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对电力系统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对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稳定与可靠程度的要求变得更高。构建完善的电力配网管理体系并采取合理措施,提高电力配网管理技术的运行和维护水平至关重要。
关键词:电力配网;管理运行;维护
1电力配网现状
电力配网系统是确保城市经济有效发展的关键因素,与城市经济、居民生活质量及城市环境等方面的提升有着直接关系。可以说,优质的电力配网结构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大多数城市的电力配网皆存在尚需完善的问题,如供电设备老化现象明显,导致城市断电与电力事故时有发生。电力配网发展受阻不仅会导致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下降,还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配网设备和配网结构。电力企业也应提升自身配网管理技能,确保电力配网实现高效运行,步入低耗高能发展道路。
2电力配网管理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2.1电力配网的结构不够合理
电力配网安全运行的关键就是要有合理的配网结构,如果配网线损率很高的话,那么必定会对电力配网管理带来很大的问题。所以在接下来的电力配网建设过程当中,需要加大对于配网结构规划设计的重视,不断对配网结构进行改进完善,线损问题会造成极大的电能损耗,这无疑会对供电的可靠性带来极大的不利干扰,如果不及时对线损问题加以重视和解决的话,那么还可能在接下来的运行过程当中产生一些安全隐患,造成更多的问题和损失。所以,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对配网的结构稳定加以重视,减少损耗,提高电的利用效率。
2.2配网设施不完善
电力配网的持续稳定运行可以保证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各行业的稳定运行。如何采取科学的对策来尽可能优化配网运行效率,是现阶段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当前,国内电力企业获得了较快发展。然而,由于其他因素的制约,电力配网管理效率不高,电力企业自身基础设施的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对于电力配网建设而言,为保证其满足自动化建设要求,常常会把终端设备放置于室外。然而,由于室外客观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对设备的实际运行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部分设备的管护工作没有得到及时开展,导致电力设备产生故障,且在故障发生后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配网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各行业的日常生产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此外,部分电力设备开发商不明确电力配网设备的管理流程,产品调试不具备专业性,影响设备的实际使用寿命。
2.3管理机构相对落后
配电网系统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缺陷就是管理不当,这也是阻碍配电网正常运行的一个主要因素。管理工作不到位、人员工作目标模糊都会对配电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如果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无法明确具体的目标,那么整体的工作积极性将会受到很大的打击,长此以往人们的逐渐养成倦怠懒散的情绪,这些都不利于正常工作的开展。很多工作管理者不够明确自身的任务范围,无法实地将工作进行落实,同时企业的管理机构还存在弊端,这些不但会阻碍正常工作的运行,还能够威胁到人们的自身安全性,大大增加工作风险。管理工作开展不当增加了我国电线的损害概率,这一问题应该是提高管理工作水平时首要解决的一项重点,目前很多人员看到这种问题置之不理,不积极主动的进行解决,给日常供电带来了很大的不变。现如今配电所需要的相关材料质量不达标,难以负担得起当下人们的实际用电需求,经常会由于材料质量不达标而造成短路情况,大大降低了缆线的使用寿命,企业如果额外进行专业维修的话会耗费很大一部分资金,这样下来前期投入也就变得更多,增加了企业的效益风险。
3电力配网管理运行维护的具体措施
3.1对电力配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在我国城市化的建设过程当中,电力配网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的,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不仅会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而且对于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也是大有裨益,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电力的高水平输送,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社会对于电力的实际需求,促进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电力企业需要将10kV配电网结构进行合理设置,在专业技术发展和专业人才的招聘上加以更大的资金投入,企业内部也要不断地进行电力系统优化,针对电力配网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来不断地进行技术优化,从而可以实现对配网线损的有效控制,避免产生更多的电力损耗,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3.2完善配网设施配备
电力配网属于综合性系统,包含很多不同的电子电力设备,如基础设施、电气设备、调度和监控设施等。这些设备的设计配置及其自身的实际工作状态、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力配网能否持续稳定运行。因此,在电网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当真正关注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进一步提高资金投入和科学选择设备的前提下,不断完善调度设备和监控设备。完善电网运行设备设置时,必须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和管理维护需求,从电力配网运行过程中的漏洞与问题出发,制定科学的预防对策,为电力配网的稳定运行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对于调度设备,应当依照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进行实施。比如,在倒闸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具体流程和顺序进行,禁止盲目调整操作步骤,以降低各类设备的故障发生概率,保证电力配网的正常运行。
3.3健全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解决电力供应的稳定问题,同时改善电力配网的运行质量,减少成本的投入。首先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能够对出现的问题有很好的应对措施,明确职权问题,避免出现职责不明确的情况。其次,加强配网运行阶段的管理力度,例如对管理人员实行区域承包制度,按照要求对区域内的设备进行维护与监控,保证出现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最后,对配网线路进行全面的维护管理,因为配网线路铺设较长,维护所需的时间也比较长,因此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定期进行线路维护。在维护过程中,应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发生失误。
3.4加强配网技术
可以从多方面对配网技术进行加强。首先对企业员工的配网技术水平进行提升,定期组织专业技术培训与考核。因为目前配网工作还是以人力为主,自动化水平较低。面对危险性比较高的电配网工作,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必要的,这样才能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其次,对现有的设备进行优化,并且使用大量的新设备,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配网工作的效率。同时提高对配网设备的维护周期,比如对电路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及时的排除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保证配网运行的安全稳定。还需尽快的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操作,从制度上简化管理,加强工作效率。
结语:
电力公司需定期或者是不定期地对电力配网管理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其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旦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这些影响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这样不仅可以促使电力配网在运行过程中的整体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可以保证运行维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严玮琼.电力配网技术的问题及维护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9(18):182.
[2]马伟兵,卢广莉.配网运行维护管理关键问题和解决对策[J].南方农机,2019,50(8):137.
[3]武建忠.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策略[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3):62-63.
[4]陈平.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J].自动化应用,2019(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