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生活用电增加的大环境下,为了保障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我国近年来加强对电网事业的建设。电力系统作为电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生活的安全,因此,要加强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尤其是要加强对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本文通过对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内容进行阐述,深入分析当前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而指出有效加强其安全管理的措施,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安全发展。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
引言
电力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其中也包含着大量的电力设备,在电力设备的作用下,人们才能够很好的享受电力资源带来的便利。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其运行状态不但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也是实现安全用电的保障,一旦电力系统不稳定,则有可能出现跳闸、短路等问题,或是其他形式的电力故障出现,轻则会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重则会引起用电事故,危及人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因此必须要做好电力安全管理工作。
1.影响继电保护安全性的主要因素
1.1软件因素
软件是对系统内各项硬件进行控制、保障继电保护能及时触发的核心,而若软件设计在逻辑上存在问题时,那么继电保护系统就很有可能无法识别部分故障,进而导致故障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引发大型安全问题或直接导致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转。除此之外,若系统软件自身在可移植性、可扩展性等方面不能满足要求,那么随着系统功能不断增多、智能化及自动化水平持续上涨,软件体系将会不断扩大,过于庞杂的代码体系将导致更多问题出现,各类问题层出不穷,继电保护系统的有效性必然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1.2人为原因
安全管理人员在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工作人员的职责是需要熟悉工作流程以及对继电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具有理论和实践基础,能够及时发现电力系统故障点,并找出故障原因,遇到突发情况可以进行相关应急措施。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很多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没有明确的职责,也没有相应的安全管理能力,缺乏系统的相关管理知识,因此经常会出现一些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一旦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到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甚至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造成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也威胁着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1.3设备原因
设备属于安全管理工作重要对象,但是设备故障问题是频频出现的,产生设备方面的问题因素众多,可以在很多角度划分。例如,设备质量先天不足,就会增加运行期间出现故障的几率,也会相应的提升管理工作难度以及管理任务量 ;选择设备期间,未严格的控制设备质量,引发有缺陷的设备投入应用到系统内,产生众多的安全隐患,影响到系统整体安全性 ;或者运行设备期间,一些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也能够破坏设备以影响到性能,最终影响到整体系统运行效果等等。
2.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2.1加强人员培训,提升继电保护技术水平
为进一步规范继电保护现场标准化作业,供电公司应聘请专业人员,结合工作实际,针对主变压器、线路、断路器及电抗器等保护装置,进行定检工作、整组传动试验工作、继电保护消缺及升级等工作。
继电保护现场作业安全措施布置一般原则,保护定值调整,消缺工作二次安全措施布置原则,继电保护现场作业典型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等方面,需对员工进行深入培训。实操培训主要针对厂用保护装置、线路保护装置及发变组保护装置的相关保护功能进行功能校验和故障缺陷操作。培训中心继电保护实训室的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班组成员可根据日常工作内容选择相应的保护屏进行实训。通过多次消除故障与设计故障的练习,加强对保护装置的认识。
2.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制度,实现标准化作业,从整体上降低事故的发生率。相较于其它工作而言,对电力系统的维护可以说是危险职业。在日常的继电保护工作中,常会因为作业中安全设施的不完善以及工作人员的不标准操作,使得继电保护工作安全事故频发,造成财力、物力、人员的损失。通过日常开展“五查”、标准化工作,加强继电保护安全管理人员的日常作业规范,还可以编制相关岗位的标准作业指导书,从日常工作中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实现安全管理。
2.3重视安装调试保护装置
确保电力的自动化正常运行,除了制度问题,其首要关注的当属继电保护的装置设备运行是否稳定,其质量是否过关,此外也要做好保护装置的选型、调试和安装工作。开展工作时,要严格遵守电力线路的施工,以保障电力系统的顺利、平稳运行。调试、安装电力设备时,要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尤其是设备安装、电力系统的后台监控等各部分,每一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都是紧密相连的,缺一不可,因此任何部分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电力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合理的分工合作能够有效保证调试和安装效率和效果。此外,要确保调试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就要不断构建、完善数据库,高度重视数据的收集、归纳、录入和整合工作,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可靠性。
2.4应用智能电网的通讯技术
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正常运作期间采取通讯技术,维护电网各项数据信息有效性,达到通信技术的互动性以及及时的传递信息。应该形成健全的通信系统,具备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特点,使得智能电网高速发展。构建起高速双向通信系统以后,智能电网多次自我监测和校正,采取科学信息技术实现自愈功能。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能够实时的监测各种扰动以及展开补偿,科学分配潮流防止扩大事故。高速双向通信系统内科学的实施智能电子设备、智能表计等设备,提升智能电网的服务水平。
2.5强化应急安全管理工作
提升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做好应急管理准备,比如:设置应急处理机制以及时做出反应、预备全新设备以取代故障元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以进行紧急修复等,通过一系列应急措施来最大程度的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结束语:综上所述,电力作为社会生产、生活所需要的重要资源,对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伴随我国社会用电量的增加,电力自动化成为当前电力运行的最佳形式。为了确保我国电力事业的正常运行,继电保护作为电力自动化的重要内容,加强其安全管理日益成为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改善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现状,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丕富.浅析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1):137-138.
[2]李焕琦.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探讨与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01):126.
[3]张琳娜.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05):25-26.
[4]车朝刚.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对继电保护安全性的保障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01):17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