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浅析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骆辰僖
[导读] 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使得土建施工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摘要: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使得土建施工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而且在降低成本以及提升土建工程规范化水平方面有显著功效。本文首先介绍模板施工技术特点,指出了土建工程模板施工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旨在提高模板施工质量。
         关键词:模板施工技术;土建工程;应用
         土建工程项目若要获得更高的效率及质量,就应当致力于施工技术的优化以及土建施工的管理,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土建施工问题处理效率,带来更高的项目效益。而模板施工技术的完善及广泛应用,对于土建施工工序有着很好的简化作用,使得土建施工效率显著提升,工程成本也得到了更好的节约效果。所以,土建施工单位要重视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及研究,并不断改进和发展模板施工技术,实现土建施工效率更大提升。下面将针对模板施工技术特点、存在不足及改进措施展开详述。
一、模板施工技术特点分析
         (一)要保证与施工图纸的一致性
         在土建工程中,要发挥设计图纸的作用,对模板施工技术实施提供可靠依据,并保证实际模板施工效果与施工图纸相一致。由于模板施工技术应用的各个环节是有这紧密关系的,如若模板施工未按有关规定实施,难以保证施工环节间的关联性。所以,在模板施工中要重视施工图纸的应用,促进模板施工有序开展。
         (二)做好材料保管与应用工作
         由于在模板工程中,多数材料的生产均是定制的,所以要重视模板材料的保管工作。在模板体系中,不同材料会对应不同的位置,若部分材料出现质量问题,会拖慢模板施工的进度。要加强模板材料的质量验收,尽可能早的发现模板材料问题,还要做好材料的保管工作,避免因存储不当而损坏模板材料质量。
         (三)模具制作中要保证数据的测量精度
         由于土建施工中所用的模板多是特制的,模具的制作很是关键,若在数据测量上出现偏差,很容易造成模具生产质量的不过关,也就对模板材料质量构成威胁。所以应重视数据测量工作,对于所需数据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尽可能保证足够的测量精度,避免在模具测量数据中出现问题。对于预制模板质量也有较高要求,应当保证其不漏浆、易脱模、不跑模等特性,特别是模板倒角位置的处理,要确保该处的混凝土能够达到设计强度要求,避免出现预制构件质量问题。对于模板制作原材料的质量及用量也有要求,要以重量进行配比,还要经过足够时长的搅拌,提高材料混合质量。可充分利用自动振捣设备,能够保证混凝土预制件的质量,减少其中气泡、缝隙的存在,还能够有效预防人工振捣的劣势,对于预制构件质量提升很是关键,这样还能保证在脱模后的质量效果。
二、模板施工技术应用的不足之处
         (一)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
         在模板施工的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数据收集这一流程,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工程要求来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模板施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将施工涉及到的各个部分重新组合,在此基础上选出一种合理的组合方案用于施工中,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与此同时,在进行施工建设时,通常还会涉及到一些技术方面的操作,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比如说施工各部门的模板需要详细的材料数据,如果不能落实好这个工作,很难将数据与工程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在使用该技术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工程问题,甚至增加施工周期和相关的成本投入,与使用模板技术的初衷互相冲突,严重影响了施工的正常进度。
         (二)结构承重存在问题
         在进行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难免会产生一些工程上的问题,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结构承重问题,由于在考虑外界荷载作用时出现疏忽,导致建筑的实际承重不能满足工程上的需求,承载水平较差。

通常来说,对于不同的建筑位置,其对应的承载力需求也是各有不同,首先需要保证主要承重结构的稳定性,这个过程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复杂,一旦处理不好这一问题,会对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施工单位需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当涉及到一些次要承重结构时,一旦出现问题相对简单,工作人员能够很快做出相应的调整,尽可能的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三)施工质量存在问题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模板施工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比如说施工材料存在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导致模板施工质量变差。在模板施工过程中,质量保证是第一位的,要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等,便于后期工作的进行,减少土建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三、模板施工技术的优化措施
         (一)保证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并做好复核工作
         在获取数据时,相关人员一定要做好对施工环境的考察工作,在对施工环境有着足够了解的前提下便于开展下一步的工作。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设计人员应当尽可能的参与到实地考察中去,收集真实有效的数据。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一定要明确工程任务和基本工程需求,对数据进一步核实,一旦发现其中不合理之处应当及时纠正。通常来说,由于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工作需求,所以设计人员需要及时对相关数据进行更新。一旦数据的可靠性和及时性不能得到保证,工程设计的质量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设计人员面对不同问题时应当及时做好数据收集和计算工作,提高应对复杂工况的能力和水平,进而保证施工质量。
         (二)对其结构承重进行细致研究
         为更好的掌握结构的承重特点,应当重视数据的收集及分析工作,多方面的收集模板施工相关数据及参数,并进行细化整理工作,这能够为模板承重实验的数字模拟提供数据基础。模板结构承重试验的实施,通常会采用数字化建模的形式,要符合模板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并且还要具备施工模拟功能,然后根据模拟的情况可以帮助人们分析其结构承重能力。需注意的是,首先是模板模型的搭建,要充分考虑各类环境因素,如土质、气候等,还要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信息化的仿真模型,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参数予以调整,确保模板结构模型构建的准确性。在模型构建及仿真模拟过程中,应有模板结构设计人员的参与,便于给出修正意见。同时,对于结构承重试验的结果,要有效的利用其来,使其在模板结构施工设计中充分的考虑,实现模板设计的有效优化。
         (三)加强模板施工质量管理
         首先来说,土建施工单位要重视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要配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人员,并且其本身不仅要熟悉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还要具备一定的施工管理经验。其次要重视模板施工材料的管理,要保证所选建材质量及规格的合理性,杜绝质量问题材料产品的存在,并且还要重视模板施工中材料质量的检验与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材料质量保障体系。最后要完善模板施工现场监管,要发挥质量监管的重要作用,做好施工监督工作,要求现场作业人员认真记录施工数据,以便于后期质量问题能够有效的溯源以及追究责任人,能够有效的提高模板施工的质量。此外,对于模板施工监管工作来说,要以相应的施工要求及规章制度为依据,及时发现模板施工存在问题,并督促现场作业人员整改,有效提升模板施工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节能环保施工,还能够提升工程精度、质量,有利于材料成本的节约。但其在施工中仍存在,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及模板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等问题,而且结构承重设计也存在问题,所以要保证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并做好复核工作,对其结构承重进行细致研究,并加强模板施工质量管理,切实保障模板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大磊.刍议土建工程模板高支撑架的设计与施工技术[J].中国标准化,2019(22):159-160.
[2]靳治强.土建工程模板高支撑架的设计与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8(12):106.
[3]曹国祥.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02):31-32.
[4]何正伟.土建工程模板施工的技术控制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5(10):63+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