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建筑行业所占自然资源比重较大,为使建筑行业持续化发展,推出建筑行业工业化,而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有助于工业化的发展,其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等特点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加快了施工进度。并且,传统的建造方式已不符合工业化建筑的标准,存在很多弊端,如:建筑设计的各专业不系统、难以优化;设计、生产、施工不协同、严重脱节;技术、管理、市场不统一、各自为政等。与预制装配式建筑相比,资源浪费较严重[1],故装配式价值建筑的发展是有望占据行业前头的。
关键词:公共建筑;装配式装修;综合施工
引言
装配式建筑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不仅降低了建筑工程施工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为建筑工程提前竣工奠定了基础,还减轻了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设计压力和工作负担。为工作人员营造了更优良的工作环境的同时激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打下稳定并牢固的基础[1]。由此可见做好装配式建筑的相关工程是十分必要的,相关企业应当尽快解决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融合问题。通过先进的BIM技术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和物资消耗,为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的协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是主要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研发的一种技术,能够将数据信息直接转化成直观的三维模型,为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带来很多的好处,还能通过自身的信息整理功能将装配式建筑所需的原料规格及数量计算出来,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工作难度,同时为企业提前做好原料采购工作提供了依据,切实提高了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整体工作效率,为缩短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奠定基础。BIM技术又叫做建筑信息模型,顾名思义它能够将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信息数据化,提高了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改变了建筑工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对接存在偏差的情况,为对接准确度的提升提供支持和帮助[2]。以某装配式建筑工程为例,该工程在研发出设计方案后将详细的数据输入到相关设备中,然后通过BIM技术合成出了预期的装配式建筑模型,然后通过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探讨与交流,确定了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最终的施工方案,实现了实际建筑与预期建筑无偏差施工,增加了该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为其他企业顺利引入BIM技术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帮助。
2 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问题分析
2.1装配式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标准体系不完善,深化设计程度不够。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处于发展初期,设计标准不完善,没有统一的规定,设计质量不过关,设计效率低下,对项目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此外,设计阶段构件质量不过关造成后续施工的复杂性,各环节无法正常衔接,影响项目的整体施工效率。
2.2解决办法探究
深化设计对装配式建筑而言是一个关键环节。预制构件深化设计赋予构件完备的信息,有助于后续施工对构件信息的提取[9]。针对BIM技术应用于预制装配式建筑制定更专业、更细化的BIM实施标准,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每一个“零件”进行更精确的深化设计。
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深化设计阶段。将BIM模型进行模块化拆分,也有助于后期各个预制构件和各个预制设备之间的拼装;预制构件的单价化有助于BIM标准和预制装配式标准的完善,在深化设计阶段严格按照各专业各构件的设计规范建模,使预制构件更接近BIM标准和预制装配式建筑标准[10]。此外,BIM技术应用于预制构件深化设计阶段,有助于构成利用性较高的构件族库,便于后续项目的应用。
3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它不仅能全方位全天的监测和控制施工过程,它还能随时某阶段的合成施工模型,为施工人员顺利完成施工并缩短施工进度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它还能够通过扫描实际施工情况为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建议,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负担,同时消除了施工人员主观感觉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影响,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水平和效率的顺利提升扫除障碍。
3.1实现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动态化全方位管理
BIM技术能够通过自身的相关功能实现动态化全方位管理施工场地的目标,因为BIM技术能够借助相关的数据信息建立与施工对象的联系,这种联系将实际的施工情况传达到相关设备中,BIM技术通过这些设备中的信息合成实际施工的三维模型,为相关工作人员定期监督施工进度提供直观的信息。除此之外BIM技术还能够通过动态化全方位的管理计算出施工过程中需要投入的资金成本,为企业节省更多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提供帮助。
3.2利用BIM三维进行一次深化设计
由于装配式建筑是工厂生产,现场拼装,所以一旦图纸设计在现场安装不上,构件将会被报废,由此会造成巨大的成本损失,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三维模型进行预拼装,检查构件的外形尺寸、预留连接钢筋、钢筋套筒、连接金属波纹管及预留洞口等是否正确。采用三维模型进行构件拆分,可以直接进行拆分,拆分完成后不用进行再次拼装,节约设计时间。通过三维模型可视化检查构件的外形尺寸、预留连接钢筋、钢筋套筒、连接金属波纹管及预留洞口等是否正确,直观快捷。
3.3 BIM三维进行二次深化设计
利用BIM进行构件图设计,由其具有可视化的优点,所以设计出错率小。之前每个项目的每一种构件类型都需要进行模具设计,当有了三维BIM的构件图模型后,可以直接运用三维构件图进行模具设计,节约重新设计构件三维模型的时间,也避免了再次通过二维图画三维图产生的错误。在装配式建筑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构件库,便于后期项目的调用,所以采用三维BIM进行构件图设计,既能与三维的构件拆分衔接,又能建立企业构件库。
3.4 BIM技术在运行维修阶段的应用
据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建筑在生命周期中的费用消耗都来自使用阶段,每个建筑平均使用时间超过7年,其产生的费用会远远超过建筑本身的造价,所以建筑费用消耗一直处于不均匀增长状态。为了促进运营商经济效益的提升,需要采取专业的建筑运营维修管理,装配式建筑进行设备维修时,需要多次收集信息,但由于收集的信息较多,经常会出现遗漏的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根据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逐步的去解决这些问题,要不断地创新信息化管理理念,建立一个完善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机制,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和水平,最终,使得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工程质量都能够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博,佟晓超,昌文芳.装配式建筑PC部品部件认证技术探讨[J].混凝土,2019(12):129-135.
[2]兰国权,邹世洪,周健.多层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施工技术研究[J].重庆建筑,2019,18(12):54-56.
[3]张石淋.关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36):118-119.
[4]郭军.装配式建筑特点与技术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67.
[5]潘靖.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河南建材,2020(0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