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在小学时期最为基础的学科之一就是数学科目,而现今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随之得到高度重视。然而实际的数学课堂中教学模式一直存有着些问题需要解决,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思维逻辑性和较为抽象的学科,但是处于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其的身心都没有发育成熟,这就使得一些较为抽象、逻辑性比较强的数学知识学生往往会难以掌握,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其的教学模式可以直接影响到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分析研究了几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模式,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模式
小学数学不仅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还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而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背景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并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采用教学生活化模式来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学习数学知识,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 因此,本文分析研究了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弊端,再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具体报道如下。
一、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弊端
(一)数学教学离现实越来越远
在新课程改革中有指出作为教师要做的把课本和现实生活连接起来融为一体进行教学,但实际上仍然有很多教师还是仅仅像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那样只传授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这样学生根本无法真正认识到数学知识的本质,更无法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难题。
(二)情景复杂,浪费时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建情景十分重要。但其实有很多的教师无法正确认知情景的创建的意义,有一些教师无法正确把控情景的创建,会设计过于复杂的情景,甚至浪费时间去讲述课堂外的情景内容。比如:教师在讲述计算正方形面积知识内容的时候,就让学生去思考怎么计算梯形的面积。
(三)教师过于追求生活原型
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虽然会在课堂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但是缺过度追求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反而失去了教学活动这一重点,而无论是不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还是过度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都是不对的,会对小学生的思维逻辑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教师要学会怎样适度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
(四)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过于形式化,没有实际作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生活化模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考数学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通过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去了解数学知识的背景来让小学生可以真正的深入感受数学的本质及内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注重只在表面,只是在讲解课本内容的时候简单的和日常生活结合下,并没有真正的将教学生活化融入到课本内容中去,这样是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的。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一)让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基本的讲授数学知识外更好将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教授给学生。教师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并且引导学生在预习和复习的时候都联系实际生活,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统计方面数学知识的时候,在课堂中可以应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一边解决一边掌握知识,并且在课堂结束后还可以让学生去统计生活周边的物品。这样的教学生活化模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发性的思考,形成一个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
(二)安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课堂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应用,数学教学活动不但可以让学生更为深入了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营造一种愉悦轻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不仅如此,数学教学活动可以帮助教师对小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而按照学生实际预习的情况来选择重点需要讲解的数学知识。
(三)提升教师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是多样化,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一直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可以多参与一些讲课比赛、评优活动和培训进修。不断进行教学方面的创新,紧跟新课程改革的变化,转化传统的教学思维,端正自己作为引导者的态度引领帮助小学生顺利进行主动学习。
(四)使学生的思维向生活化方向转变
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思想是我国新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中提出来的,因此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师也应该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深刻意识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课堂和学生的导演、引导者和指挥者,同时也要帮助学生的思维向生活化方向转化,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就会联系到生活实际。
(五)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加入一些实践活动
教学实践活动的应用在数学课堂中十分重要,比如:当在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概率》知识点的学习中,教师准备多个红色和黄色的小球和一个盒子,让学生上台自己将红色的小球选出来,黄色小球占得概率是多少......通过教学活动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来解决概率数学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小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都是最为有效、最容易理解,也最能感受到的,同时还能使得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被兴趣而激发出,课堂的学习效率大大得到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十分有利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适当运用教学生活化模式,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各方面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发性的思考,将课堂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可以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1]潘承俊.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模式[J].中外交流,2017,(29):288-289.
[2]王茂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J].新课程·上旬,2015,(10):36-36.
[3]向成洪.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文学教育(中),2017,(10):140.
[4]范恒云.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新课程·小学,201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