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第5期   作者:覃巽渚
[导读] 经济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
         摘要:区域经济的发展结构和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协调稳定并且相互统一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和公路交通运输之间适应性的体现。因此,要想确保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使其与交通运输之间形成适应性。本文基于交通基础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交通基础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引言
         经济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不可分离的。经济各要素形成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大环境,而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又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只有经济与交通实现功能耦合,结构相嵌,才能促进二者间的共同发展。在整体的区域经济发展当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工作人员应当加强重视,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较为长远的角度展开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促进经济发展。
1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联系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经济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的推动作用,而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于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需要依赖于内部的交通运输系统,能够为城市内部的企业发展以及人才流动提供条件促进人们积极参与的热情,并对原有的地理位置的劣势进行弥补,结合原有地理位置进行改善,加强区域之间不同位置的企业以及人才之间的交流,通过这种内部的资源整合作用,能够使得区域经济中的各要素实现有效的交流,并对不同的要素之间存在的问题实现一致性的协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但是如果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不匹配,如交通运输建设等级跟不上经济发展水平,就有可能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影响,打破供求关系之间的平衡,阻碍区域内部经济的发展。综合来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对区位可达性起到促进作用,降低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运输成本,加强区域内部资源的整体规划,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为进一步的产业经济链条的完善提供动力。同时能够构建好完善的经贸网络体系,促进制造业等企业的发展。还能够实现好区域内部的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综合发展,进一步促进城市化的进程,对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进行推动,使得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进一步降低,并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力等方面进行增强,实现经济结构优化以及资源配置,促进民生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2公路交通物流运输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对于所有的区域而言,提升对公路交通建设工作的认知,加大对公路交通的投资建设力度,能够促进该地区的相关产业以及道路交通行业的发展。达到公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经济效应,可分为间接和直接经济效应。直接经济效应能够节省运输时间、降低公路运输成本,增强运输工作的安全性;而间接经济效应指的是在区域经济空间中的合理布局,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以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强化公路交通投资建设,从而进一步对区域经济的运行环境予以优化。公路交通运输能够达到改善投资环境的效果,并且还能够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从而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3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3.1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公路交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要想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必要的区域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资金资源等之间的互通共享是前提,公路交通业是这些物质资源流动的重要载体,能够加强区域之间的各种资源共享、交流与互换,实现资源信息最大限度地整合,提升资源利用率,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通过公路交通,能够将资源带入到各个地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较差地区的经济走向,避免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严重不平衡的现象。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国家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公路体系具有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公路规划与公路网络,为城市与城市之间进行商业贸易往来提供了较多的机会,为区域经济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为经济发展落后的区域经济带来了较多的资源与商业机会,不仅极大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也缩小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3.2集聚与扩散效应
         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产生集聚效应。首先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能够降低产品、原材料等要素的运输时间与成本;另外,可以减少居民通勤的出行时间与成本,降低生活成本。其次随着各类成本的降低,本地区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吸引对运输条件有极高要求的企业进入本地区,从而又会扩大本地市场。随着本地市场的扩大,地区的经济比较优势会增强,从而又会吸引更多企业进入,强化集聚效应。再者,众多不同行业的企业进入会使得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规模经济效益显著,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不仅会产生集聚效应,还会产生扩散效应。由于区际间的要素禀赋条件是不均衡的,因此要素流动存在从报酬率低的地区流向报酬率高的地区的规律。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而言,由于本地区要素报酬率低,因此要素主要以流出为主,而交通基础设施在要素流动过程中提高了区域通达性,降低要素流动时间与成本,进而加快本地区要素的流失速度,从而导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因此落后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扩散效应要远远大于集聚效应,其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3促进地区城镇化发展,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
         我国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动农业生产,引导农村经济走出来,促进农村经济城镇化已经成为国家发展重要项目之一。公路交通设施的大规模发展,是推动农产品扩大市场的重要保障,为农产品的对外销售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改善了农产品生产与流通范围较小的局面,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集约化,构建完善的农产品销售体系。同时,改善了农村劳动力结构,将农村张剩余的劳动力进行转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了大规模的非农转移,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促进城市化体制的深入落实。
4相关建议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不能简单的用促进或抑制来概括,而是多元的。首先,会受到交通基础设施自身发展水平的影响。交通运输发展的时间滞后性是一方面,它会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呈现阶段性的变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的作用是相互影响的。当两者的发展协调同步时,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若两者不相适应,就会阻碍彼此间整体的发展。
         第一,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区域间应进一步完善交通设施体系,提升其运营有效性,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经济体系中所充当的血管的作用;第二,对于各类要素来说,根据交通设施体系与其的相关性来说,在交通设施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各区域应尽量将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发挥出来,尽可能的吸引周边各类要素,将地区的中转站转变成终点站,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促进区域要素流动。
结束语
         交通运输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者不可估量的作用,不仅能够整合以及交换区域之间的资源,同时还能够促进各个地区的良性竞争,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源,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步伐,增进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因此,应该加大公路交通物流运输的建设以及管理力度,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倩.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19(11):107-108.
[2]田晶晶.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探究[J].中国商论,2019(07):6-7.
[3]姚梦琪,许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南京市过江通道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9(03):97-102.
[4]孙娜,张梅青,陶克涛.交通基础设施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兼论民族地区高铁建设[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01):98-107.
[5]叶翀,许舒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物流技术,2018,37(12):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