴宏伟.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交通世界,2018(18):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