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松山特长隧道引起的贯通误差估算问题,在规范、规程和设计等直接控制指标的基础上,根据误差理论推导出间接指标,以便对整个贯通施工进行质量控制,从而保证隧道的顺利贯通。本文以松山隧道为例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贯通误差估算对公路隧道贯通工程的重要前瞻作用。
【关键词】:松山特长隧道;控制测量及贯通;贯通误差估算;
一、工程概况及说明:
延庆至崇礼高速公路松山特长隧道工程河北段始于京冀界附近,重点位于金家口村村南,隧道左幅ZK13+242.119-ZK20+486,长7243.881m,右幅K13+248.085-K20+460,长7211.915m,布设两条斜井,1号斜井长900.994m,2号斜井长1099.146m。根据施工组织安排,2号斜井进入正洞后左洞同时向崇礼和北京方向掘进施工,右洞向北京方向掘进施工,为指导和控制该隧道的施工,确保隧道顺利贯通,避免贯通误差过大,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控制测量方案并对其贯通误差进行估算,显得尤为重要。隧道的贯通误差主要来源于洞外和洞内控制测量精度,本工程施工前已经对该洞外控制网进行了复核并报监理审批,本方案仅对洞内控制测量进行设计并进行相应的贯通误差估算工作。
二、隧道洞内控制测量:
1、贯通误差控制指标: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中对于公路隧道贯通误差、贯通中误差的基本要求,对施工误差进行控制,各种误差控制和要求详见下表1、表2。
.png)
.png)
2、平面控制测量设计:
(1)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等级的确定:
根据相关测量规范要求,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应根据隧道两开挖洞口间长度按下表3选取。
.png)
延崇ZTI标2号斜井口距出口、距河北段1号斜井口之间的长度均超过5km,所以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应按照三等导线网进行测设。
(2)洞内基本导线网的布设:
依据松山特长隧道的实际情况,将右洞布设成对称交叉导线网,作为隧道的洞内控制网,如图1所示。
.png)
左洞内布设成单导线,通过人行和车行横通道与右洞的导线网联测,从而进行检核。洞内导线边应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长边,边长宜近似相等,根据本隧道实际情况,洞内导线边长不小于150m,右洞的导线点成对布设,横向间距2m以上。
(3)洞内导线测量采用的仪器和精度:
为了提高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测量仪器采用俫卡TS09全站仪,该仪器测角精度为0.5″,测距精度为±(1.5mm+2ppm)。洞内控制测量按三等导线精度,角度采用方向观测法分别观测4个测回,距离采用对向观测法各观测4个测回,测回间的较差满足规范要求时,取用平均值进行坐标推算。内业计算时统一投影到1000m高程面,并采用南方平差专业软件进行严密平差。
3、高程控制测量设计:
延崇ZT1标2号斜井口距出口之间的长度超过2000m、距1号斜井口之间的长度接近2000m,查阅相关规范后,为统一起见,洞内高程控制测量应按二等水准网进行施测。仪器采用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洞内高程控制测量应采用往返测进行,每隔200m左右设置一水准点,形成良好检核条件,往返较差应符合规范中二等水准测量的限差要求。
三、隧道贯通测量误差估算:
根据施工组织安排,延崇ZT1标松山隧道有两个贯通面,一个为松山出口与2号斜井之间的贯通面,预计在K19+090处,另一个为2号斜井与1号斜井的贯通面,位于K15+870.085(标段分界点)处,隧道贯通误差分别按这两个贯通面进行估算。
1、洞内平面贯通误差估算的方法
根据洞内平面控制测量设计,应按下列公式计算贯通面上的横向中误差。
.png)
2、松山隧道出口至二号斜井贯通面误差的估算(相关计算数据见下表5)
.png)
据上表可知产生的总的横向贯通中误差为:
.png)
该数值小于隧道洞内控制测量对横向贯通中误差影响值的限值(65mm),满足规范要求的贯通精度要求。取2倍的中误差作为预计贯通误差,则松山出口至2号斜井贯通面上的横向贯通误差值预计为0.1128m.
3、二号斜井至一号斜井(标段分界点)贯通面误差的估算(相关计算数据见下表6)。
.png)
据上表可知产生的总的横向贯通中误差为:
.png)
该值小于隧道洞内控制测量对横向贯通中误差影响的限值(65mm),满足规范要求的贯通精度要求。取2倍的中误差做为预计贯通误差,则二号斜井至一号斜井贯通面上的横向贯通误差值预计为0.1132m。
4、洞内贯通误差补充说明:
本文在进行估算时所取的测角中误差Mb=1.8″,是三等导线的测角最低精度要求,实际采用测角精度为0.5″、测距精度为±(1.5mm+2ppm)的俫卡TS09全站仪进行洞内控制测量,实际测角中误差Mb 可小于1″,同时洞内根据通视情况布设尽可能长的导线边,故实际横向贯通误差应比本设计中的估算值更小。
四、结语:
本文以松山特长隧道出口和一号斜井为例,对隧道施工测量的贯通误差估算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测量误差理论推导出间接控制指标,以此在施工前控制测量阶段完成了对整个隧道施工测量中的贯通误差估算,最终实现达到对整个隧道贯通偏差有效控制的目的。本文所讲述内容,对公路长大隧道贯通误差的估算很有借鉴意义,希望能够对此类工程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毅才.《隧道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3]李章树、刘蒙蒙.《工程测量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4]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