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规模数据深入分析,为供电企业构建属性匹配基于客户的信息系统,构建客户标签分类,为形成合理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提供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持。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电费回收工作中应用大量数据技术。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电力企业;电费回收管理
1电费风险概述
如果不按照供电合同中规定的方式按时缴纳电费,就会形成滞纳金,并受催款信函敦促,有发生电费的危险。电费风险形成后,一些电力供应商为了完成电费回收指标将其他项目资金投入缴纳电费,将影响电气公司的正常生产运营活动。第二,如果拖欠款不能长期收回,就会形成电费不良债券,最终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从电费风险的大小来看,大型产业客户是风险最大的集团。另一些非产业一般行业,连居民客户都开始拖欠不同程度的款项,应引起供电企业的高度关注。
2当下电费回收管理存在的风险
2.1用电人的意识问题
现在生活中使用电力是一个非常日常的问题,但仍有人认为电力供应不是一种产品,而是盲目地认为这是国家的公共服务,因此在依法用电和安全用电上缺乏意识,导致现在电费回收管理工作面临巨大困难。作为中国公民,要积极应对国家的法律,依法使用电力。现在有些企业有偷电的行为,认为这种小小的举动什么都不是,实际上是一种偷窃行为,投机不会使自己成功,只会受到法律制裁。
2.2工作制度不够健全
根据我国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空调和冰箱等家电普及到各家各户,电力市场出现了大量用户需求。这导致用户数量的增加和电源使用能力的提高,为供电企业的运营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风险。但是目前,大多数供电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预防和控制体系,无法形成高水平的利用成本回收能力,最终不良债券和清算量增加,影响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收入情况。而且,缺乏系统化、标准化的教育、评价和激励制度会导致电力供应商内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参差不齐,电费回收人员的服务态度不足,从而导致工作中受阻,还会引起电力用户的反对。
2.3充值售电装置的维护与检修问题
充值售电装置可以摆脱电费充值中对人工的限制,不论是经营成本还是使用方式都要由人工充值。但是在目前的工作中,很多电力企业没有成立充电正常的充电销售装置的维修小组,发现经营过程中出现了机器问题,无法及时维修,严重影响了人们的使用。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部分地区对可充电销售机存在恶意损害现象,但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人员,导致无法及时对实施破坏的人予以追责,对电力企业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3客户交费方式分类与研究对象
以优化业务环境为背景,市场对电源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到“立即执行、在线执行、在附近执行、一次性执行、现场运营”,从而全面推动同一个城市业务“异地接受”,不断优化流程,简化流程,同时“一次性执行”一般任务,以及“最多执行一次”复杂的任务。电力企业在各自管辖区设立相应的电力营业所,支付电费的现有方式必须到受骗的营业所处理支付业务。随着越来越多的新付款方法的诞生,电力企业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实际工作,开辟了新的社会化收集方法。用户可以在营业所柜台用现金支付电费,也可以在不由书记员提交发票的情况下收取电费。另一方面,电器供应商与银行合作,开放网络银行、银行柜台、电话银行、银行自助柜台机器等金融机构代为收取钱的方式。相反,它扩展了移动客户端的收费支付渠道。
扩展电子服务渠道,包括掌上电子报、手机微信客户端、AliPay、95598智能交互式网站,为全体互联网用户提供相关业务服务,包括查看电费列表、支付电费以及用电报收费。
4使用大数据技术,加强电费回收管理
4.1使用大数据技术,实施分级管理
建立电费回收风险提示预警系统,按照时间节点对客户进行分类标记,16-31日交费客户划分为四类,执行不同的催费策略。28-31日完成交费用户为A类;24-27日完成交费用户为B类;20-23日完成交费用户为C类;16-19日完成交费用户为D类。A、B、C、D类:系统完成每月抄表工作,电量发行产生客户电费账单后,由抄催人员查询电费回收风险提示预警系统内高回收风险客户清单,并人工筛选推送首轮电费账单催收提示短信,导出清单后结合实际服务资源的承受能力对部分用户通过电话的方式进行提醒。A、B、C类:在首轮催缴结束后,由抄催人员根据自己管辖的客户电费回收风险等级高低进行上门催收电费流程,可优先对高风险客户进行催缴。A、B类:对于多次催缴仍未能按时交纳电费的客户,可按规定下达停电通知书,并确保客户收到通知。A类:系统中增加筛选条件“停电敏感度”,在导出清单里综合显示客户的“停电敏感度”,对下达停电通知书且满足执行停电时间的客户,排除高停电敏感度客户,进入欠费停电审批流程。
4.2使用大数据技术制定电费回收数据模型
利用大数据计算分析技术来制定电费回收数据分析模型,比对近六个月的电费交费日期,剔除银行代扣、第三方支付代扣、特约委托、累计6个月以上在电费出账日之后且15日之前完成交费的优质客户,针对出现拖欠电费、交费行为发生日期屡次靠后的客户进行电费回收风险预测分析,并纳入电费回收风险提示预警系统,对可能存在电费回收风险的客户分类标识,按照电费回收难易程度分时段反馈至电网工作人员。实现不同类型和特性的客户提前采取差异化的电费回收策略和预防措施,保障电网企业的电费回收,有效控制电网企业的经营风险。
4.3强与政府部门沟通交流
借助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掌握增加电力客户恶意拖欠费用的主动权,积极支付费用,营造良好的电力营环境。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电费拖欠公司名单、拖欠金额、拖欠周期等数据信息。对于长期逾期用户,请确认电力使用主体信息,然后升级到启动委员会信用厅,并将其上传到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不诚实的用户除了限制使用电力外,还将受到其他社会部门的一系列惩戒措施。
5结束语
基于供电企业内部系统平台整合用户外部信息,利用internet和大数据思维,通过数据挖掘、模型构建、标签、确定偏好性和推动战略等多种任务,全面构建大规模数据技术、以客户为中心的单个客户多维标签群集的电费回收机制。
参考文献:
[1]赵雅迪.电费回收风险预测的大数据方法应用[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数字中国能源互联——2018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人民邮电出版社电信科学编辑部,2018:416.
[2]钱正浩,吴广财.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的电费回收风险预测技术研究[J].电子世界,2017(19):149-150.
[3]彭涛,李东升,宋艳.基于大数据及互联网技术的电费回收[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11):30-31.