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路面病害与预防措施朱邦奎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第5期   作者:朱邦奎
[导读] 现如今,随着时代进步,高速公路建设的越来越完善完善
         摘要:现如今,随着时代进步,高速公路建设的越来越完善完善,高速公路路面的交通量也出现了激增,使之早年修筑的高速公路不能满足交通量的需求,好多高速需要加宽,新建部分与旧路的沉降期不一致,加剧了公路路面病害现象不断涌现。因此,分析高速公路路面的病害现象形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是高速公路路面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病害;预防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高速公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的投入规模也越来越大。在进行高速公路的建设时,沥青路面较为常见,相比于其他材料而言,沥青路面的适应性更强,舒适性也更好,在路面维护方面,较为简便并且耗时较短。然而,沥青路面同样会出现病害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1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
         1.1路面裂缝
         裂缝是高速公路中常见的路面病害之一,一旦发生将会影响高速公路的功能。一般情况下,可以将裂缝分为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两种,不同形态的裂缝形成原因各不相同。横向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温度形成的应力,并且在较大温差的情况下形成了裂缝的蔓延。随着高速公路原材料不断老化,表面的抗裂能力逐渐下降,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继而导致路面形成了横向裂缝。纵向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阶段,如地基施工或填土施工不均匀等,都会导致纵向裂缝的形成。尤其是旧路基的改造加宽工程,若土质处理的效果较差,且不能按照路幅进行铺设、填充,就会产生大面积纵向裂缝。
         1.2坑槽病害
         坑槽破坏最常见的原因是水损害。如果路面存在空隙,那么积水会随之渗入,再加上车辆的负载,这些渗透的水会和路基的细料一起形成灰浆,那么沥青和基层会因此发生脱开的问题,如果车辆的负载较大,那么灰浆会转移到表面。当灰浆出现在表面,这一部分的沥青面层会发生网裂,一些小面层会随车轮移动,因而产生坑洞,如果坑洞不断扩大,就容易出现坑槽。油损害指的是车辆使用的油渗入路面,造成混合料的松散,再加上车辆的碾压,逐渐出现坑槽。
         1.3车辙病害
         车辙是车辆在高速公路路面行驶过程中所留下的车轮压痕。车辙大大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如果公路路面存在较深车辙,辙槽内部就会出现积水现象,极易造成交通事故。车辙形成主要源于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压实程度不足,路面车流量过大时,车轮痕迹不断被压密从而发生下陷问题。此外,公路施工所用沥青材料稳定性较差,或公路区域属于多雨气候,降水对基层表面材料进行侵蚀,促使路面发生软化,也会促使车辙的形成。
         1.4泛油病害
         泛油问题通常发生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在沥青混凝土配料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控制沥青与其他相关原料的配比,如果施工人员缺乏配料经验,导致沥青混凝土原料配比失调,就会造成其质量不佳。在公路投入使用后,由于车辆的碾压作用造成沥青不断溢出,产生泛油问题。在沥青混凝土拌和过程中,需要对拌和温度进行适当控制,如果温度不能达到相关标准要求,也会对沥青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很大影响,造成其黏性不足,极易发生泛油问题。另外,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高速公路路面在降水过程中受到多次冲刷,极易导致沥青与相关石料出现分离现象,沥青保护膜受到损坏,沥青被降水冲刷出来,从而产生泛油问题。
         2高速公路路面预防措施
         2.1裂缝的防治
         在高速公路基层建筑初期,就应重视路基分层建筑质量,选材料时严格把关,仔细检查,对于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合格的项目都需要重新进行修改和补充,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减少高速公路路基发生裂缝的概率,最大限度的减少高速公路使用过程中产生裂缝的数量。

出现裂缝后,要先对裂缝进行勘测,3mm以下的裂缝一般情况下可以不作处理;3-5mm的裂缝,要先对裂缝区域进行清扫,然后将空气抽空,倒入沥青将其堵住。在处理大于5mm的裂缝时,需要将裂缝的上、中层剔除,然后再进行填充。
         2.2坑槽病害的预防措施
         冷补法。首先需要对坑槽进行深度的测量,确定出需要进行修补的区域和范围。在确认之后,通过液压风镐切槽,在对槽底和槽壁进行彻底的清理,对其中的废料进行完全清理,在使用喷灯对内部进行烘干,并进行粘层油的喷洒,之后进行热料的填补工作。热补法。在确定好需要修补的区域以后,需要确定辐射加热板的区域,在使用加热板加热5min左右,目的是使得路面发生软化,便于修补工作。热料填补之后,需要进行碾压工作,应从四周向中间碾压。
         2.3车辙病害的预防措施
         施工人员可根据车辙形成的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以往处理车辙的方式是先对车辙区域进行铣刨,其次采用热摊铺的方式进行再次罩面。重新罩面后的路面质量和性能等恢复较好,但由于热摊铺费用相对较高,通常会在车辙对路面损坏程度较严重时才进行热摊铺处理。在车辙处理过程中,通常以车道宽度为基准,使用铣刨机铣上面层35mm,彻底清理结束后,再进行上面层与磨耗层铺筑,从而保证公路路面的平整度。如果车辙深度小于8mm,长度小于30m,车辙对路面行驶车辆影响不大,可暂时不用处理,但应密切关注车辙发展动态。如果车辙深度超过8mm小于20mm,长度超过30m,车辙对路面行驶车辆会造成一定影响,这时需要彻底清除车辙表面老化沥青混凝土,然后重新铺筑新的沥青混凝土。若车辙深度超过20mm,就会对路面行驶车辆造成很大影响,需要将车辙区域路面全部挖出,彻底清除破碎的结构石料和杂物后,重新进行摊铺处理
         2.4泛油病害的预防措施
         对于轻度泛油,在高温天气下,可以在路面铺撒3~5mm的石屑以及粗糙的砂砾,再用压路机碾压。对于重度泛油的路段,可以先铺撒5~10mm的石屑和砂砾后,再进行碾压。一些路面泛油病害较为严重的路段没有及时治理,久而久之形成了不可逆的问题,此类速公路路面病害区段通常会形成软层、路面含油量高等问题。对于含油量过高的软层,可以先将软层区段全部挖去,按原路面设计进行修复,重新铺设沥青路面。治理泛油问题时,需要掌握合理的时间,一般都在高温天气下进行修复,撒料时应顺着车辆行进的方向先撒粗矿材料,再撒细矿材料。撒料过程要量少均匀,避免产生堆积情况。严禁使用含粉粒的材料,以免造成软层,影响高速公路路面。
         2.5加强高速公路养护工作
         在投入使用后,高速公路相关管理部门应做好对其使用情况的跟踪调查工作,及时记录观察到的情况,以便在高速公路路面产生异常情况时,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管理部门应加大日常养护力度,提高巡查频率,将对路面有损的因素及时排除。充分安排养护工作时间,如春季进行沥青路面收缩裂缝的灌缝处理工作,秋季则进行冬季病害的预防处理,夏季是养护高速公路路面的良好时期,有关部门应组织施工队伍及时处理各种路面病害,以有效保证公路路面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要解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问题,一方面需要相关人员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高速公路沥青病害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另一方面需要相关人员熟练掌握不同病害的不同处治办法,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认真做好病害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高速公路通行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强.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及养护技术措施[J].四川建材,2019,45(4):124-125.
         [2]张丽.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及养护技术措施[J].中国公路,2018(21):104-105.
         [3]祁永明.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及养护技术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8):57,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