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地铁车站风管穿墙钢制防护套管(以下简称钢套管)安装常见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为其它工程项目风管穿越墙体、楼板等防火构件钢套管安装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管穿墙;钢套管;安装质量
1、引言
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是建筑物防止火灾扩散的安全防护结构,当风管穿越时不得破坏其防火性能。为避免发生相邻房间、房间与走廊等区域之间因风管穿越封堵不到位发生相互串烟、串火的情况,《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通风验规)第6.2.2条规定:“当风管穿过需要密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必须设置厚度不小于1.6mm的钢制防护套管;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采用不燃柔性材料封堵严密”,其中不燃柔性材料宜为矿棉或岩棉,此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地铁工程作为大型市政公用工程,更需严格执行。目前地铁车站设计文件中均要求所有穿越隔墙、楼板的风管设置钢套管,常用的钢套管安装封堵方法如图1。
尽管地铁车站钢套管安装内容简单:开孔、安装钢套管、对缝隙进行封堵,但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质量通病,影响墙体、楼板的防火封堵效果和风管安装与设计的符合性,存在一定的安全质量隐患。本文将以地铁车站风管穿墙钢套管安装为例,具体分析风管钢套管安装的常见质量通病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其它工程项目风管穿越墙体、楼板等防火构件质量通病防治提供参考。
.png)
图1 风管穿墙钢套管安装详图
2、地铁车站钢套管安装常见质量通病
2.1、防火封堵不到位、不密实
.png)
图2 钢套管与墙体之间未封堵 图3 钢套管与风管之间未封堵
(1)由于钢套管侧面、顶面空隙较小操作不方便,安装钢套管后未用水泥砂浆封堵,如图2。虽然墙体抹灰、粉刷后外观难以分辨封堵与否,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外部粉刷层剥落、孔隙外露的情况,并且粉刷层不具防火功能。
(2)车站设备区风管穿墙的部位较多,风管安装后未封堵的情况时有发生,如图3。另外,风管与钢套管之间外表面20mm以内的空隙一定要采用矿棉或玻璃棉填实,不能使用防火泥,因为防火泥质地柔软、可塑,无法保证密实度。施工过程中有全部采用防火泥封堵或仅用防火泥将表面封堵的情况发生。若封堵不不到位,风管与钢套管之间的空隙也是串烟、串火的通道。
(3)钢套管最佳截面尺寸确定原则:复合风管各边外放30mm;镀锌铁皮风管的接口可能穿过钢套管,考虑法兰高度,各边外放50mm。若钢套管比最佳尺寸大得太多,风管与钢套管之间的空隙太大,会导致后期难以封堵密实。
(4)风管安装、墙体砌筑分工时,钢套管与砖墙之间风缝隙由装修专业封堵,钢套管与风管之间的空隙由机电专业封堵。现场施工时,两个专业之间沟通协调不到位或通风专业未把封堵要求具体向装修单位交底,会导致钢套管与墙体之间的封堵质量不满足设计要求。
2.2、钢套管尺寸、位置、标高与风管不匹配
钢套管尺寸(此处指偏小)、位置、标高与风管要求相差较大时,已安装的钢套管无法使用,必须二次开孔;若两者相差不是很大,可考虑减小风管截面积、风管需改变设计路径或增加弯头、乙字弯等局部阻力构件的方法。无论是减小风管截面积还是更改风管路径,或者是增加局部阻力构件,均增加了该通风系统的阻力损失,不利于通风系统节能,均需设计单位复核该系统通风机的风压能力。而且,在设备区机电专业管线密集的区域,改变风管路径的可行性是比较低的,这给机电安装单位带来一定的难度。
3、地铁车站钢套管安装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导致钢套管尺寸、位置、标高与风管不匹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专业之间沟通、协调不到位
(1)设计阶段专业分工时,风管穿墙留孔在建筑专业施工图中体现,钢套管为通风专业图纸内容,若通风专业与建筑专业之间沟通不及时,导致钢套管实际位置与风管不适应。比如通风专业未在建筑专业出图之间提出开孔条件,抑或调整风管位置、标高、走向后,未及时向建筑专业提供修改部分的墙体开孔条件;或者建筑专业修改房间布局、隔墙位置后未通知通风专业按新版建筑底图修改。
(2)施工阶段,风管安装单位与装修砌墙单位沟通不及时、协调不到位也会影响钢套管安装的准确性。比如,安装单位现场复核风管位置、标高发现和设计有出入需按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却未及时通知砌墙单位,或砌墙单位发现按风管安装单位要求开孔不合理、与其它土建构件有冲突,却不通知安装单位核实修改。
3.2、各专业施工误差及验收标准不统一
