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进行市政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建设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项目质量,对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对其加强重视。为了确保更为全面的认识在进行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主要建设技术,特此展开本次研究。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建设;建设技术
1导言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领域的不断发展,对市政道路桥梁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设市政道路桥梁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的了解市政道路桥梁建设施工的特点,同时充分的运用各种现代化的建设施工技术;另一方面,要构建出完善的建设技术体系,强化现场的建设施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市政道路桥梁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施工过程中监督工作不到位
由于工程开展过程中技术操作十分复杂,所以,必须对操作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以保证技术标准和施工质量。当前一部分工程单位虽然建立了监督管理体系,但没有针对性,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导致监督工作没有发挥实际效用,监督工作存在着形式化的情况,因此,在监督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2.2操作完成后缺少追踪核查
为了确保所有的技术操作都能符合工程的建设标准。在建设过程中,要针对每一项技术操作进行追踪核查,这样才能严格确保工程的质量。一旦出现问题,要立刻进行二次返工修补。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施工单位完成了建设项目之后并不会花费精力进行技术操作的核定,导致一部分技术操作存在问题,也无法及时地发现。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影响道路桥梁的质量,出现一定的安全问题。
3市政道路桥梁主要建设技术
3.1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建设市政道路桥梁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属于最基础的建设技术。在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混凝土材料的品质能够符合实际的建设施工需求。通常情况下,尽可能的选用使用钢纤维材质的混凝土材料,以此来充分的发挥出混凝土材料的最佳效用,进而提升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其次,要确保混凝土浇筑环节能够一次实现,同时科学合理的控制混凝土的振捣频率与振捣时间。再次,在混凝土建筑完成之后,要对后期的养护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通常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完成的三小时后,要抹平混凝土的表面;在混凝土收水之后,要二次抹平混凝土的表面,同时将潮湿材料铺在混凝土上;浇水养护的时间不能少于十四天;养护期满,要及时的填充缝槽,同时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干燥。最后,相关的工程施工企业要结合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情况来确定混凝土的坍落度。随着建筑施工领域的不断发展,预制混凝土连锁块也逐步的被应用到了市政道路桥梁建设的过程中。预制混凝土施工技术比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技术更加的符合现代化的工程建设需求,将其应用到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不但能够有效的提升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混凝土材料的浪费。
3.2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地基施工技术
在建设市政道路桥梁的过程中,地基施工技术也是尤为重要的。在应用地基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首先,如果在施工地区存在软土地基的情况下,就要及时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通过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来增强地基的强度与硬度,从而有效的提升市政道路桥梁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通常情况下,比较常见的软体地基处理方法有碎石桩搅拌处理法、排水固结处理法、复合地基处理法以及换填处理法。其次,要重点处理市政道路桥梁的过渡段,从而有效的提升市政道路桥梁过渡段地基的强度,进而有效的降低市政道路桥梁路面出现跳车和裂缝的几率。
在此过程中,第一,在摊铺新料的过程中,要使用切割机来对路面存在的塌陷和凸起进行清除,要及时的对清除过程中产生的碎料进行清扫,随后将沥青结合油涂刷在路面上,还要做好冷接缝处理;要确保混合新料能够具备良好的压实度,通常情况下,会采用分层填筑的方式,尽可能的将每层的厚度控制在二十毫米;利用严格的检测来对压实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做好沉降处理工作,科学合理的运用沉降处理技术,从而有效的提升路面桥梁过度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进而为人们的交通出行提供强大的安全保障。
3.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滑模施工技术
在建设市政道路桥梁过程中,滑模施工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滑模施工技术具有很多的应用优势,例如机械化程度高、整体结构性强、施工周期短、应用成本低以及施工质量有保障等。在应用滑模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借助于爬升式千斤顶设备,以此来将模板与工作台提升到相同的高度中,要及时的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从而让混凝土能够在模板中逐渐的成型;其次,在应用滑模施工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细缝进行处理,从而有效地提升市政道路桥梁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3.4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翻模施工技术
近年来,翻模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在应用翻模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首先,要借助于大型塔吊设备,以此来有效的提升起大面积的钢模板材料和工作台,在此过程中,要将钢模板支撑到牛腿支架上,同时确保钢模与工作台能够处于缓慢的提升过程中;其次,要为工作台上的施工作业配备专门的作业人员,由其负责完成钢模板的加工操作,通常情况下,翻模施工技术涉及到三个层级的模板,需要为每一个层级的模板设置相应的安全高度,在安装模板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扳手葫芦,同时采用交替进行的方式来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与模版支设作业;最后,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同时做好模板的支护工作,在这种情况之下,不但能够有效的提升道路桥梁路面的承载能力,还能够有效的提升道路桥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5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对于市政道路桥梁建设工程而言,在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定位实测的方式来确定钻孔的位置,同时设置好钻孔作业的深度;其次,在开展正式的钻孔作业之前,要及时的做好相关的清理工作,随后在完成放线定位与钻机就位的基础上,利用钻机钻进成孔;再次,在完成了钻孔清理工作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要严格根据钻孔基点位置和钻孔线进行测量,同时严格的核查施工图纸,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改进;最后,开展钻孔灌注桩施工。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确保泥浆循环系统能够提前准备就绪,科学合理的设置泥浆池的长度、宽度以及深度,同时确定钻孔灌注桩的灌注容积;另一方面,在开展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在开钻使需要设计小冲程,同时确保清水和粘土能够被冲击到护筒中。另外,当钻机钻入到砂石层的时候,要结合泥浆的密度来对钻进的速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科学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地基施工技术,滑模施工技术,翻模施工技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能够确定对市政道路桥梁质量进行更高程度的保证,进一步保障桥梁质量和使用寿命,使其更好的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内推进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保障行车安全,为我国经济水平的有效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其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更高优势。
参考文献
[1]陈丰仁.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5):129-130.
[2]左良志.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45).
[3]刘兵,张迪.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和管理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7,15(3):171-172.
[4]许腾,李譞,陈本军.市政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施工技术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6):251-252.
[5]刘清.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管理研究[J].居舍,2018(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