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邹文清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24期   作者:邹文清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就当前国家与社会在电力方面的相关投资而言,在未来很长的时间进程中都将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因此,在未来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进程中一定要注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紧随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本文就电力系统其自动化进程在配网运作中的相关应用以及其在新技术领域方面的相关应用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系统;配网运行;应用探索
         当前我国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我国电网系统运行模式的有效更新,电网在运行工作期间通过使用高效的运维管理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网运行工作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并且为用户提供出了更加优质的服务工作。随着我国电力服务行业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张,有效提高了电力器件整体运营以及控制工作的复杂程度,必须有效提高电力运行系统的管理工作,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有效应用,来保证整个电力供电系统的高质量运行。
         1在电力系统中应用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1.1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可有效提升居民用电安全、舒适系数
         现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用电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供电不足、供电质量下降等问题也频频发生。而实时监控、收集并分析数据,是自动化技术的独特特点。通过自动化技术,可有效解决供电不足、供电质量下降等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效降低用电风险。
         1.2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可有效杜绝资源浪费
         调查发现,在日常运转中运用自动化技术,可最大程度地避免系统工作出现安全问题,确保用户安全、可靠用电。由于电网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需在用电过程中实现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耗费,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杜绝资源浪费。
         2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由于电力自动化本身是高危险的,并且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易存在隐患,因此将电力自动化系统引入配电网运行管理过程要注意是安全。安全无小事,引入过程中需要做大量的安全试验,从而不断改进技术,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提升配电网的安全性能,更好地实现配电网运行管理的安全性。
         2.2可靠性原则
         供电可靠性是配电网运行管理必须重视的问题。如果一个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靠,会造成大量的故障隐患,导致配电线路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故障。由于配电线路较长,很多时候如果某一段配电线路出现故障将很难排查到,不仅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不利于系统长期有效的运用。
         2.3实事求是原则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种类繁多,而且由于现阶段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并不是自动化水平越高的电力自动化对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就越好。需要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让电力自动化系统更好地服务于配电网的运行管理。
         3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3.1配电网运行相关数据的采集
         配电网安全运行与众多环节和设备息息相关,一旦任一环节或设备出现问题,那么配电网安全运行也会受到直接影响。

因此,想要确保配电网的安全运行,需要将配电网中各环节和设备为对象进行严格的监测,并以监测结果的相关参数为参考实现对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合理判断。数据采集和实施信息数据远程汇总和监测是配电自动化技术最基本的功能,对其予以应用可以将配电网中各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采集并监测,同时在获取到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将其发送至配电网运维管理调度部门,从而使配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控得以完成。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除了上述提到的电网运行数据监测和数据采集功能外,还能够在信息化技术支撑下推动配电网各环节和各设备间的数据共享,从而为配电网运维管理部门的运行调配提供重要辅助。
         3.2馈电线路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重点是通过电力设备和用户变电站之间形成的自动化配电线路来进行供电和管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检测故障状态下所产生的系统问题,可以将产生故障的区域进行有效的分离,同时恢复供电控制,通过故障隔离功能的有效应用,可以将局部区域所产生的故障线路进行隔断,不会对其他供电区域产生不良的影响。在构造问题处理之前需要在配电系统内部得到开关的实时性工作状态,有效保证故障处理的时间与效率。除此之外,还必须具备故障定位等方面的功能,在该方面工作中主要是通过馈线终端设备,通过电流信号和故障检测信号加以有效的确认,结合配电网内部的拓扑结构来对故障问题进行全面的判断。通过这种检测方式可以对线路中的故障隐患进行及时的排除。第二,在测量正常运行工作状态下的相关数据,可以有效实现用户检测和优化电路的运行工作状态,馈线自动化技术可以在第一时间范围内发现电力系统内部的故障问题,同时依照相应的数据信息显示来进行有效的判断,做出有效的电路保护动作,同时在该项工作中还可以充分实现远程线路监控以及馈线分段开关控制灯,可以有效提高整个线路故障的处理工作效率。馈线自动化工作关系着电网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系统网络结构,可以有效实现整个馈线开关的远程操控发挥出馈线自动化系统的性能,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合理地选择出相应的设备容量大小,并且对设备的开关进行灵活的使用。
         3.3合理调度电力
         配电自动化技术不仅推动了配电网的安全运行,而且还能基于配电网用电高峰背景下,以用户用电需求为依据实现对电力的有效调配,使得配电网供电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在用电低谷状态下,系统化的调配也是降低供电损耗的有效手段。通常而言,用电高峰和用电低谷是配电网调配必须经历的阶段,对于供电高峰期来讲,要将配电供应保障作为重点内容,从而在调配的应用下保证配电的正常供应。而对于正常供电和用电低谷期来讲,要将配电效率作为侧重内容,以此使配电损耗得以降低。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是配电网运行调配人员更好地、深入地了解配电网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以配电网运行参数的采集与分析为路径,直观了解和掌握配电网荷载程度、电网畅通程度和电网电源的分布位置等,并在此基础上推动配电网电力调配的实现,以电力供应重点区域为面向保证其供电,确保配电供应的高效化和智能化。就配电供应正常或低谷状态来讲,可以以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具有的信息采集和分析功能为手段,来剖析配电网运行参数,从而实现电力损耗数据的有效合理的获取,并在信息处理能力辅助下对配电网电力供应方案进行制定与计算,从而使配电网供应的电能损耗在原有数据上得到显著的降低。
         4结语
         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开展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提高整个配电网的运行工作效率,以及保证电网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实现我国电力工程的良好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寒松.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与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9):188-189.
         [2]文武.浅谈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7):106-107.
         [3]李兴旺.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安全运行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6):116.
         [4]陈凯,戴建.基于供电可靠性下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探讨[J].南方农机,2017,48(23):164+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