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环境下的城建档案电子化建设研究朱俭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第5期   作者:朱俭
[导读] 档案是时代发展的真实记录,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档案是时代发展的真实记录,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城建档案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剂,特别是国家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以后,共享理念更是被引入各个行业领域中。经过几年的发展,政务信息、科技信息等都已经实现了资源共享,因此,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也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做好资源共享的各项工作,助推档案管理上水平。
         关键词:资源共享;城建档案;电子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被社会所认可。长期以来,受传统管理模式影响,城建档案资源建设上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自我保障模式,服务上采取“坐堂服务”,使城建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受到局限。发展至今,虽然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深入人心,但大多数城建档案馆的现代化建设、资源共享业务还无从谈起,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初衷和目的并未体现。所以,加快城建档案电子化建设步伐,促使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利用,实现高度共享是当务之急。
        
         1城建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1尚未构建与发展相匹配的信息共享平台,孤岛现象突出
         立足当前,信息化档案共享中心陆续在城市中兴起与建立,主要涉及两种基本模式,即系统内部共享以及系统之间的共享。对于城建行业,其发展速度较快,现有规模的档案共享中心很难满足存储与应用的需要。另外,在信息共享平台构建过程中,尚未达到有效的优化与完善,尤其是对大数据技术尚未实现充足的利用,相关单位之间的信息尚未实现充分共享,彼此交流与沟通有限,尽显在信息整合、加工以及共享方面的不足,不利于城建档案价值的全面发挥。
         1.2忽视城建档案知识产权,档案共享与使用存在严重随意性
         互联网时代,信息产权问题成为焦点,保护信息安全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任务。立足共享背景之下,只有加强城建档案信息的产权保护,才能为竞争营造良好的环境,对行业以及国家的稳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立足实践,产权观念不强,管理者与执行者都尚未认识到城建档案知识产权的价值所在,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缺乏对城建档案知识产权的全面性与深入性的了解。其次,知识产权尚未在全员范围内引起足够重视,忽视档案信息的保密级别,共享平台安全设置不达标,引发城建档案使用的随意性,产权侵犯很难避免。
        
         1.3城建档案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养亟待提升
         依托数字化背景,城建档案管理与共享核心影响因素即信息技术以及操控信息技术的管理人员,二者缺一不可,需要强化技术与人的有机融合,这也是加快城建档案数字化发展的强大动力。但立足实际,城建档案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特征突显,思想滞后,缺乏专业与系统的培训教育,整体专业化与信息化水平不高,成为制约现代化档案管理的主要因素,影响信息共享。从本质上讲,城建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知识体系落后,未及时更新,尤其对传统城建档案共享形式表现为较强的依赖。另外,鉴于思想的滞后性,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不深刻,缺乏较强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观念,尤其对城建档案知识产权问题更是模棱两可。


         2资源共享环境下的城建档案电子化建设策略
         2.1树立科学的城建档案资源数据共享理念
         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是时代潮流和趋势,要在城建档案资源管理中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科学发展理念,突破城建档案资源数据共享的屏障,在数据开放环境下深化城建档案资源共享的服务理念,引入新技术拓宽用户的档案资源数据共享体验,提高城建档案数据资源共享的社会、经济价值。同时,还要深化城建档案资源数据共享模式的安全理念,加强数据开放环境下的档案资源数据共享安全意识,加强城建档案安全检查和信息管理,完善档案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机制和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避免城建档案丢失、篡改的问题。
         2.2建立多样化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性服务方式
         当前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在线服务还仅仅局限于本馆内部档案目录查询和部分馆藏特色在线展示等层面,应建立多样化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性服务方式。一是建立联机公共检索目录,实现跨馆服务。各档案管理部门通过建立各自的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并将其作为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的一部分,并按照科学分类和主题分类的方式对档案资源进行分类,以便于用于检索。二是建立公共性联机检索数据库,向用户提供网上档案有偿服务。这就要求各个档案管理部门在建立内容丰富的数据库的基础上能够随时更新自身数字馆藏内容,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进入数字档案馆并进行城建档案预览或下载等操作。三是建立和完善跨馆协同服务。要充分利用办公自动化的优势,在局域网内建立城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跨馆协同服务,使档案处理工作和档案查询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2.3优化城建档案资源数据共享内容
         (1)注重城建档案资源数据共享内容的可信度。档案资源是个人或群体活动的真实记载,体现出不可替代的凭证和参考价值,要建立并完善基于数据共享网络的可信管理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恢复机制,加强城建档案数据共享的可信服务认证和内容质量监督,通过动态化监管保证共享档案资源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2)加强共享城建档案资源的联通性。要对档案资源数据共享用户信息进行联通,形成超级档案,通过不断获取并链接用户的数据,进行模糊数据和精准数据的匹配,实现对用户的“终身记录、终身分析和终身服务”,体现出清晰、精细、个性、智能化的联通效果。
         2.4建设全过程控制信息共享平台,发挥对共享与应用的保障性作用
         城建共享平台更显一体化特征,即集合了收集、审核、存储以及共享功能。在数字化背景下,信息的科学管理与共享平台关系紧密,尤其对规范化要求更高。因此,在平台建设初期,科学的调研不可缺少,需要明确平台框架特征,做好定位,制定针对性的运营模式,强化管理流程的合理性;在平台完善阶段,主要任务是以增强吸引力为目标,强化多方主体的参与,扩大信息资源储备量,落实科学归纳与整理,更显城建档案的系统性特征。依托严格的审核与共享环节,将信息高效与准确地传递给信息使用者;针对平台设计,要遵循先进性与实用性的基本原则,同时,不能忽略安全性。平台的安全性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落实防护措施,减少故障发生,做好相关信息的保密处理,促使城建档案信息得以在安全的环境中分享与使用。共享平台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做好信息备份与更新,实现共享信息的最优效益。
         结语
         城建档案数字化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必然发展趋势,加强城建档案电子化建设势在必行。为更好地保存与传承地方悠久历史的建筑文化,更充分地满足社会需要,城建档案人应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城建档案管理模式,着力推进城建档案电子化建设发展,建设地方特色的数字化城建档案数据库,促使城市城建信息互通共享,使城建档案资源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充分发挥城建档案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沙,史江.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兰台世界,2011(30):14-15.
         [2]茅蕾.城建档案数字化发展的思考与探讨[N].中国建设报,2014-7-8.
         [3]华琦.基建工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实践思考[J].城建档案,2019(8):51-52.
         [4]黄丽颖.刍议基建工程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实现路径[J].兰台内外,2019(6):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