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人们越来越重视在交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交通设施建设。在高等级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需要重点对路桥过渡段进行质量控制。路桥过渡段沉降现象非常频繁,常常产生桥头跳车,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必须对造成差异沉降的原因进行仔细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方法,提高路面施工质量。
关键词:路桥工程;过渡段施工;治理措施
1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的原因
1.1桥头搭板设计欠妥
通常情况下,桥头过渡段多采用的是搭板结构,在此种结构的基础下仍然经常出现桥头跳车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桥头搭板的长度是根据桥梁的长度进行设置的,但是在施工的时候,桥头路堤属于高填方位置,会产生较大的沉降量,此时搭板长度往往显得较短,起不到该有的连接作用,路面不平整,造成车辆的桥头跳车现象;第二,搭板的硬度和强度太低,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承载重量太小,容易在断板情况下,引发桥头的线形发生变化,车辆在行驶时容易出现桥头跳车现象。
1.2路基原材料的性能以及自身结构存在问题
沉降不均匀这一问题存在路桥过渡段,主要是因为路基使用的原材料自身的性能并不好,因此,路基使用的原材料是否可以满足要求,主要取决于路基填料自身的质地以及性能。如果使用的填料质地以及大小存在十分明显的差距,这时路基能够承受力的能力也会不同,最终会导致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路桥结构的稳定性。长久下去就会加剧路桥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程度,导致路桥跳车以及台阶增多等危险问题的出现。?
1.3在路桥的过渡段,压实程度并不足
在道路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因为道路的压实程度并没有达到标准,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往往会出现在过渡面,这也是十分常见的。许多因素的存在会导致在路桥过渡段出现填土压实程度没有达到标准的问题。比如压实的设施设备并不完善,工作人员的施工操作并不规范以及工程的施工环境也比较差等。除此之外,施工的程序,季节以及填土料机等有关因素也与之相关。?
1.4桥头路堤边坡防护措施不妥
桥头路堤边坡防护措施的不完善也是导致桥头跳车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桥头路堤的施工过程中,对台背路堤的填充,常用的材料为砂类、渗水性土等,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在防水和排水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桥台处很容易被积水浸泡,常常导致桥头路堤产生严重的沉降。这时设置的防护设施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
1.5桥背软弱地基处理不到位
桥背通常地处河道边,地基软弱,主要选用粉喷桩、CFG桩、排水固结等方法进行软基处理。如地勘不详,设计未选择合适的软基处理方式,或软基处理施工质量把控不到位,故而产生软弱地基处理效果不理想,达不到相应的地基承载力要求,也是桥头路段工后沉降较大的原因。
2路桥过渡段沉降治理措施
2.1提前做好过路段的施工设计
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设计路桥过渡段之前一定要到实地进行考察,保证设计的长度能够达到要求,尽最大可能的满足施工需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路桥施工的质量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设计人员还应当从科学合理的角度出发对施工进行良好的安排设计,选择合适的软基处理方式。除此之外,在工程施工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应当监督指导特殊事项,对于过路段的软路基工作人员要进行精准的沉降测试,并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之后再进行施工铺路。施工人员还应当依照我国相关的规章制度施工,在充分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之上,提高工程施工的速度。
2.2过渡段搭板的设置
在市政路桥的施工建设中,搭板设置是路桥过渡段施工的重要内容。在市政路桥运营期间,由于道路桥头及伸缩缝(桥头引道)处的差异沉降或伸缩缝破坏而使路面纵坡出现台阶引起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的现象称为桥头跳车。而桥头搭板是用于防止桥端连接部分的沉降而采取的措施。
2.3不设置搭板时的引道施工
如不设置搭板,应做好台后填筑施工,提高填料及压实质量,需做好地基处理、台后填筑的工作。
1)地基处理。为对桥头跳车加以严控,必须做好桥背软弱地基处理。目前,主要选用粉喷桩、排水固结等方法进行软基处理。按照施工具体情况,为增强地基性能,提升承载力,降低沉降,防止错台,往往选用桩基础用于桥台软基处理。在高路堤施工中如软土层较厚,因回填材料质量,软土会出现侧向挤动,并对基桩施加很大的力,导致桥台产生水平位移现象。此时将对支座、伸缩缝造成严重损害,甚至会出现桥面、桥台破坏现象。为此,应减轻回填材料,提高地基土强度,以此达到有效抵抗侧向流动的强度。
2)台后填筑。地基沉降、路基自身压缩变形与路面压缩变形是桥梁引道路堤沉降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影响最小、变形最小的为路面压缩变形,可不作考虑。为有效控制沉降,必须合理选择台背填料。要求填料具备较强刚度、良好透水性。目前,往往选用泡沫混凝土作为填料,此类材料具有极小地密度,可降低路基重量,从而降低路基沉降。
2.4对排水措施进行完善
工作人员在施工时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将排水设施建立起来。这主要就是因为地面水的下渗,聚集以及漫流等情况会对路基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所以为了使道路工程质量得到保证,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必须将城市内的道桥涵洞以及管道等排水设施进行串联,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把地面水排出在陆地的范围之外,尽最大可能提高地面水疏干的效率。
3结束语
由于我国高等级市政道路路桥过渡段施工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施工技术以及人员管理问题等。但是,我们相信,随着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进一步解决,高等级市政道路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也能够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为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也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剑峰.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处治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6):103-104.?
[2]王万顺,耿与岭.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病害的分析与治理方法探讨[J].中国煤炭地质,2015,17(5):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