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常见误区及解决方法王朝伟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期   作者:王朝伟
[导读] 物理在高中来说,一直属于比较难学的科目,如果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基础的物理知识都很难掌握。
        摘要:物理在高中来说,一直属于比较难学的科目,如果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基础的物理知识都很难掌握。本篇文章通过对现阶段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常见误区进行了分析,从而探讨针对误区采取的有效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常见误区;解决方法;
        物理一直是理论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相对其他科目来说,物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知识范围比较广,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对于高中物理来说。它的深度和难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增加了很多初中没有学习过的新知识,例如力的合成与分解、动量定理等等,这都是新的学习方向。总之,物理的学习是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是高考中的主要科目,考验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找到在物理学习中的误区,并且积极解决,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最终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为考取优异的大学奠定基础。
        一、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常见的误区
        1、重理论,轻实践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许多学生没有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许多课程方面的规划都过于重视理论方面的教育,这对于学生来说太过于抽象,有些学习能力差,接受度不高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比较吃力,久而久之,对于物理方面的学习始终得不到效果,降低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事实上,物理中的许多理论知识在生活中都是有所体现的,但是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将物理的实践与理论结合到一起,太过于脱离生活,在学生还没有弄懂的情况下,就盲目的进行知识的灌输,没有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完全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理论方面知识的学习,这样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遇到具体的问题时,还是不知道如何下手,没有这方面知识的概念,思想完全处于空白状态。
        2、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高中的学习是比较紧张的,科目比较多,仅仅靠在课堂上的几十分钟完成对物理的学习,想要提高物理方面的成绩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现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自主的学习能力,不会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总是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物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一门科目,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而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另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主动性,遇到问题只会自己消化,不会主动像周围的学生或者教师进行求助,这对于物理的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3、学习方法不合理
        物理其实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考验学生的学习方法。但是目前来说,大多数学生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技巧。物理虽然是比较偏向于理科的,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仍然会遇到大量的公式和定义,这就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现阶段的学生对于公式和定义,仍然处于死记硬背的状态,在没有充分理解的情况下就重复的做题,遇到不会的问题就看答案,然后继续做题。

这种题海战术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如果只重视结果,忽略了解题的过程,这对于物理的学习来说是存在漏洞的。除此之外,许多学生在做题时过于追求解题的速度,导致在运算方面出问题,得不偿失。
        二、高中物理学习中常见误区的解决方法
        1、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对于高中物理来说,许多知识都可以通过对生活实践的观察进行理解。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案设计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到一起,将抽象化的难题变得容易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有迹可循,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勾画出大致的框架,从多个角度出发,完成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实验的演练,通过不同形状、不同体积的物理在空中抛下,记录好每一次物体自由落体下降的时间,最后将它们的体积与他们下落的时间进行对比,或者在不同的环境下,大风天气和晴天再进行相同的实验,记录他们下降的时间,通过对比找出落体运动中质量与空气对物体降落的影响,以此来引申出伽利略定义。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思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物理的学习来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让学生找到学习物理的窍门,加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布置课后作业,来培养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物理的能力,学生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也可以多与教师进行沟通,把自己变成学习的主体,自己主动的去掌握物理的学习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教师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课堂上需要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从根本上解决物理上的学习问题。首先,学生要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有一个大致的框架,很多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都是可以联系到一起的,有些问题考察的就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融会贯通,教师也可以帮助学习完成知识上的整理。另外,在公式和定义的记忆上,一定要运用自身的理解能力,将公式的逻辑思路梳理清楚,不要去硬性记忆,遇到题目时,首先要做的是先观察考察的是哪个部分的知识,然后再回归到题目当中,对题目进行分析,找到合适的公式和定义,代入进去,一步一步的按照思路进行解题。另外,在解题过程中,也要注意数据的计算,不要顾此失彼,在计算中出了差错。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高中的物理学习来说,有着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和教师发现现阶段学习中的误区,针对误区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巩建新.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常见误区及解决方法分析[J].华夏教师,2019(12):41.
        [2]侯花蕾.探究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常见误区及解决方法[J].学周刊,2017(29):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