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装配式建筑工程是一种新型建筑体系,现如今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速度快,优势明显,其施工质量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对此,本文首先对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特性进行介绍,然后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要求进行分析,并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要点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结构特性;管理需求
1 引言
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迅速,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在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管理方面都有一定的不同,尤其是结构件预制、拼装与传统的现浇施工方式有较大区别。因此,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方面,也应关注其特殊性,由此可见,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要点进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2 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特性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建筑工程全部结构或者部分结构,可在预制工厂中制作完成,然后再运输至施工现场,利用机械设备辅助吊装和安装,进而完成建筑工程施工。装配式建筑工程符合当前绿色建筑发展要求,强调施工过程的标准化、装配化以及工程化,进而促进建筑行业朝向系统化以及集约化方向发展。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应优化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并采用精益化建造方式,针对构件生产、运输、安装等进行集成化管理。
3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需求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一般采用现浇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和应用在促进建筑行业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施工技术有了很大提升,同时要求加强施工管理创新,在预制结构生产、运输、安装等环节,都必须做好规范化管理。另外,在施工管理中,保证管理工作的协调性至关重要,要求做好工程设计、施工单位、验收人员等的协调管理,及时进行工程设计方案交底工作,同时对施工全过程以及工程验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除此以外,在施工管理中,如果发现不足,则应组织工程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积极改进,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4 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
4.1加强标准化设计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求将工程设计方案作为依据,对此,设计人员应对预制建筑进行标准化设计,对于预制构建的生产厂家,应制定完善的预制结构生产要求,具体包括预制构建的外观、尺寸、规格等等,确保预制构件设计的标准化。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对结构件进行深化设计,同时还应将国际标准作为参考依据,根据工程项目建设要求,保证钢筋布置形式、节点选择的标准化。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设计标准,保证做好设计方案以及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并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加强监督管理。
4.2构件预制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预制结构件的生产质量会对装配式建筑可靠性产生较大影响,对此,必须严格依据工程设计要求组织构件预制。比如,在模板组装过程中,严格控制底模表面的平整度,同时提升结构件的美观性,在各个模板连接中,可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对于所有螺栓,都必须保证拧紧,提升模板连接牢固性。另外,对于侧模,应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对模板均匀涂抹脱模剂,对于模板的接缝位置,应做好密实以及抹平处理,在验收合格后,即可组织后续施工。在建筑结构预制场管理中,应制定完善的质量检验和验收体系,对结构件预制质量加强管理,比如,在预制结构件浇筑施工过程中,对预制构建连接位置进行观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保证结构件安装准确性。
4.3强化人员培训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施工效果会产生较大影响,对此,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应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对此,企业应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可采用分层培训方式,针对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需要,对其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比如,对于现场施工人员,在组织其进行专业素质培训教育时,应加强其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了解程度,使其能够熟练掌握结构件安装技术,正确使用各类施工设备,严格遵循施工规范,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人为操作失误而影响施工质量。
管理人员在施工人员管理工作中,应提升人员管理意识,优化人员管理方法。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一种新型施工技术类型,有些管理人员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了解程度比较低,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一般采用粗放式管理方式。对此,应加强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人员的培训教育,使其能够明确掌握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流程,具体如图1所示。
.png)
图1 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流程图
4.4优化设备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需应用各类施工机械设备,如果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管控不当,则会直接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对此,在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详细了解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要求,综合考虑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施工机械设备类型,同时对设备配件进行检查,保证配件齐全,避免由于设备数量不足而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第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中,设备检测和验收也至关重要,对此,在施工前,要求设备检测人员对各类设备的质量和使用性能进行检测,判断各类机械设备是否有质量安全隐患,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查,或者直接更换机械设备。第三,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设备管理方面,应做好对于各类设备的维护管理,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另外,企业还应制定完善的维护保养制度和配合责任制度,并由维护管理工作人员负责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维护检查,进而保证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效果。除此以外,还应制定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周期,在各个设备使用前以及使用完成后,及时对其进行检测,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隐患,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
4.5临边防护工作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临边坠物的发生率比较高,对此,在施工现场,应合理假设脚手架,同时,在临边洞口位置,还应搭建护栏。对于围栏,可采用黄色以及黑色的涂料进行涂刷,保证围栏的醒目性,充分发挥其警示作用。在围栏底部位置,可采用混凝土浇筑挡土墙,同时,在挡土墙上部位置,还应设置围护栏杆进行固定。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高处施工中,在登高通道两侧位置,需设置防护栏杆,要求对施工人员的搭建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同时还需做好楼梯防护措施,严格控制楼梯坡度,保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4.6施工组织协调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施工协调管理水平会对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在施工组织协调工作中,要求管理人员组织参建方参与其中,并综合考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协调管理工作中,还应合理利用有效的技术措施以及经济措施,对各类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保证参建方信息交换的及时性。
4.7构配件质量验收
装配式建筑工程预制结构件质量和安全验收工作要点包括驻厂监造、进场验收以及首件验收。其中,在首件验收过程中,要求对同一个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同一种结构件生产数据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并校验,在通过验收后,才能够大量生产该预制结构件。在组织预制结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前,要求对预制结构件的生产质量、尺寸、外观等进行详细检查,在检查合格后才能够组织安装。在对预制结构件进行验收时,可采用抽样检测和全面查验两种方式。在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预制结构件的安装以及连接施工效果进行检查时,可采用首段检验方式,在完成第一个施工段的设计、安装等施工后,由施工单位对该施工段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在符合施工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后才能够继续施工。另外,在完成预制结构件安装后,还需对其垂直度以及水平度进行检验,在检验合格后才可继续施工。
5 结语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在预装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管理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本文主要对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点进行了详细探究。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要求对工程设计、构建预制、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设备加强管理,在施工现场采取临边防护措施,同时做好施工现场组织协调工作,对预制构建加强质量验收,这样才能够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泽宇.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门窗,2018,2(1):64-65.
[2]刘媛.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质量问题及改进机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4):174-174.
[3]张哲,王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2(9):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