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实施路径探讨郑贤珊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第5期   作者:郑贤珊
[导读]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应以提升乡村经济为基础

         【摘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应以提升乡村经济为基础,促进乡村文化、乡村社会、乡村经济的共同发展,尊重自然的同时,最大程度提升乡村经济质量。本文将以乡村振兴现实问题为基础,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实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路径

         在正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阶段,应以乡村实际情况为基础,全面了解乡村当地经济、社会现场情况,确保乡村资源配置的科学合理性,最大程度发挥市场在乡村经济中的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广大村民积极性,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协助。
1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价值分析
1.1传统体制机制问题分析
         在正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阶段,应对实施路径进行深入分析,确保乡村经济发展具备一定的灵动性,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乡村经济发展体系。具体来讲,受传统机制的影响,导致乡村振兴缺乏足够的综合性,在乡村经济资源配置中也没有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呈现出来,同时,没有对乡村经济发展实现创新,无法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再加上乡村经济振兴缺乏科学化水平,同时,受传统乡村振兴方式的影响,阻碍到了乡村经济发展有效性的提升。
2.2地方特色不显著
         乡村振兴的实施离不开地方特色的支撑,只有充分掌握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才能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供保障,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价值。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阶段,普遍存在着缺乏创新力、科学性不高等问题。针对以往乡村振兴方式来讲,相关人员并没有对地方环境进行深入调查,从而导致利用地方资源阶段存在缺乏标准性、科学性、法治性。此外,乡村振兴阶段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资源浪费现象,便会对乡村振兴的有效性造成重中之重的影响。
2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阶段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
2.1广大村民缺乏积极性
         广大村民作为乡村规划有效进行的基础,同时能够确保农村规划更加深层次的实施,为提升乡村规划科学性提供协助。因此,只有确保广大村民的积极参与,才能够促使乡村规划深入实施,确保乡村规划体系愈加完善。现阶段,在乡村规划阶段,相关人员并没有尊重当地村民的具体意见,从而导致村民没有参与到乡村规划中。此外,乡村规划也没有通过宣传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乡村规划的主动性,从而会阻碍到乡村规划的深入实施。
2.2未能彰显出地方特色文化元素
         在乡村规划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融入科学合理的规划理念。目前乡村振兴规划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没有综合考虑地方资源禀赋,从而无法在维护乡村自然风貌和地方特色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开展相应规划活动。这种情况下,会直接影响到实施乡村规划目标。此外,受传统乡村规划方式的影响,不仅无法为乡村建设的科学性提供保障,而且也会对乡村规划实现综合性、深入性、全面性造成阻碍,缺少地方特色文化元素的支撑。
3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的有效途径
3.1加大农村管理体制的创新力度
         加大农村管理体制的创新力度,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协助。在此阶段,要以乡村发展实际情况为基础,科学合理的创新管理体制,将市场在乡村资源配置方面的主体作用最大程度发挥出来,为乡村振兴输入活力,加强提升农村市场化建设水平,实现乡村经济创新发展目标。首先,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度,做好规划农业和土地流转的宣传,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机制、交易保障机制等,利用标准化、规模化、制度化方式,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效率。

然后,促进农村集体和商业用地逐渐迈入市场,建设完善的农村集体用地管理机制。如此一来,在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的背景下,确保村民获取足够的红利。
3.2进一步开发农业资源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阶段,应实现个性化发展,以当地特色农业资源的种种优势为基础,确保发展战略具备突出的绿色化、创新性等,为提升农村经济特色奠定基础。首先,在我国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平台,深入分析农产品市场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消费者需求,做好特色农业产业的规范规划,以培养特色农产品为主,建设农业龙头企业。然后,重视经营项目科技含量的提升,为农作物的高价值利用提供可靠的保障,加强完善与优化农业产业链条,确保产业链更加具备专业性和特色。最后,结合绿色农业体系,以不同环境和地理位置的乡村特色资源种种优势为基础,合理进行农村经济的开发活动,逐渐规划开发核心项目和特色项目、农业主体产业等,从而不断的完善农业产业体系。
3.3组建先进的乡村振兴文化
         组建先进的乡村振兴文化,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强化乡村文化的振兴,能够为乡村进一步发展提供协助。将淳朴的民风融入在乡村经济振兴的实施当中,能够促进乡村经济的全方位发展。首先,乡村振兴应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挖掘现有文化资源,将先进的文化理念结合乡村振兴体系,激发广大村民的创业意识,利用先进的文化思想,倡导广大村民实现扎根农村、回归农村。其次,在乡村振兴阶段,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文化,比如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乡村观光农业等,呈现出地方文化独有的魅力。最后,不断的完善与优化乡村文化布局,及时解决乡村文化建设阶段存在的问题,加大乡村教育工作开展力度,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利用先进的乡村文化,呈现出乡村含有的独特魅力,为乡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3.4深化农村改革和体制的创新
         农村改革和体制创新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不断完善市场化配置,激发市场要素,实现农村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深化改革现有农村体制,有两点因素会阻碍到农村经济落后,首先,现有农产品生产水平不高,无法充分带动整个农村的发展。其次,农村缺少旅游用地,导致乡村旅游无法跳出农业观光体验方面。若想妥善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按照以下两点进行:第一、以加快土地流转为基础,将农业种植和家庭农场作为主要经营体系,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真正实现劳动力的解脱。值得注意的是,若想提升种植生产效率,还需要确保其具备一定的智能化、规模化、以及机械化等特点;第二、将农民宅基地的三权分置落实到实处,倡导村民能够充分利用闲置房屋,为旅游人们提供农家乐和民宿等服务,增加效益。
总结:
         综上所述,在实施乡村振兴规划阶段,应以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理念为基础,做好乡村建设的全面调查,不断的完善与优化乡村规划思路,最大可能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建设乡村龙头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将乡村居民建设美好家园作用最大程度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崔红志. 乡村振兴与精准脱贫的进展、问题与实施路径——“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脱贫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全国社科农经协作网络大会”会议综述[J]. 中国农村经济,2018(09):136-144.
[2]钟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5):71-76+2.
[3]张利庠,罗千峰,王艺诺. 乡村产业振兴实施路径研究——以山东益客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例[J]. 教学与研究,2019(01):42-50.
[4]孔韬.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困境与出路[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6):80-85.
[5]李韬. 乡村振兴:关键领域、地方经验与实施路径——第三届中国县域治理高层论坛会议综述[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7(02):36-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