各专业施工误差及验收标准不统一是指地铁车站土建、装修、通风三个专业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施工误差,而误差允许值不相同,即验收标准的不统一。通风验规中要求风管的位置、标高、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未对安装偏差给出具体数值的规定,但土建专业层高±10mm偏差、板墙截面尺寸﹣5~+10mm偏差是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规定的,土建误差影响房间净高,从而影响风管的布管空间,误差太大可能导致后期风管安装时层高不足需压缩风管高度的情况发生;另外,装修专业的砌墙、铺装、粉刷等也存在误差影响,比如公共区瓷砖地面允许找平层标高±8mm的偏差,从而影响地坪标高,继而影响建筑净空。
此外,墙体砌筑过程中受砌筑砖模数、灰缝宽度(9~12mm)控制的影响,不能保证钢套管底标高正好与通风专业要求一致。
3.3、施工工序不合理
钢套管是嵌入墙体的,通风管安装和墙体砌筑两工种之间存在交叉工序,一般是通风安装单位将各面墙上的留孔数量、尺寸、标高提供给装修单位,装修单位砌筑到相应标高时将钢套管安装到位并完成钢套管与墙体之间空隙的封堵,然后通风专业吊装风管,并完成风管与套管之间的防火封堵。若二者工序安排不合理,很容易导致钢套管实际位置与风管标高不匹配。此工序要求通风安装单位提给装修单位的孔洞数量、参数完全正确,后期风管安装时钢套管已安装完成,若位置不合适需重新二次开孔或风管变更。
3.4、工人技术水平不足
工人技术水平包括土建、装修、风管安装工人的技术水平,技术水平不足容易造成施工过程中误差控制不严、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4、地铁车站钢套管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以上对地铁车站钢套管安装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若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可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
4.1、加强专业之间的沟通、协调
设计阶段,通风、建筑专业之间应加强沟通、协调,通风专业及时向建筑专业提留孔条件,深化设计过程中修改风管位置、标高、走向要及时提供修改部分的开孔条件;建筑专业要将通风专业的孔洞全数、准确地在施工图中体现,修改房间布局、隔墙时及时通知通风专业复核是否修改开孔条件。施工图校审阶段做好专业之间的图纸会签工作,不流于形式,通风专业认真核对建筑图纸孔洞尺寸、位置、标高,建筑专业核实通风专业建筑底图房间格局是否为最终版本。
施工阶段,通风安装单位与装修单位相互核对,有变化需及时告知对方。通风专业应将本专业的钢套管数量、参数详细的提供给装修单位,装修单位预留孔洞发现有问题时,应及时与通风安装单位确认后再施工。
另外,机电安装单位风管安装前应对现场标高、土建结构尺寸等进行复测,并运用BIM等仿真软件,对各专业管线、装修墙体、土建结构进行三维建模、碰撞分析,现场有冲突的地方及时与其它专业沟通、协调。
4.2、控制施工误差、做好技术交底
土建主体结构、装修、机电专业现场施工时,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应尽职尽责,努力做好现场施工质量把控,减小各专业施工误差,确保土建构件位置、尺寸偏差在规范、设计允许范围内,并尽量缩小偏差值;装修单位砌墙时可选用砖、砌块组合,减小砌筑砖模数对钢套管安装标高的影响。
另外,机电安装单位应对装修单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将通风专业的具体要求、误差控制及时告知装修单位,并在装修单位砌墙过程中复核确认,并及时做好专业之间的交接验收工作。
4.3、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通风安装单位要根据施工经验,善于总结分析,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小二次开孔或修改风管参数的情况发生。如可先将墙体砌筑至一定标高,安装墙体以上所有风管,将钢套管套入风管,封堵套管与砖墙之间的空隙并完成剩余墙体砌筑,完成风管与套管之间空隙的封堵,此施工工序的所有钢套管尺寸、位置、标高均与相应风管匹配。
4.4、提高工人技术水平
通过技能培训、施工技术方案交底、班前会议等形式,增强施工工人能力水平和质量意识,督促工人严格按照规范、设计图纸施工,避免完全按照经验、施工过程随意。现场各专业质检员、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尽职尽责,对钢套管安装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把控,确保钢套管安装质量。
5、结语
工程中风管穿越防火构件钢套管安装时质量通病时有发生,只有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从设计源头抓起、注重细节,在施工中提高工人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增强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管理人员责任心,才能确保钢套管安装质量。
参考文献
[1] GB50243-2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7.
[2] 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3] GB50203-201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 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